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的产品是服务。享受这个服务的是学生,购买这个服务的则是家长和国家(义务教育),所以,家长是“上帝”(国家也是“上帝”),而学生不是“上帝”!学校提供教育服务,服务的直接对象是学生,服务的间接对象是家长、国家。家长和国家为教育服务“买单”,我们视家长为“上帝”、视国家为“上帝”是应该的。至于学生,虽然是服务的对象,但这是一个特殊的对象。我认为视学生为“上帝”不合适。家长被当做“上帝”了吗?现在,家长请教师吃饭,家长给教师送礼,家长给教师办事,这不仅是普遍的,而且也被人们认为是应该的。顾客是“上帝”,有顾客请营业员…  相似文献   

2.
一、学生是上帝不是魔鬼联合国早已将教育列入第三产业,我国教育产业化已从理论探讨进入实践操作阶段。作为一个产业,学生自然是服务对象,校长应该理直气壮地将“学生就是上帝”的口号引入学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试想如果学校少了学生,甚至没了学生,还是学校吗?也许有校长会沾沾自喜,我们是名牌学校,我们是“皇帝的女儿”,不愁招不到“乘龙快婿”,须知“长江后浪推前浪”,教育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校长不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将学生当作洪水猛兽般的魔鬼,进行所谓的军事化训练、封闭式管理,怎能唤起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呢?得不到学生…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础,说得更明确一点,办好学校,教师第一。当我们强调学生是主体的时候,我们应该把教师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呢?有些学校主张“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他们把学生奉为“上帝”,把工作着眼点全部放在了学生身上,提出了“学校就是服务”的口号,这样就把教师放在了从属于学生的地位。我认为这种做法不但是错误的,而且是有害的。教育是教育人、培养人的事业,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可是,这一切要靠我们的教师去完成。学校以学生为主体,这没有错,但是把学生和教师两者放在…  相似文献   

4.
在校长心目中,教师到底是什么?校长应该怎样看待教师,管理教师?笔者认为校长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教师“是上帝”,走进教师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实践者,是学校发展的推动者,所以教师应该是校长心目中的“上帝”。校长要诚心对待教师,热情地服务于教师,就要积极走进教师,要尽可能地帮助教师解决生活上或工作中的困难,为教师消除因生活或工作而产生的不良情绪,让教师有一个积极、乐观、稳定、健康的心态去工作。校长走进教师,要了解教师擅长什么,爱好什么。一项研究表明,每个教师都有选择有创造性、挑战性工作的需要,都有…  相似文献   

5.
<正>学校提“师生平等”,因为师生面对“教”与“被教”的关系,以及“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人们习惯地把教师当作“施与”的一方,视学生为“受益”的一方。从教育伦理角度认识,学生尊敬教师,教师爱护学生,似乎是不可逾越的规训,但是,为什么不提教师要尊重学生,学生也要爱护老师呢?多年来,社会和学校也有一些负面的现象,不断地困扰学校教育。师生关系,无法简单地用“平等”笼统地覆盖,教师对自身职业位置需要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魏东平 《教书育人》2002,(16):29-30
一、学生不是上帝“顾客就是上帝”,半个世纪以来一直被商家捧为金科玉律,因为对商家而言,顾客就是衣食父母。可在有些学校,把教育活动等同于一般的经济活动,把师生关系看成是一种买卖关系,在“为了学生,关心学生”的旗号下,依样画葫芦喊出了“学生就是上帝”的口号,这是对教育活动和师生关系的商品化、庸俗化。学生不是“上帝”,教师也不是“上帝”的奴仆。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及发展需要的个体,是学校教育的对象。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肩负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延续人类社会发展的重任,在…  相似文献   

7.
羌杏凤 《生活教育》2009,(11):27-29
我在罗溪中心小学担任校长工作的十年.遵循着教育和学生成长的规律.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充分挖掘当地的教育资源,以“师陶”为特色,以课题为引领,扎实开展“做中学”研究,从“十五”期间的省级课题《开发农村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到“十一五”期间的国家级课题《开发学校和社区教育资源,在“做中学”中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努力构筑学校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平台,走出了一条创建科普特色学校之路。  相似文献   

8.
海尔集团执行总裁张瑞敏说:“作为企业领导不仅要作管理者,还要做布道者。”由此,我们领悟出作为校长应有的思维定位——“理性的管理者+积极的布道者=校长”。所谓“理性的管理者”.是说校长应对教育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对学校发展有明确的目标.并通过有效的管理、科学的制度保证,使之落实为扎实的实践探索.从而确保学校不至于在前行中偏离航向。  相似文献   

