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现状和网络环境对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影响的基础上,阐述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特征,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内容和形式,阐述了复合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做好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旨在全面加强参考咨询工作,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复合型参考咨询服务的开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图书馆走进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时代,但图书馆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仍有其发展的空间,如何将二融合起来,即开展复合型参考咨询服务成为图书馆界应重视的问题。本针对复合型参考咨询服务的开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图书馆界能更好地将传统参考咨询服务和现代参考咨询服务融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工作的思与变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文章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现实思考,分析参考咨询服务变革的途径和措施,探讨未来图书馆参与咨询服务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5.
我国图书馆实时咨询服务之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对我国图书馆实时咨询服务的现状作了分析,介绍了国外图书馆实时咨询服务概况,对我国图书馆开展实时咨询服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西藏高校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思与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嘎 《图书馆论坛》2004,24(5):155-157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引起了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性质和特点的巨大变化,文章通过对西藏高校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现状的分析,对新时期西藏高校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党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大有可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建蓉 《图书馆论坛》2005,25(1):140-142
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发展进入网络时代,网上参考咨询服务将成为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发展趋势。而党校图书馆在这方面还存在着差距,这个差距正是党校图书馆大有可为之处,是党校图书馆近期可以努力为之的大事。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精神在虚拟参考咨询服务中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弘扬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传统优势,寻找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在众多咨询服务业中的准确定位,在对图书馆精神进行全面解读的基础上,阐述了公共图书馆精神与图书馆专业精神在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察分析清华大学图书馆和中山大学图书馆开展网络参考咨询服务的现状,并参照网络参考咨询服务的评价标准,对两者进行比较和评价,最后提出我国高校图书馆网络参考咨询服务深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简述参考咨询服务的历史沿革,分析高校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特点,阐述复合型参考咨询服务的必要性,并对复合型参考咨询服务在高校图书馆的开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个人层次、群体层次和组织层次角度,对目前心理资本理论的研究情况进行介绍及归纳,内容包括:心理资本的内涵、心理资本的测量、心理资本的前因与中介、心理资本的结果、心理资本与结果间的中介或调节变量、心理资本的调节以及图书馆员心理资本相关研究。最后,指出这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心理资本的研究展望及今后图书馆员心理资本研究可关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意义]对"互联网+"战略背景下国内图书馆跨界融合的实践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分析和归纳,总结出图书馆跨界融合的模式、类型和特点,充实图书馆跨界融合的理论并为实践提供借鉴。[方法/过程]综合运用文献调查法、归纳法、案例分析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图书馆的跨界融合实践进行研究,归纳出图书馆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与图书出版发行业之间的融合、与网络电商的合作、与信用评估、金融机构相结合、与文化休闲类机构相结合、与其他可提供阅读空间的机构跨界合作等7种跨界方式,以此总结出图书馆跨界融合的具体模式。[结果/结论]图书馆跨界融合的模式主要有:图书馆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图书馆与相关行业上下游的跨界融合、图书馆与信用、金融机构的跨界融合、图书馆与文化休闲机构的跨界融合等。所有模式的共同点是跨界,但跨界的层次和程度各有不同,从跨界的领域、时限、机构、程度、范围、主动性6个方面进行分类,总结图书馆跨界融合的特点:资源共享、业界范围拓展、利益双赢和文化认同。指出图书馆跨界融合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但不要为跨界而跨界,要永葆图书馆服务的初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价值网形成的背景开始,阐述从价值链到价值网的转化.借鉴诸多学者对价值网理论的定义和研究成果,对图书馆价值网的形成、概念、模型进行分析和界定.在此基础上,从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价值策略、价值手段、价值运作等方面,构建和探析基于价值网的图书馆竞争优势模型,试图给图书馆一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梁静  文奕 《图书情报工作》2022,66(15):140-147
