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戏曲目录是一种表达戏曲著录者戏曲理论的文本体式,是一种批评文体,即戏曲目录体批评。中国古代戏曲目录体批评产生的文化背景包括:城市经济的繁荣导致戏曲的繁荣使戏曲目录体批评有了批评的对象、戏曲繁荣发展需要戏曲目录体批评、统治阶级对戏曲的打压政策促使戏曲批评家采用戏曲目录体批评、明清时期乾嘉"朴学"研究风气的影响等等。  相似文献   

2.
近代戏曲批评是中国戏曲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不仅比较全面地继承了中国古代戏曲学的进步思想和科学方法,而且以迥异于往昔的崭新视角观照、阐释中国传统戏曲;既对中国古代戏曲学的论述、著录进行了肯綮评价与充分总结,又对近现代戏曲学的启动、构建给予了积极思考与主动尝试;还自觉将中国传统戏曲置于亲身感受过的世界戏剧文化氛围,为现当代戏曲批评的发展壮大开辟了无与伦比的广阔道路。  相似文献   

3.
近代戏曲批评理论是中国戏曲批评理论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概念认知的角度首次正式对戏曲的概念范畴进行了严格而精确的界定.它一方面继续丰富、充分完善古代戏剧学曾讨论过的各种命题,一方面勇敢开拓陌生的戏剧学领域、大胆创构严谨的戏剧学范畴,在对古代戏剧学丰硕成果进行全面总结的同时,也着手筹建近、现代戏剧学的坚固体系.近代批评家对戏曲发生、发展、繁盛、哀微的探寻和描述大多立足于进化论的观点,王国维、吴梅和齐如山都是这样,此使近代戏曲批评理论弥漫着实事求是的历史精神和朝气蓬勃的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4.
吕天成的《曲品》及其戏曲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天成的《曲品》以品评的批评方式,就品曲标准以及戏曲创作的情节、结构、当行本色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不仅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而且对当时的戏曲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古代戏曲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李占鹏 《丹东师专学报》2012,(3):118-119,124
论争是近现代以来曲学界审视、解读明代戏曲理论批评衍变态势与纠结现象的一个牵涉诸多复杂因素、颇具理性思辨特质的学术热点。不论从文献的梳理编纂还是论著的建构表述,戏曲理论批评论争都是一个不能忽略、不可遗漏的重要内容,不仅文学史、戏曲史往往把它作为切入明代戏曲理论批评纷乱格局的关键,而且涌现出许多以明代戏曲理论批评论争为专题的论文,使对这一簇聚人气潜蕴学理的热络问题的观照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走向纵深、走向缜密。尤为珍贵的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翻译批评的发展方向.首先是要拓宽翻译批评的主客体.其次要将翻译批评标准多元化.同时还要重视批评中宏观与微观的统一。多元、动态地进行翻译批评是翻译批评的发展趋势所在。  相似文献   

