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垂钓》2001,(6):34-35
水草。水草为鱼儿提供了栖息与纳凉的场所,所以颇受鱼儿青睐。有的水草一直长出水面,如荷叶,而有的仅1英尺(合0.3048米)左右高。所有的水草区都是好的钓点,尤其在大嘴黑鲈、狗鱼和白斑狗鱼聚集的水域。如果你用鱼作饵,就在露出的水草旁边垂钓。把钓饵(如鲦鱼)准确地投到草床边,放在那儿不动。若是水草长在水面以下,就在水草上方垂钓。挂一浮标使钓饵靠近水草,但不要陷入草中。  相似文献   

2.
草鱼在夏秋水草茂盛时,喜食水草。而在春季无水草可食时,食性有所改变,喜食微酸甜食物,此时,以馒头做饵,能钓上大草鱼。现将此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邹思全 《钓鱼》2008,(6):34-35
众所周知,鲫鱼恋草,草的嫩芽、聚集在水草上的各种微生物、小虾和水生昆虫等都是鲫鱼的主要食物,鲫鱼产卵也需要在水草上附着,鲫鱼生性胆小,一有动静就到处躲藏,这也是鲫鱼恋草的主要原因,在渔谚上也有“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之说,选择水草处钓鲫鱼既是经验也是常识。水草茂盛的水域,鲫鱼数量多,其个头也大,所以钓草洞是钓大鲫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钓草洞属走钓的一种,劳动强度大,很多钓友,尤其是老年钓友嫌累,不愿使用这种钓法,碰到水草茂密的水域,只在水草稀疏处选择钓点,丧失了很多钓获大鲫鱼的好机会。  相似文献   

4.
“钓草”经     
有水草的水域,浮游生物多,食物丰富;水草能释放氧气,供鱼类呼吸;水草能调节气温,有利于鱼类的生长。有水草的水域便成为鱼儿栖身觅食之地、生儿育女的产房。冬天可寻温取暖,夏天可避暑乘凉,敌害来了能躲藏等等,鱼儿恋草喜合群。  相似文献   

5.
王思 《中国钓鱼》2005,(3):11-11
春季,是水塘中水草开始生长的旺季,故而,也是垂钓的旺季,因此,在春季垂钓中,认识和利用水草,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吴延明 《垂钓》2003,(9):22-23
打窝?割水草?不用着急,好好武装你的钓具。有几套自动化的家什后,别人还在为大风和水草抓狂,你却可以静下心来垂钓了……  相似文献   

7.
陈家兴 《钓鱼》2004,(14):19-19
粗养水域和野生水域,它们共同特征是水面中被各种水草覆盖。所谓粗养水域,指有人承包,包而不养的一类沟渠坑塘。因此,垂钓中必不可少要和水草打交道,但不同季节和不同的水草,钓法也不一样,钓法得当鱼获颇丰,反之则收获甚少。随着水草种类的不同、季节的变迁,以及水情鱼情的变化,钓法亦应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8.
一、钓点选择 春季,在野河、水库中垂钓时,钓点应选在河湾处的洄水湾、河段的凸凹处、宽河面的缓水区水草多的地方。水库选在长有茂密水草、向阳、避风的地方.水深以0.6~1.5米为宜。春季,鲫鱼经过漫长的冬眠后,急需补充能量,故而昼夜觅食。此时,鲫鱼多在水草丛生、日光照暖的浅水区,而且多为大鲫鱼。选好钓点后,可用割草器或大号锚钩在距岸4~6米处打一个30~50厘米的亮膛。一般打2~3个,可以轮流垂钓,如果水草稀少,可选一处相对稠密的地方,距水草30厘米处做窝。 二、钓具组合 ①钓竿以5.4米以内超硬调竿…  相似文献   

9.
北方冬钓,必须凿冰。选择何处凿洞,凿什么式样的洞,也有它的学问。凿洞的学问,主要在两方面体现:一是洞位选择上;二是凿洞的式样上。一、洞位的选择(1)找浅中有深的深水区。因深水区的水温比浅水区相对高些,鱼儿多愿在此群居,特别是大鱼,更喜欢留在深水区藏身。(2)找有水草处,因为水草处,氧气充足,便于鱼儿藏身吸氧。冰层厚了,不便识别冰下有无水草,经验告诉我们,就是当发现冰层里有许多白色气泡,此处下方多半有水草。(3)水草太密,影响下钩提鱼,应选在水草较疏散处。(4)找向阳坡。因向阳坡的水温,随着阳光照…  相似文献   

10.
侯良臣 《垂钓》2002,2(7):68-69
水草往往让钓友们又爱又恨:“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鱼多“潜伏”在水草丰茂处;可由于水草挂钩而造成的断线跑鱼又是常有的事,也让钓友们头痛不已。怎样才能解决这一矛盾呢?笔者在总结了多年的垂钓经验和教训后,研究制作了一种用于防草的“勺头钓组”,钓友们如果有兴趣的话,不妨参照着做一个试试。  相似文献   

11.
在格尔木的各个鱼塘里,几乎都生长着一种水草,这种草密密麻麻地长在水底,像给塘底铺了一层厚厚的地毯。水草高的地方已露出水面,低的地方离水面30~50厘米。每当太阳升起来时,你就会看到一群群的鲫鱼在草的上面游来游去,或在草的低洼处集结晒太阳。当你拿着钓竿走过去时,鱼就跑了。即使抛竿,漂也立不起来,钩也埋在了水草里,根本就钓不着鱼。后来我采用拴串钩的方法,钓效不错。  相似文献   

