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教大事     
中科院学位授予有“弹性”,研究生论文不一刀切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从今年开始,中科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对学生发表论文数量不再做统一量化要求,而由各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本单位学科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标准,并报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相关学科评议组  相似文献   

2.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在我国高等学校研究生院首次评估中位居第五,在7所理工科大学中位居第二。名列前茅的10所研究生院依次为,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复旦大学研究生院、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华中理工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这次评估由国家教委组织,全国接受评估的研究生院均系1984年和1986年由国家批准试办的研究生院,共33家。评估内容包括“研究生培养及质量”、“学科建设及成果”和“研究生院机构建设”三个方面。在自我评估的基础上组织了以收集有关信息为主的客观评估和以问卷调查方式为主的社会评估。在汇集研究生院评估基本数据的同时,对博士生学位论文进行评估,对毕业研究生评价,对研究生院管理水平评价,并对研究生院声誉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3.
金鉴明1932年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55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1960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研究生院,获副博士学位。曾任国家环境保护局总工程师、副局长等。现为国家环保总局局长顾问、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国家"七五"科技攻关突出者奖、国务院授予的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称号等奖励。  相似文献   

4.
基于全国30个地区1997~2008的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相关经济、人口等因素对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中,高等学校教育经费和专任教师数对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数量的影响较为显著;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中,上年度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规模的扩张对当年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的增长有着显著影响,同时发现全国各地区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规模存在自发效应.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4):312-312
长春地理研究所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这是中国科学院系统和吉林省科技界中惟一获此殊荣的单位。该所是我国湿地科研和东北区域农业科研基地 ,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及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 ,取得丰硕成果 ,为当地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举行揭牌仪式经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和教育部批准 ,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 )的基础上 ,组建全新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研究生院揭牌仪式 5月 2 2日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奇才  蒲延秋 《现代情报》2003,23(6):161-163
本文详细介绍了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建设的三个阶段,并指出研究生学位论文数据库建设,仅靠图书馆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学校研究生院及广大研究生的理解、支持、配合。  相似文献   

7.
李宝健是我国著名的遗传学家及生物工程专家,195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后被选派在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现圣·彼得堡大学)从事细胞有丝分裂及减数分裂过程DNA复制的研究,获苏联遗传学副博士学位。先后任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康奈大学国际著名的Boyce Thompson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山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  相似文献   

8.
连俊 《金秋科苑》2011,(24):23-26
刘嘉麒,辽宁北镇人。1967年长春地质学院岩石地球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86年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地层古生物专业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和所长,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地质科学》主编。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地层与年代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环境研究,  相似文献   

9.
自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制度和重新开始派遣留学人员以来,我院研究生培养和留学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截至去年底,全院共招收国内硕土生9700人,博士生831人;已授予硕士学位3382人(不含1985年下半年),博土学位61人.获学位的毕业生中,留院工作的共2617人.我院目前已有硕土学位授予单位114个,硕士学科点313个;已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相似文献   

10.
李志刚 《科协论坛》2007,(4):F0002-F0002
邱明华,1963年3月生于云南丽江,纳西族,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1984年北京大学毕业后,进入昆明植物所从事天然有机化学和植物资源开发研究至今,1989-1990年在日本东京大学农学部研究生院进修:1996年6月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7年11月晋升为研究员(教授),1999年7月成为“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西南基地”首批研究员。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信息》2004,(1):51-52
2003年10月19日,在大洋彼岸的加拿大里贾纳大学,代表该校最高荣誉的“荣誉法学博士”学位被授予了一位中国人。这是加拿大里贾纳大学继中国国家领导人万里、乔石之后,第三次将此荣誉授予中国大陆人士。  相似文献   

12.
学士学位是我国三级学位体系中的基础学位,在高等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的授予工作是学位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的授予工作缺乏对成人教育的正确认识,标准并不统一,同时严重的缺乏灵活性,为了确保学士学位授予质量,完善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的授予制度,就应该对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学位授予工作的管理进分析。  相似文献   

13.
学位论文质量不仅是衡量学位授予质量的核心指标,也是体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本文仅结合我校提高和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实践,探讨了学位论文自我评估的一些具体操作方法,其主要内容是运用目标管理的手法,融入具体的激励、监督措施,再配合必要的统计分析,不断改善管理工作,达到学位论文过程各个环节的有效管理和有机协调,以确保学位授予质量。树立质量观念 加强评估实践树立质量观念,进行质量控制,是我校一直重视和强调的重要事项。为了开展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选活动,学校建立了带有我校特色的硕士学位论文质量…  相似文献   

14.
宋健,著名控制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31年12月出生。1945年至1948年参加八路军和政府工作。1948年至1950年在华东工矿部工业干部学校学习。1951年至1952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1953年赴苏联留学。1958年在苏联莫斯科包曼高等工学院获工程师学位。196C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同年获包曼高工研究生院副博士学位。后又获科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5.
倪维斗,男,1932年10月出生,浙江宁波人。1950年入清华大学。1951年被保送到苏联莫斯科包曼高等工业学院读书,1957年毕业后回清华大学任教。1960—1962年在苏联列宁格勒加里宁工学院攻读研究生,获副博士学位。1984年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相似文献   

16.
《科协论坛》2005,20(6):F002-F002
王智彪,男,1958年6月生,浙江省缙云县人,九三学社会员,重庆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医学超声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治疗委员会主任委员。1983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获学士学位:1993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攻读妇产科硕士及博士,获博士学位。2004年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奖。  相似文献   

17.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中,工学研究生在校人数和毕业授予学位的人数都占整个研究生总数的45%左右.对于这部分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培养,是研究生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认为,工学研究生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当面向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8.
由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事发展中心开展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排名现已揭晓。就这次一级学科排名的目的、意义、方法及评选的公平公正性等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心主任吴佑寿院士。 据吴院士介绍,本次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各参评单位有关学科的学术水平、学科建设水平等进行排名,目的是促进学科建设,推动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建设与发展,提高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  相似文献   

19.
学位论文质量不仅是衡量学位授预质量的核心指标,也是体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本文谨结合我校提高和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实践,探讨学位论文自我评估的一些具操作方法,其主要内容是运用目标管理的手法,融入具体的激励,监督措施,再配合必要的统计, 断改善管理工作,达到学位论文过程各个环节的有效管理和有机协调,以确保学位授予质量。  相似文献   

20.
谢鸣,1957年6月出生,安徽省怀宁县人。1990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主任.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秘书长。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方剂学学科带头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务委员会.校学术委员会,校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方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