9.
教师是“上帝”,走近教师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要承担,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实践,是学校发展的推动,所以教师应该是校长心目中的“上帝”。校长要诚心对待教师,热情地服务于教师,就要积极走近教师,要尽可能地帮助教师解决生活或工作中的困难,让教师有一个积极、乐观、稳定、健康的心态去工作。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所好学校,就该有一群好教师。要追求学校的理想,实现理想的学校教育,校长就应该为教师的发展而投资。关心教师的成长,激发教师的成就感,使教师为发展学生而全身心地发展自己。一,以身作则,激活情感,让教师亮起来人们赞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校长更应该是“教师灵魂的工程师”,是塑造教师灵魂的关键人。校长是一校之魂,应该魂系学校,魂系教师,魂系学生,同时,校长应该致力于引导教师的“魂”。“魂”,即教师的精神和思想,正是这个“魂”,学校才显示出生命的蓬勃生机。教师是学生的“镜子”,而…  相似文献   

11.
“教师专业成长”与“学校特色发展”是教育界炙手可热和被广为悦纳的两个词.也是备受关注的主题。什么是学校特色发展.如何实现教师专业成长.是每一位校长和教育人共同面对的话题,人们不仅期待校长具有深刻的教育思想.还要具有实践者的勇气。笔者从三个层面阐述对“教师专业成长与学校特色发展”的理解、认识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钱家明 《山东教育》2011,(10):63-63
不少农村教师在教育教学之余笔耕不辍.经常有各种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当他们高兴地去向校长或主管领导“报喜”时.得到的却是“要务正业”的告诫。的确,在教学评价日趋功利化的农村学校,如果教师不把全部精力放在教学上.  相似文献   

13.
近段时间以来,在一些学校和班级出现了“罚款教育”:有的学校对班级实行百分制考核,学生要按所扣分数向学校交罚款;有的班级订立长达百余条“班规”,学生要视“犯规”情况向学校缴纳数额不等的罚款;有的教师甚至建议那些屡“罚”难“改”的学生选择“包月”的“罚款套餐”,缴纳“套餐”费之后,就可以不再按次罚款。“罚款教育”初露端倪乃至花样翻新、“升级换代”,撩起了当前部分学校教育苍白而乏力的面纱。  相似文献   

14.
秦福伟 《山东教育》2008,(7):127-127
“把教师放在自己心上。”好的校长让教师津津乐道,让学生、家长念念不忘。这说明校长、把对教育事业的爱化作对同事的关怀,“把教师放在自己心上”。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但是教师是人,人是需要理解、关怀的。从这个方面来讲,在制度管理的同时,对教师需要多一些爱护和理解,多一些人情味,让他们每天带着美好的心情工作。  相似文献   

15.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教育改革和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主体和办学的依靠力量。一个好校长可以带出一所好学校。同样.一个好教师可以带出一批好学生.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精神境界不同.教书育人的效果也就大不一样。  相似文献   

16.
学习意识当今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校长应坚持学习,自我提高,以最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来“经营”学校,带领全校师生走现代教育发展之路。校长事务繁忙,但是如果你不能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纵使你整天忙忙碌碌,也不可能在教育上有所建树。大度意识作为校长,要承认教师中有能人,但大可不必担心某位教师会“抢”你的校长职位,相反,你应感到欣慰才对。其实,你能当校长就足以证明你有某些过人之处。如果你整天把注意力放在怎样对付个别有能力的教师身上,那么我劝你还是别当校长为好,免得害人又害己,因为你缺乏最基本的大度意识,你连自己…  相似文献   

17.
读了2003年第9期《中小学管理》刊登的《家长才是“上帝”》一文后,笔者对文中“视学生为‘上帝’不合适”之观点很是赞同,但对文中“家长是学校教育服务的‘上帝”之观点却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8.
“好校长是‘做’出来的。不是‘当’出来的。”河南省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申华老师这样评价他们的校长——郭爱德。因为,身材不算高大却又极为“高大上”的郭爱德校长,任何时候.都把学生和教师放在心中,推在前面,自己却总是在师生的背后默默地做自己的“教育工程”.用自己的教育之心赢得了师生的敬重和学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学校创办优质教育最忠实的合作伙伴,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者的校长应该关注教师,理解教师,善待教师,视教师为自己个人生命和学校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敬业乐教的教师队伍,是校长对待教师的重要态度的表现,也是校长肩负的重要责任和使命。校长不仅要善待教师,还要从精神上尊重教师,从专业上引领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觉得在这样的校长手下做事心情舒畅,工作起来有劲头,前途发展有奔头。  相似文献   

20.
关注教师,善待教师——这是校长应该始终牢记的,因为学校的所有工作,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都只能通过老师来完成;更因为,我们的老师太难了!那么现在教师的状况如何,学校在具体管理中应该怎么做呢?一、关注师生不能“厚此薄彼”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学生为本”的正确学生观正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于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等提法应运而生,有的甚至将企业的“视顾客为上帝”的服务理念移植到学校管理中,提出学校的一切工作要为学生服务。因此,社会也好,教育主管部门也好,学校内部管理也好,都把目光和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努力探索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这样的变化无疑是非常可喜的。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又特别强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并把它提高到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高度来认识,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