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1 毫秒
1.
陈青 《收藏》2001,(5):26-30
杨鲁安在近60年的收藏生涯中深深地感到,搞收藏不懂得鉴定不行。文物鉴定本身是一项专门技能和学问,无论收藏何物,首先必须判别其真伪,考察其年代,地域、用途并估量其价值。这就要求从事文物收藏和鉴定的人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各方面的修养。  相似文献   

2.
张少华 《收藏》2014,(6):151-153
2014年4月18日。国家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为完善服务监管措施,将开展民间收藏文物鉴定试点,让国有文物单位参与民间收藏文物鉴定服务,尝试请原本行使国家职能、负责文物进出境鉴定工作的文物鉴定站面向公众提供鉴定服务,除了“眼学”方面,还将推动文物科技检测鉴定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李霞 《收藏》2001,(12):23-25
马未都先生是我国非常有造诣的文物鉴定家、古玩收藏家。他就文物鉴定的许多问题,在琉璃厂观复斋那古色古香的厅堂中,啜饮香茗,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4.
郑理 《收藏》2001,(4):28-29
几十年来,经过史老先生亲自鉴定过的各类文物,不下百万件。他有一个原则,每当发现珍贵的文物,总是要想办法归到中国历史博物馆。  相似文献   

5.
《收藏》2006,(10):194-194
北京文博艺苑文物鉴定中心是经北京市工商局注册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性技术机构,面向社会开展文物鉴定工作。文博艺苑文物鉴定中心拥有自己的专家鉴定团,该团由多名在业界具有崇高地位的专家组成。  相似文献   

6.
陈青 《收藏》2001,(6):39-42
杨鲁安先生兴趣广泛,在这次访谈中,他讲述了一些关于古代陶器、瓷器和文房四宝等项文物的收藏和鉴定方面的知识。我正听得有味,突然,杨老的话锋一转,又讲到他更加钟爱的几项文物鉴定的话题上。  相似文献   

7.
林少蔚 《收藏》2007,(9):27-27
我国重要文物鉴定活动的权力基本集中在文博部门,文物鉴定的“话语权”是由它们的人员说了算。如果文物鉴定公正,公平,结论准确,就会获得广大收藏者的拥护和尊重,反之,会引起民众反感,严重扰乱国内收藏市场。  相似文献   

8.
梅辰 《收藏》2006,(12):136-137
刘东瑞,原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秘书长、文物鉴定专家。并创办了《博物馆》杂志。他工作严谨,一丝不苟,曾两次在垃圾堆里捡回“国宝级”重要文物,避免了国家财产的巨大损失;他秉公行事、不徇私情,在任秘书长期间,曾主持并组织了许多重大的文物鉴定活动,在业内享有极高的口碑与声望,受到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启动先生的高度称赞;  相似文献   

9.
《收藏》2001,(11):81-81
据《中国文物报)),在8月21日文化部召开的“全国整顿和规范文物市场秩序电视电话会议”上,针对当前文物走私、贩私、盗掘古墓愈演愈烈的情况,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强调指出:各地文物行政部门要积极会同工商、公安、海关等部门,对文物市场开展一次大的专项治理行动。要整顿文物监管物品交易市场,坚决取缔非法经营文物的场所和活动,禁止不具备资质的任何单位和个人经营文物监管物品。要规范对文物拍卖标的的鉴定和许可审批工作。要整顿和规范文物复仿制品市场,  相似文献   

10.
林少蔚 《收藏》2007,(1):28-29
近年来,国家文博部门的文物鉴定专家异常活跃,但其中隐藏着极大的隐患。许多著名专家、鉴定家为利益驱使,热衷公开“走穴”,文物鉴定商业化愈演愈烈,应该引起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和社会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古方 《收藏》2009,(10):98-102
1.古老师,文物鉴定总给人神秘高深的感觉,请问它究竟是一门什么学问? 文物(或称古物)鉴定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产生于宋代,当时称之为“金石学”,因为宋人认为商周秦汉的遗物才能称为古物,所以鉴定研究的对象仅涉及青铜器、玉器和碑刻。  相似文献   