7.
戏曲品评是戏曲批评的一种重要方式。明代的曲论家朱权、王骥德、吕天成、祁彪佳等运用戏曲品评这一方式评论作家作品,对戏曲作品进行了恰如其分的评价。构建了相当完整的明代戏曲文学批评理论体系。在这方面,吕天成的《曲品》和祁彪佳的《远山堂曲品》、《远山堂剧品》最为突出,他们主要运用溯源得委法、比较分析法和意象鉴赏法品评戏曲作品,公允恰当,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子云女性文学批评的风格别具特色,她以一种女性所特有的视角和感受评述批评对象,表述方式既不同于深奥生涩使人难以接受的理论说教,又无片面呆板之类语言,而是批评家同作家及读者所进行的一种真诚、亲切的文学谈话,在娓娓而谈中,将宏观考察与微观分析恰当结合,对作家与作品做出了公正且具有启悟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戏曲艺术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瑰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地位。我国作曲家将戏曲元素运用到小提琴作品中,创作出大量的即体现了中国传统戏曲风格又展示出小提琴音乐特质的作品。这些形式独特的作品,拓展了小提琴演奏技术,为演奏者二度创作提供了更宽广的艺术平台。本文将从小提琴作品的创作历史、小提琴演奏与戏曲艺术融合等方面分析戏曲元素在中国小提琴作品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古代不同时期的戏曲批评家对"元曲四大家"及地位存在不同的见解,这其实反映了他们不同的戏曲批评观。从这不同的戏曲批评观中,我们可以梳理出古代戏曲批评观的变化情况,总的来说,经历了重音韵的顺畅,到重音律标准和曲词的情感本色,到最后注重剧本创作这样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1.
街场黄梅戏是城市市民依托街场空间而自发创造出的戏曲呈现方式,其主要特征是自发性、非营利性、开放性、互动性和参与性。街场黄梅戏作为新生事物,其主流是积极的,应予以肯定。在现阶段,街场黄梅戏存在着逐利动机过早显现和艺术水准总体偏低等问题,但它表现出的生命力,对于建构健康的城市戏曲生态具有积极作用,应予以重视和引导,激发其内生动力,形成自我提升、自我规范的良性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京剧和西方歌剧作为一种戏剧艺术,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由于东西方的历史、人文的迥异,京剧与西方歌剧也存在着很多差异,主要包括:写实与写意的区别,一个更侧重于写意而另一个则侧重于写实。中国京剧普遍善于运用虚拟的表演手法,西方歌剧却始终追求逼真的表演效果;唱腔的不同,京剧的唱腔与西方歌剧的歌唱在方式上是有差异的.京剧采用的是“吟唱”体系,西方歌剧采用的是“咏唱”。 差异的产生一是由于二者的文化背景不同;中国京剧是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的结晶和综合,西方歌剧却是诞生于西方特殊的、奔放的文化环境;二者诞生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中国的京剧形成在清朝,属于封建社会性质下的艺术表达形式;西方歌剧形成于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属于日益强大的资产阶级与没落的封建专制主义的矛盾日益激烈产生的碰撞式的艺术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3.
黄梅戏艺术大约是在十八世纪后期产生于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演艺定型于安徽安庆怀宁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黄梅戏采用安庆方言念唱,唱腔生动、纯朴、流畅、抒情,表演质朴、淳厚、细腻、悠雅且以真实、活泼、温馨、祥和著称于世,充溢着弘粹通远、温雅畅融、意味隽永的生命文化情趣。  相似文献   

14.
Kunqu Opera     
<正>There are countless great nations which have their own elegant and delicate performing arts in the world.And they profoundly represent their nations’spirits and hearts.While Italy has opera;Russia has ballet;Britain has Shakespeare’s drama,all these tend to be the resource of the national pride and confidence.So what’s elegance and pleasure we have in China?There has ever been hold a special exhibition in National  相似文献   

15.
《海外英语》2009,(8):22-23
肥皂剧,顾名思义,非常完美、五彩缤纷.但是容易破碎,就好像肥皂吹出来的泡泡一样,短暂而容易幻灭。人们观看肥皂剧,可以暂时性地逃离残酷的现实,沉浸在理想化的情节中,跟着主人公一起随着轻松惬意的剧情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相似文献   

16.
梁光辉 《辽宁高职学报》2010,12(4):82-83,86
外国人把京剧称做“BeijingOpera”(北京歌剧)。这种翻译涵义混淆了京剧与歌剧的区别,让外国人误以为京剧是“在北京表演的西洋歌剧”。其实中国京剧既有与西方歌剧相似的一些特征,也有在理论体系和表演方法与西方歌剧相区别的东方艺术。同时,阐述了中国京剧和西方歌剧作为东西方舞台艺术的代表,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以及以唱为主伴奏为辅的演唱方法,并具体分析了东西方艺术形式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京剧     
《英语辅导》2016,(4):38-39
  相似文献   

18.
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不仅是悉尼艺术文化的殿堂,更是悉尼的灵魂,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每天络绎不绝前往参观拍照,清晨、黄昏或星空,不论徒步缓行或出海遨游,悉尼歌剧院随时为游客展现不同多样的迷人风采。  相似文献   

19.
平阳,即今天的山西临汾.很多学者认为古平阳是中国戏曲的摇篮,是中国戏曲的发祥地之一.在这里发现了许多珍贵稀奇的戏曲文物,并有很大的价值.它们涵盖了与戏曲研究相关的各个方面,在中国戏曲史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对平阳地区的文物逐类分析比较,做一个比较全面的价值归总,可以为后人研究戏剧文物提供新的探索和尝试.所以,这个地区的文物有着非同寻常的价值和意义,保护文物就成为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在古代戏曲文献中,序跋是研究我国戏剧艺术的资料宝库,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戏曲研究资料匮乏的元代尤其如此。序跋通过介绍或评说作者和作品内容,阐述作者的理论观点,为宣传戏曲理论提供舆论支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戏曲理论的建构提供补充。另外,元代戏曲序跋文体初步涉及了戏曲的理论问题,开创了戏曲研究的一些领域,其提出的理论观点虽不够系统成熟,但却有开创之功,初步显示了戏曲理论发展的轨迹,对后世戏曲理论的建构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