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藏》2008,(2):175-175
在2007年12月7日的《开封日报》和《汴梁晚报》上,记者田宏杰和张文昭分别发表了“最新一期〈收藏〉杂志重点报道首届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盛况》和《首届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盛况荣登〈收藏〉杂志》的文章,介绍了2007年第12期《收藏》杂志重点刊发首届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盛况的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2.
郭兰香 《收藏》2009,(8):171-171
2009年6月上句,杨才玉先生打来越洋电话,告诉我《收藏》杂志要出第200期了。这当然是值得庆贺的事。  相似文献   

3.
许若军 《收藏》2008,(6):162-162
最近复读2007年10月《收藏》杂志推出的“山西艺术品专号”(总第178期),愈感亲切。作为一位山西收藏爱好者,也作为《收藏》杂志数十万读者之一,心中感慨万千,涌动着许许多多挥之不去的思绪和情潮。  相似文献   

4.
高鸿 《收藏》2009,(11):66-69
2009年5月25日《中国证券报-收藏投资导刊》“焦点争鸣”栏目刊有王永林先生《书画鉴定谁拥有话语权?》(以下简称《王文》)一文,仔细一读,其内容好生熟悉,原来早在今年第1期《文物天地》杂志上王先生以“鉴画四说”为题发表了同样内容的文章;又,刚出的第6期《收藏》杂志刊载的《再谈书画鉴定谁说了算》也是王先生所撰,内容与《书画鉴定谁拥有话语权?》《鉴画四说》一致。  相似文献   

5.
刘士宗 《收藏》2008,(4):169-169
十几年来看《收藏》,只是到手翻翻而已。真正认真阅读《收藏》是从2007年1月那期(总第159期)开始的,好使我走上古陶瓷研究之路,带给了我无限快乐。  相似文献   

6.
《收藏》2008,(10):172-172
《收藏》杂志2008年(1~6期)合订本面世,《聚珍轩藏品赏鉴》(上、下),《紫方馆藏砚》,《中国古代钱币》。  相似文献   

7.
李忠斌  李丰  王昆 《收藏》2008,(3):173-173
2007年是《收藏》杂志创刊15周年。15年来,广大读者陪同《收藏》一路走来,一同成长。读者所需,就是我们所想;读者所想,就是我们所为。为更好地服务读者,本刊联合艺超网(www.cangcn.com)在2007年第11期《收藏》以及艺超网站进行了大型读者调查问卷活动,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许多热心读者的电子问卷和回复信件。  相似文献   

8.
本刊编辑部 《收藏》2013,(1):150-155
2005年1月 2005年《收藏》继续走扩容之路,第1期杂志页码增至176页。杨才玉在《主编寄语》中提出: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大胆创新,不断求变,努力提高《收藏》杂志的核心竞争力。新年伊始,刊社特向读者赠送唐·怀素狂草书法《自叙帖》彩印长卷。  相似文献   

9.
史俊波 《收藏》2006,(10):146-146
我与《收藏》最初结缘是在1994年冬天,那时我还在廊坊市上学,因为家在县城里,所以每周周末都要回家。有次等车时,偶然在小书摊上看到一本《收藏》。由于里面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作为学生当时虽然有困难,还是下决心掏出4.20元买下了这本1994年第10期《收藏》。回家阅读了很多次。  相似文献   

10.
陆克勤 《收藏》2007,(2):154-154
《收藏》杂志总第132期刊登的吴裕成《天津火柴盒贴的一桩疑“案”》一文,记录了天津火柴盒贴的早年生产情况和一段轶闻。就这个话题,我还想赘述一些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1.
赵顺平 《收藏》2009,(5):163-163
作为一名齐家文化玉器收藏爱好者,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相关的信息。今年《收藏》杂志第1期、第6期相继刊登有齐家文化玉器的文章,读后颇有感想。  相似文献   