12.
沈华友 《收藏界》2010,(11):130-132
文物鉴定是指通过比较、分析等手段,对文物的真伪、年代、质地、用途等加以辨识。文物鉴定如今分为眼学鉴定(或传统鉴定)和现代科技鉴定两种形式,眼学鉴定与现代科技鉴定应当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和任何学科一样,文物鉴定作为一门学科,其发展都必须基于自身积极的、富有开拓性和创造性的探索和研究。如果中国的文物鉴定行业继续延续眼学鉴定的固有模式却又毫无建树和发展的话,那么"眼学"这门学问最终恐怕也得走向绝境了。  相似文献   

13.
北京文博     
《收藏》2012,(15):185
北京文博原中国文物学会文博学院)是国内外创办最早的,目前仍是唯—针对各类文物鉴定、文物保护与修复、文物艺术品经营管理、文化遗产与文物工艺等文物学科为主要才培养方向的新型文化职业学府。凭借首都北京的优越地利和文物艺术资源、丰富的校藏文物教学与师资,以及来自全球的文物艺术市场资讯,广泛开展与国内外校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严格有效地推行产、学、研一体的国际化职业教育模式,构建了科学权威的文物学科的教学与理论架构,为不同年龄层次有志从事文物文化事业的学生,提供了最为精彩的教育课程和无与伦比的先决学习条件。学校除了拥有数以百计的权成文物专家教授外,还有专业的  相似文献   

14.
赵榆 《收藏》2007,(8):24-24
最近一个时期,国内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有不少关于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存在卖假、假拍、假鉴定现象的报道,使得一些不太了解拍卖市场实际情况的人,如堕五里雾中,好像目前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糟糕透顶,一团混乱。诸如:中佳立信和大得公司是两家不具备拍卖文物艺术品资质的公司,他们要违法拍卖文物艺术品,被管理部门勒令制止,  相似文献   

15.
藏艺阁公告     
《收藏》2006,(10):168-168
《中原奇石》;《瓷器收藏与鉴定》;《北京文物精粹大系——工艺品卷》;《玉器收藏与鉴定》;《如玉——爱玉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11,(2):157-157
《文物鉴定与鉴赏》是由安徽新闻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管,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文物鉴定、收藏鉴赏类杂志。于2010年3月26日创刊,至今已出版10期。杂志以辨真识伪、科技鉴定、弘扬国粹、引导投资为宗旨,以科学、权威、学术、深度为编辑方针,以传统鉴定与科技鉴定相结合的“双轨鉴定”为基本内容,以“文物科技”为特色.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06,(11):168-168
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于2000年成立,公司隶属中国轻工业联合会,2004年成为国家文物局第一批发证允许从事一、二、三类文物拍卖的企业。公司拥有数十位国家级文物艺术品鉴定专家和多名国家注册拍卖师,向以“诚实、守信”“公开、公平、公正”的企业形象闻名国内外。中嘉国拍2006年秋季拍卖会将于12月24日在北京华都饭店一层多功能厅隆重开拍,12月22~23日在同地预展。拍卖会得到国内外上百位大藏家的支持,拍品亮丽丰富,经行业与多名国家级方物鉴定专家认定,拍品的艺术品质高,时代性强,且精品价位相对较低,适合各个收藏阶层藏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王长启 《收藏》2012,(10):136-140
当我刚踏入文物部门工作时,就听说陕西省博物馆有位文物鉴定专家李长庆老师,有很高的文物鉴定水平。在平日工作中,仅有浅薄的历史知识的我遇到形形色色的文物时就茫然,要区分真伪、要断代,真是“老虎吃天,无处下爪”。文物涉及知识面广,仅清代瓷器中的单色红釉的釉色就有霁红、宝石红、豇豆红、矾红、胭脂红、郎窑红……如何区分,令我头痛...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07,(1):211-211
王长启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副研究员。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兼职副教授,《收藏》杂志专家咨询(鉴定)委员会主任。精于文物鉴定,现为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20.
《收藏界》2012,(11):6
文物鉴定需改革自从我中心将"元青花百分制判定方法"这一试卷面向全国推出之后,文物收藏家、投资商纷纷来电提出这一试题真的难以解答。要解答这一试题其实也并不难,但绝对不是之前我讲述过的CCTV1"寻宝栏目"丘老师以及北京卫视王刚老师他们砸宝鉴定那么简单,不信我们来听听广西电视台马先生在鉴定"山形水注"这一图片实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