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随着现代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信息技术在产品、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载着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发明与创新性成果。外观设计专利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图像,其审查、管理、检索和预警等都是基于专利图像内容来进行的。文章结合外观设计专利图像的特点,采用非负矩阵分解(NMF)算法提取图像特征,对外观设计专利图像进行快速、高效地检索。  相似文献   

2.
产品的图片或照片是外观设计专利的主要文件,在对外观设计进行相同和相近似性的判断中,主要采用专家加群众等对外观设计形状、图案、色彩三要素进行主观评判的方法。本文在基于内容的图像研究上,描述了引入相关反馈技术后的外观设计专利图像资源检索流程,并依此流程提出了一个基于形状特征提取图像资源的检索算法,从而实现外观设计专利图像查询、检索自动化,提高外观设计相近似性评判的检索速度和查准率。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特征融合的灰度图像检索算法,该算法将图像按一定步长量化并映射为n阶频率矩阵,然后融合矩阵第一、第二奇异值向量的信息得到图像复特征向量,最后以余弦相似度作为图像检索的相似度度量.实验数据分析表明,算法在检索性能上优于传统的颜色直方图法.  相似文献   

4.
多聚焦图像融合的目的是将两幅或多幅部分聚焦图像融合为一幅全聚焦图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四叉树分解和鲁棒性主成分分析(RPCA)的空间域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首先利用四叉树分解算法将源图像分解为最佳的四叉树形结构图像块;同时,在四叉树形结构中,使用鲁棒性主成分分析算法对其聚焦区域进行探测,将聚焦度探测结果作为停止四叉树分解的条件;最后,从源图像中提取出聚焦区域重建为一幅全聚焦图像。本算法充分发挥了四叉树分解和鲁棒性主成分分析的优势,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主观视觉和客观评价指标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彩色图像检索方法基于HSV颜色模型提取示例图像的颜色特征与图像库中图像的颜色特征时,提取不同维数的特征向量。在图像相似性度量的时候使用不同的计算公式。实验结果证明,这种颜色直方图算法速度快且与人类的视觉有着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能够自动智能获得专利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提出了一种专利附图标记识别算法.根据专利说明书附图中附图标记的特征,集合预处理、灰度转换、二值化、边缘检测等图像识别算法,开发了灰度阈值、矩形框边容错值、矩形框高容错值、标示、提取融合、降噪、识别等新算法,准确完整地识别出专利附图中附图标记.与普通图像数字识别算法相比,附...  相似文献   