12.
李致奎 《钓鱼》2010,(2):49-49
我们这里钓鱼的地方,主要是多年前挖沙子造成的废沙坑。这种沙坑岸边长满了芦苇、野蓠。水里长满了水草,很适合鱼的生长,用眼一看就可以感到里面的鱼很多,但却很难钓上来。原因是岸边都是芦苇、蒲草,手竿靠不上前,只能站在岸上甩海竿。春夏之季水里水草旺盛,有二三十厘米高,海竿的串钩打进去钓饵都没入水草中,鱼很难寻到钓饵。  相似文献   

13.
侯凤明 《钓鱼》2005,(10):38-38
乌鱼学名乌鳢俗称黑鱼,才鱼,喜欢栖息在水草茂盛的静水或缓流水域的环境中。潜伏在水草中,突击性吞食近旁的水生动物。冬季、早春生活在水体底层.夏秋季节水温上升时,在水的中上层捕食游动水生动物和昆虫,它有逆水的习性,早晚和夜间则喜欢潜伏在草丛中捕食小鱼小虾。  相似文献   

14.
一、窝点选择 1.水草丛生处可开洞扒窝钓。在茂密水草处,没有任何洞缝,无法做窝下钩情况下,用“小锚”(地摊和渔具店有售)将水面杂草扒开;或用一根强度适中的竹竿,在末梢处绑上一小镰刀,向钓点伸去,将浮在水面上水草割断拨开呈面盆大小洞口。亦可保持一定距离同时多开几个,好轮番钓。若水体有缓流,可开成1.5~2米长条状钓点,以便浮漂和钩饵同步漂移。  相似文献   

15.
老杜 《垂钓》2002,2(7):52-54
钓鱼猫便会五六只一伙,结队出现在“水草毯子”上。它们排成一排,匍匐在“水草毯子”边缘,颇有节奏地把尾梢拖出的“钓绳”伸到亮水里摇啊摇,并不时把肉瘤弹出水面轻砸下去,那传出的声音恰如一只只小青蛙在戏水。  相似文献   

16.
张世才 《钓鱼》2011,(23):37-37
如果垂钓的水域满塘都是水草,钓点应选择在局部无水草或少水草的空旷点。这类空隙处不仅是鱼儿嬉游的场地或洄游通道,而且视野开阔,钓饵目标明显,鱼易上钩。故宜选水草空隙处下钩。  相似文献   

17.
杭东 《钓鱼》2013,(15):64-65
初夏时节,太阳底下闷热难耐,而在公园的树荫下却是凉风习习。如果坐在公园的树荫下钓鱼,倒是别有一番情趣。随着气温的上升,公园池塘里的水草也进入了生长的旺季。因为鱼类喜欢到水草里觅食,水草塘里往往聚集着各种鱼类,是我们垂钓的好场所。但是,水草塘里钓鱼必须具备丰富的经验,不然会毫无收获。那么,在初夏时节,我们该如何在水草  相似文献   

18.
陈东明 《钓鱼》2009,(18):26-27
秋季江河、水库、湖泊等自然水域,有许多成片成块的水草,还有浮萍、浮葫芦等水上植物,三伏的暑热刚过去,气温与水温逐渐下降,温适宜人。在阳光下,夏秋交替之时,近岸草丛微生物十分丰富,野生鱼类特别喜欢在这些屏障里寻找食物追逐嬉水。此时采用长竿短线在水草周围钓鱼,真是别有一番钓趣。  相似文献   

19.
高国祥 《钓鱼》2014,(14):24-25
二、弃亮水钓水草夏天的亮水区,无遮无挡,经阳光的直射,升温最快,含氧量低,而有水草的地方,水草经太阳的光和作用,能不断释放氧气,水中的溶解氧高于亮水区,水温却低于亮水区,是鱼儿的天然大氧吧和紧急情况下的避难之所。同时附着在水草上的小虾米和水生昆虫,又是鱼儿的美味佳肴。可是要选择疏密相间的水草边、草隙处抛竿,不能钓厚实而密不透风的水草处。因为稀疏的水草处通风好,上下水的交换快,溶氧量充足,而密不透风的水草处,畅通渠道差,部分阻止了上下水的交换,氧含量反而低。  相似文献   

20.
为什么草缝钓鲫获鱼多?钓谚说:“钓鱼不钓草,多半是白跑O”鲫鱼与水草可说是结下了不解之缘。其道理有五:一是水草的嫩芽、嫩叶,是鲫鱼的主要“粮食”;二是水草间有鲫鱼喜欢吃的水生物;三是水草不仅能吸收鲫吐出的碳酸气,而且由于水草的光合作用,还会放出氧气,田鱼很需要氧气;四是鲫鱼要交配、产卵,要到水草间值戏追逐寻偶,水草成了鲫鱼“生儿育女”的“产床”;五是鲫鱼怕强光、胆小,水草对阳光和岸上的惊扰能起遮掩作用,使鱼有安全感。所以,选择草缝做钓点,上钩率岂能不高!钓点:水草有明草、暗革之分。浮在水面上的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