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鲍德温的短篇小说集问世詹姆斯·鲍德温描写种族歧视与种族偏见的创作风格别具特色,在他以前或许包括他以后的作家都未曾尝试过。《去见那位先生》是一部故事集。这些作品在30多年前就首先使白人世界大为震惊。作为书名的《去见那位先生》描写的是南部一个县的县长回忆他的父母带他去看一个  相似文献   

2.
据7月26日《纽约时报》报道,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年轻时写的五个短篇小说将于今秋在关于他的一部新的传记里首次发表。海明威的这五个短篇小说,以及他的一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和一些信件是该传记作者彼得·格里芬教授在一大堆箱子里面发现的。那些箱子已由作家的第四个妻子捐赠给麻省多切斯特的约翰·肯尼迪图书馆。格里芬教授说,《十字路口》、《雇佣兵》、《灰踵之腱》、《潮流》和《爱情空想家的画像》这五个短篇小说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这些作品揭示了海明威的  相似文献   

3.
《世界文化》2015,(2):33-36
<正>艺术之于我,是另外的一种生命形式而非职业。不管你是否认同,对我来说,所有的艺术都是艺术家(作者)在时光中的肖像。——马蒂·圣·詹姆斯英国视觉艺术家、行为艺术家、英国赫特福德大学教授马蒂·圣·詹姆斯(Marty St James)的作品采用自然的碎片或自然的序列作为元素,将行动转化成动态或静态的形式,以表达一种时间轨迹,反映到创作手段上即为行为艺术、视频、摄影、数码版画及手绘作品。他的作品曾在世界各地展出,并被广泛收藏,包括英国国家肖像博物馆、伦敦泰特美术馆、蓬皮杜艺术中心(法  相似文献   

4.
马哈富兹(Najib Mahfuz)是埃及小说家,也是阿拉伯世界最著名的小说家,他不但擅长写长篇小说,而且对短篇小说和戏剧也作出了贡献。他于1911年12月11日出生在开罗,一直生活在埃及,大部分时间在文化部门任职。马哈富兹曾在开罗大学攻读哲学。他在准备攻读研究生课程时,即动手写作短篇小说。1939年,他结集出版了第一个短篇小说集《疯狂的传闻》。这部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中的那些作品,明显地表现出马哈富兹一直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个人与荒谬的本性。可是,这个集子发表以后,马哈富兹又把兴趣转向了古代埃及历史。他写下三部以古代埃及为背景的长篇小说,甚至还打算继续写作这类作品。马哈富兹改弦易辙,把思想转向开罗旧城  相似文献   

5.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是美国当代最多产且涉及文学门类最广的作家之一,是“心理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迄今已出版各类作品一百一十余部,包括52部中长篇小说、29部短篇小说集、8部诗集、8部戏剧集、7部故事集和11部文论。她的作品多次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欧·亨利短篇小说奖、普利策奖、马拉默德笔会终身文学成就奖等。近年来她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  相似文献   

6.
英国当代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位阿拉伯天才:“他在作为一个成年人的54年工作生涯中,用不到4年的‘隐居’就完成了一部著作,从而达到了毕生事业的顶峰。这部著作在视野广阔和深度方面,在聪明才智方面,都可以与修昔底德或马基亚维里的作品相媲美……他精心构思和明确表述了一种历史哲学,这无疑是古往今来、普天之下任何心灵所曾经构想过的这类著作中最伟大的一部。”获得如此美誉的不是别人,正是被誉为历代最卓越的历史学家、伊斯兰教最伟大的历史哲学家——伊本·赫勒敦。  相似文献   

7.
女作家赫塔·米勒(Herta Miller)迄今共出版了22部作品,其中包括3部短篇小说集、6部长篇小说以及相关散文与诗歌等。统观其创作,笔者认为,米勒的小说内容事实上可简约概括为这样一句话,即:个体伤痕的文学阐释与个人叙事的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写了几部最佳长、短篇小说的伯纳德·马拉默德(Bernard Malamud)于1986年3月18日在他的曼哈顿寓所逝世,享年71岁。他以其第一部长篇小说《呆头呆脑的人》以及最近根据该小说改编成的电影而闻名于世。《呆头呆脑的人》(1952)是一部关于棒球神话和追寻圣杯的自我意识浓厚的综合作品。不久,他又有一些较好的作品问世。他的第一部小说集《魔桶》(1958)在1959年获得“全国图书奖”,他的最佳长篇小说《修配工》(1966)亦获得“全国图书奖”,并荣获美国普利策奖。马拉默德于1914年生于纽约  相似文献   

9.
我和建平君相识多年,他给我的印象是朴实,儒雅文静,一点也不像从大山里走出来的人.他书法功底深,是一个篆刻家,青年时代就出版过篆刻集.在文学创作上,他也是个执着追求的人,我在报刊上断断续续地读到他的一些短篇作品,总能得到一种清新自然的感受,使我想到文如其人.他不赶时髦,不落俗套,他有自己的生活领地,他的作品都是从他的阅历中提炼升华出来的,读之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0.
维克托·普里切特爵士与20世纪同龄,但他的健康状况良好,仍在坚持写作。“我正在写一部短篇小说,不过现在的写作速度愈加缓慢了。”“您的稿子总是要修改多次,对吗?”“哦,那当然。一个短篇小说写完之后,我得反复删节压缩,100页的稿子最后可能只剩下25页。”安东尼·伯吉斯曾经说,他  相似文献   