12.
王好华 《收藏》2006,(11):130-131
读了2006年第3期《收藏》杂志上古方式先生的《论古玉收藏》,色起了我对自己的收藏往事的一段回忆。我自2004年3月走上古玉收藏道路,两年多来,历经瞎子摸象——充电寻路——藏研结合的艰辛跋涉,真切感受到古方先生对古玉收藏爱好者的人文关怀,深刻认识到他的看法正确。  相似文献   

13.
魏建新 《收藏》2009,(8):168-168
岁月匆匆,弹指一挥间,《收藏》杂志走过了17个年头,在金秋季节迎来了第200期,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  相似文献   

14.
文钟然 《收藏》2007,(8):87-88
拙文《宋朝名臣文彦博和(白鹦鹉赋)书法长卷》在《收藏》杂志2005年第12期发表后,仅在短短的数月间已经有大陆和港、台地区的很多学者和藏者与本人交流研讨,大多数都予以肯定及鼓励。本人首先要在此感谢《收藏》杂志的全体同仁在国泰民安、文风日盛的今天,给我们广大的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研究的良好园地。  相似文献   

15.
尕丁 《收藏》2007,(8):167-167
今年是《收藏》杂志创刊15周年,为配合定于9月下旬在太原举行的“纪念《收藏》杂志创刊15周年全国万里行”活动,《收藏》杂志社从今年3月份开始与山西省收藏家协会合作,共同决定在《收藏》杂志今年第10期上隆重推出“山西文物收藏”专号。山西省收藏家协会对此非常重视,协调动员全省文物、文化、教育、出版和收藏界的力量,积极主动地开展组稿工作。  相似文献   

16.
开篇语     
《收藏》2009,(9):36-47
1996年9月18日,《人民日报》第5版发表了记者孟西安采写的重要新闻:”2500年前,我国历史上卓越的军事理论家孙武完成的军事理论专著——《孙武兵法》八十二篇早在《汉书·艺文志》中已有明确记载,但近2000年来,人们看到的仅是《孙子兵法》十三篇。《孙武兵法》八十二篇是否存在7即将在西安出版的第10期《收藏》杂志,刊登了该刊主编杨才玉写的一篇报道,使这一千古之谜得以释解。”《人民日报》这篇重要报道和《收藏》杂志当年第10期发表的杨才玉的长篇专访.在海内外引起很大轰动。  相似文献   

17.
董良义 《收藏》2011,(10):135-135
笔者是一名普通的收藏爱好者,同时也是《收藏》杂志的一名普通读者,因《收藏》杂志2011年的改版问题,给《收藏》杂志社发了一封信。本来认为也不是什么大事,没想到《收藏》杂志极为重视,《收藏·趋势》的主编季英伦、《收藏》的编辑袁水清,  相似文献   

18.
周方黎 《收藏》2007,(4):170-170
《收藏》杂志2005年第1期刊有李烈初先生《书画的收藏鉴定赏析》一文(以下简称“李文”),颇多见解,读后获益不少。然“李文”中有两处值得商榷,现就此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9.
贾关法 《收藏》2007,(4):166-166
初识《收藏》,是1994年我读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在翻阅报刊杂志征订目录时无意中发现有《收藏》这份杂志,她一下子唤起了我沉睡已久的收藏意识。  相似文献   

20.
仇毅军 《收藏》2007,(4):167-167
我于1993年开始涉足收藏,也是从那时起爱上了《收藏》杂志。在我的壁柜里存放着从1993年1月份至今仅缺6期的《收藏》杂志,整整162本。14年来,每当我在收藏中遇到困惑,或在撰写收藏方面的稿件感到头脑空虚时,便想起《收藏》杂志,于是从壁柜里拿出这些或新或旧的杂志,细细阅读,从中找思路,找观点,找答案,找经验。由于这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的不断教育、启迪,我对收藏文化的认识不断升华,鉴别能力随之增强。工作中我全身心做好本职工作,坚守住警察职业操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