[目的/意义]代码是研究数据的一种,但不同于文献中用到的研究数据集,文献中涉及的代码的价值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针对代码的相关发布政策和规范也尚未统一和完善。[方法/过程]以计算机科学领域为例,概述代码共享的意义和价值,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并概述本文研究框架,从提交、审核和发布3个环节归纳计算机科学领域权威出版商及旗下期刊和会议对文献代码关联发布的规范政策。从代码发布所依托的预印本、学术合作网络、赛事汇总网站、综合数据存储库及专业代码存储库等不同来源入手,分析文献关联代码的存储状况并进行评价。最后对国内外相关现状进行总结,并对未来文献关联代码发布规范的制定和存储库建设提出建议。[结果/结论]对于文献关联代码资源,目前国际上对文献代码资源的提交、审核和发布等不同环节已经有相当的重视,尤其针对初始的提交环节,多数国际权威出版商都从硬性要求、存储库推荐、代码资源引用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在文献代码资源建设上,多数代码资源作为附属研究数据随同文献存储于综合数据存储库、赛事汇总网站等存储库中,以文献代码为中心的专业文献代码存储网站也随着重视程度的增加在逐步建立。国内对文献代码资源的重视程度不足,在文献代码资源的建设上仍处于初期,仅有极少数期刊会对文献代码资源的提交进行规定,在资源存储上也少有尝试。针对目前文献代码资源建设的不足,本文从完善文献代码资源提交至发布全流程规定、统一代码存储库推荐、挖掘文献代码资源更多适用功能和场景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手机图书馆用户参与采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图书馆采访缺少用户参与而造成绩效不佳、图书流通率下降的现状,进行相关实践背景、手机采访系统、用户参与采访及相关案例的研究。通过科学设计方案、分析技术思路、构造数据结构与编写系统程序,制定用户参与政策、设置审核管理岗位、构建用户信用体系并阐述用户参与采访的步骤,实现手机图书馆用户全面参与采访的过程,并深入分析相关的实践案例、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局限性,从而在采访理念创新及服务方式转变方面给出建议,以期提高图书采访效率、用户满意度和馆藏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学研究新的发展机遇期的若干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世纪之交,学术领域对"图书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掀起了一个高潮,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在此基础上,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又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并将体现出以下特点:理论化与致用化并融、继承化与创新化并融、国际化与本土化并融、技术化与人文化并融、集合化与专门化并融、同步化与超前化并融、宏观化与微观化并融、定性化与定量化并融、个体化与团队化并融、宽松化与规范化并融。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内图书馆图书荐购服务中读者参与度不高的问题,结合集美大学图书馆的图书荐购实践,分析荐购书目、时间成本、读者心理顾虑等导致图书荐购瓶颈的因素,并提出整合荐购书目、节约读者时间、消除读者心理顾虑等突破图书荐购瓶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different ontological categories and how they relate to the conservation of contemporary art. Faced with the necessity of apprehending the work of art from an ontological point of view, a theoretical approach is made on the concepts that most affect the conservation of contemporary art: quiddity, truth-authenticity, identity, quality, consistency, and interpretation. These are analyzed from an empirical perspective,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Since conserving and restoring require making decisions that will affect the material and conceptual plane of the works, several possible paradigms that must be introduced into the deontological code of the profession are analyzed. In addition, the study of a new paradigm is provided, that of the death of the work of art. This paradigm can serve as a frame of reference, given the impossibility of bringing the ‘Truth’ of the artwork into the world of the sensitive. This may occur due to different conditioning factors and limitations of a material, technical, or intentional type, which affect issues that were once established as essential to the entity. On the other hand, different types of time that are related to the conservation of contemporary art are studied: biological time, the eternal present of the work, time as a constructor agent, and destructive time as a facilitator of the appearance of ruin or ruin-relic in the work of art.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 针对均等化视角下中美社区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中美社区图书馆相互借鉴的基础上,提高社区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方法/过程] 以中国宁波市社区图书馆、美国密尔沃基市社区图书馆为例,利用个案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中美社区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推广均等化实践。[结果/结论] 通过对社区图书馆服务的供给均等、过程均等和消费均等的对比与分析,得出均衡资源配置、实现阅读推广供给均等化,创新文化活动形式与内容、实现阅读推广过程均等化,尊重读者自由选择权利、实现阅读推广消费均等化,依托文化特色、宣传社区图书馆均等化服务以及构建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共建、共享社会文明新成果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