11.
弗兰纳里·奥康纳(1925—1964),是美国20世纪中期最杰出的南方女性作家之一,"二战"后美国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她的写作风格诙谐、怪诞,充满南方哥特恐怖、暴力韵味,富含宗教主题和意象,被称为"南方的文学先知",是与卡森麦卡勒斯、威廉福克纳等齐名的美国南方作家。她的创作生涯虽然只有十七年,仅著有两部长篇和31部短篇小说,但有七个短篇小说获得欧·亨利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集》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奥康纳文集》被选入"美国文库",是"二战"后首位入选"美国文库"的美国女作家。  相似文献   

12.
1933年,伊凡·亚历克赛耶维奇·布宁成为俄罗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文学家,他擅长诗歌、散文,中短篇小说写得也很出色。他的作品以描写帝俄时代贵族庄园的衰败,农村艰困的生活而广为人知。他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冬苹果》、《兄弟》、《旧金山来的绅士》,中篇小说《乡村》、《苏霍多尔》等。1870年10月,布宁诞生于俄罗斯南部沃罗涅什的贵族家庭。作为一位知名作家,特别是193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不仅在他侨居的西方,而且在前苏联他都是名闻遐迩的顶级人物,但是他鲜为人知的私生活,却坎坷、浪漫而颇有传奇色彩。布宁15岁时狂热地爱上了…  相似文献   

13.
纳丁·戈迪默是最受尊敬、最享声誉的作家之一。她目前正忙于写作她的第10部长篇小说并且已经出版了8部短篇小说集。戈迪默使用英语,国籍是南非。她称自己为白色的非洲人,并说,即使到她临终前,她所能想象的最后一件事也将是斯普林斯附近被烧光的南非冬季的大草原。斯普林斯是一个以采矿为主的小城市,戈迪默是在那儿长大的。她身材娇小,举止优雅,她的性格刚柔相济,处事谨慎,恰似一尊外柔内刚的塔纳格拉陶俑。造就她这种性格的不仅仅是她自己的道德和美学修养,而且还有她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在那种社会制度下,一言一行都必须十分谨慎。  相似文献   

14.
正英国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是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12部长篇小说、47篇短篇小说、4本游记和大量的散文。劳伦斯的作品融传统与现代于一炉,既具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又有象征主义和神秘主义的特征,其作品多以英格兰中部诺丁汉一带的矿区与乡村为背景,描绘英国在工业革命后,人们在精神上、道德上和相互关系上的变化,在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15.
爱·三色     
被誉为"电影哲学家"的基耶斯洛夫斯基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影坛上最具影响力的波兰导演.他鼎盛时期的作品<蓝·白·红>三部曲,是其积淀着全部生命感悟与思想精髓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6.
正伊万诺夫-拉祖姆尼克视普里什文为一个具有宇宙感的俄国大艺术家,一位真诚面对自然的诗人,他有着自己的风格,自己的形式,而主题也一以贯之:"伟大的牧神"。伊万诺夫-拉祖姆尼克的评论发表于1911年,而此时的普里什文仅仅发表了最初的两部作品(《飞鸟不惊的地方》发表于1907年,《跟随魔力面包》发表于1908年)。而事实上,反观普里什文的毕生创作,他的主题确乎不出他所钟情的自然——"伟大的牧神"。不知是惊叹伊万诺夫-拉祖姆尼克的先见之明,还是为  相似文献   

17.
肖雅 《世界文化》2009,(6):16-17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是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其作品包括六部小说,两集短篇小说集,几部传记和一些评论文章。福斯特的作品文风清新淡雅,虽然人物的个性并不复杂,但命运安排往往令人不可预测却又铺叙自然。  相似文献   

18.
正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Alistair MacLeod,1936—2014)不是一位多产作家,他一生只出版了两部短篇小说集和一部长篇小说,却因短篇小说的斐然成就而跻身世界级作家之列。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拿大著名作家爱丽丝·门罗评价说:"很难想出还有谁能写出具有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般魅力的小说。"18世纪90年代,麦克劳德的苏  相似文献   

19.
文学翻译硬伤甚多近日,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公告称,经评审和投票,产生了30篇(部)获奖作品,包括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论各5篇(部),但文学翻译空缺。据悉,此届评奖选送的文学翻译类作品最少,仅有5部。评委会对选送来的文学翻译作品不满,并认为译者的翻译质量不高,是文  相似文献   

20.
正扎迪·史密斯(Zadie Smith,1975—),英国文坛新秀,著有《白牙》(White Teeth,2000)、《签名收藏家》(The Autograph Man,2002)、《关于美》(On Beauty,2005)、《西北》(N/W,2012)四部长篇小说,一部短篇小说集和一部非小说类文学作品《改变思想》。史密斯出生于伦敦北部郊外一个跨种族的家庭,母亲是牙买加移民,父亲是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