7.
现有的图像类专利检索方法难以提取关键词,导致检索效率不高,本文提出的检索方法中研究了四种图像检索专利申请的检索方法,给出针对性的检索关键词与申请人追踪,提高了该类申请对比文件的检索效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三维图像重建中的差异信息融合算法识别率较低,稳定性差,无法有效处理不确定因素等弊端,提出一种新的三维图像重建差异信息融合算法,分析了二维图像和三维图像的一阶与二阶统计,对自相关函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将二维图像的自相关函数变成三维自相关函数,利用傅里叶变换求出三维图像的功率谱,通过调整合理的辐角塑造该三维图像的傅里叶转换。对三维图像重建过程中的特征向量进行划分,保证三维图像重建过程中全部信息的完整性。依据特征向量与信息之间的经验知识对学习样本进行建立,给出某一时间段内三维图像重建中某个神经网络对应的差异信息融合公式,对多个神经网络的差异信息融合结果进行融合,实现三维图像重建中差异信息的融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很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图像检索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图书馆应重视数字化发展以提升服务质量。本文提出一种数字图书馆图像资源检索框架,并对系统的实现过程做了详细的分析。同时,在提取图像特征时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的Contourlet变换图像检索算法(NSCT),能够在大量图像数据中挖掘有效的特征信息。该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解,然后计算低频和高频中不同方向的子带系数的标准差和均值作为图像的纹理特征。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图像检索框架具有可行性,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搜索服务,并且与同类特征提取算法进行比较,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检索性能和较高的查准率、查全率。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专利与商标》2010,101(3):81-86
我国《专利法》在2008年第三次修改时,以专利权评价报告制度替代了旧法中的检索报告制度。2008年《专利法》第六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专利侵权纠纷涉及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的,人民法院或者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要求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出具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对相关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进行检索、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基于区域的图像检索技术中在构造显著区域时忽略人眼视觉的影响而造成的检索率偏低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检索算法.首先,引入人眼的视觉特性,提取图像的一些有意义的点特征,构造显著区域,在此基础上,定义图像的特征描述符,以描述符为线索,将图像的形状特征和空间颜色分布特征有机进行结合,不仅克服了基于目标区域检索时的缺点,而且降低了传统目标区域提取算法的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检索效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横向对比光电领域中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SIPO)、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欧洲专利局(EPO)、日本专利局(JPO)的PCT案卷的检索和结案情况,宏观分析了四局对于PCT案卷独立检索的情况以及造成USPTO、EPO、JPO与我国审查结论之间差异的原因,并从个案的角度具体分析了各局检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德温特专利创新索引(DII)和欧洲专利检索系统(esp@cenet)和SciFinder Scholar都是检索世界范围内化学化工专利文献的重要工具。本文从收录范围、检索方式和检索结果方面对这3个专利检索系统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资讯     
我国专利法修改征求意见稿已完成日前,我国专利法第三次修改的征求意见稿已经完成,并将公开向公众征求意见。这次修改征求意见稿中主要的修改建议包括五大板块。一是关于专利权的归属、转让和共有;二是关于授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标准;三是关于外观设计保护制度中,提出了修改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条件、增加不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申请主题、允许关联外观设计合案申请、规定简要说明为必须提交的外观设计申请文件、增加外观设计检索报告制度、明确外观设计侵权判断规则等6个方面的修改建议;四是关于强制许可制度中,增加了"无正当理由未实施专利或者实施不充分"作为请求强制许可的理由。建议规定在流行病的出现、蔓延导致公共健康危机等国家紧急状态下可以启动强制许可程序。建议规定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新规则,在符合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颁发专利强制许可,授权中国制药企业制造有关专利药品,并将其出口到有关发展中国家;五是关于专利权的保护中,建议进一步加强专利行政执法,在专利权的侵权判断标准中,增加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判断的等同原则,外观设计专利的侵权判断规则、禁止反悔原则和现有技术抗辩等规定。(据新华社)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结合颜色和形状特征的图像检索方法,针对传统基于内容图像检索不能很好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相关反馈算法来捕捉用户的检索意图。实验结果证明,算法能发挥用户在检索过程中的作用,具有较好检索性能。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工业产权的外观专利在产业振兴中起着重要作用.外观专利采用的洛迦诺分类标准不支持图像分类,而AI算法直接在洛迦诺分类标准图像数据集并不能有效提升分类精度.因此,对外观专利审查员来说,外观专利的分类检索具有相当大的挑战.为此,本文提出先领域、再功能、后视觉的四级外观专利图像分类新标准,在此分类标准基础上构建了Pat...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申请前检索、全面保护、及时提交、视图提交、善用相似外观设计申请制度等方面探讨了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应掌握的策略,以帮助申请人更顺利地获得外观设计专利保护。  相似文献   

18.
一、基本情况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设有两种专利:标准专利和短期专利。标准专利保护的有效期最长为20年,但须每年续期一次。短期专利保护的有效期最长为8年,由提交申请日起计四年后续期一次。注册外观设计保护的有效期最长为25年,每五年续期一次。香港知识产权署的网站收录内容丰富,并且提供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三种界面。但只有部分内容支持简体中文,对于专利和注册外观设计检索数据库,仍需要用繁体中文进行阅读和操作。  相似文献   

19.
刘磊  陈向奎 《科技通报》2012,28(8):93-95
针对虹膜图像的纹理特征表示主要集中在中高频能量部分,对图像进行小波包分解,并提取出特征向量,运用变维方式对奇异值特征向量做进一步处理,进而将获得的特征向量做为虹膜图像的识别特征向量,依据欧氏距离分类器对他们做识别分类。最后的试验结果证明了这种算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以专利引证作为研究知识流入的手段,构建地域、技术领域、研发主体和时滞四个维度的指标体系,包括引证次数、引证率和知识流入强度等.利用这些指标分别从四个维度对我国在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数据库中2003-2008年医药技术领域已授权专利的引证专利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总结出目前我国医药技术领域知识流入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