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互行抱拳礼甲乙两人面向并步站立,身体自然放松、保持中正。两人的距离约1-1.5米,互行抱拳礼(图1)。华夏大地是礼仪之邦,未习武先明礼、先明德。行抱拳礼即是尊重对方又是庄重宣布严守武德,潜移默化修养心性、完善人格,以礼始、以礼终,武术交手训练不可或缺。拳技乃诡道,武德是圣道,以圣道统制诡道是中华武术的传统。  相似文献   

2.
单手里搭下平圆推手训练图解1、互行抱拳礼甲乙两人面向并步站立,身体自然放松、保持中正。两人的距离约1-1.5米,互行抱拳礼(图1)。华夏大地是礼仪之邦,未习武先明礼、先明德。行抱拳礼既是尊重对方又是庄重宣布严守武德,潜移默化修养心性、  相似文献   

3.
二、单手里搭上平圆推手训练图解1、互行抱拳礼甲乙两人面向并步站立,身体自然放松、保持中正。两人的距离约1-1.5米,互行抱拳礼(图1)。华夏大地是礼仪之邦,未习武先明礼、先明德。行抱拳礼即是尊重对方又是庄重宣布严守武德,潜  相似文献   

4.
三、单手外搭下平圆推手训练图解1、互行抱拳礼甲乙两人面向并步站立,身体保持自然放松、中正。两人的距离约1-1.5米,互行抱拳礼(图1)。华夏大地是礼仪之邦,未习武先明礼、先明德。行抱拳礼既是尊重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采用实验观察法,在教学与训练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施加武礼;背诵“武德颂”;三级评价体系和填写“训练日记”等方法,来逐步规范学生的言行,并客观评定每个学生、集体的武德修养程度,以及武德修养对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武术技能及和谐人际关系方面的作用.通过一年的实验观察,得出主要结论:(1)武术队和武术兴趣小组学生与对照班在“武德条款、点首礼、抱拳礼、递接礼、技术评定”五项指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2)“训练日记”是记录训练情况和自我武德养成的有效方法,而三级综合评定方法深受学生们的欢迎,更适用于高中和师范学校,而不太适合小学生.  相似文献   

6.
武术是武德与武技的统一,表现为以武德统制武术技法,武德融入武技之中。习武一方面要求除暴惩恶、见义勇为;一方面又要研修既可迅速解除对手战斗力、捕俘对手又不致伤残对手的制人术;还要求习武者既要苦练技击术,还要学好救治术,有杀而不知救有悖人道。表现为以武技之能,行武德之举:以武卫  相似文献   

7.
苏建波 《体育科技》2010,31(4):26-30
采用文献资料、访问、逻辑分析,对武术爱好者和学生进行随机调查。从跆拳道礼仪和中华武术的武德教育之间的道德礼仪动作、宣传力度、场地设施等方面。跆拳道推崇"礼始礼终"的尚武精神。其宗旨是"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挠"。跆拳道给人们留下的较深印象是,跆拳道练习者始终是在的场合行礼鞠躬,这是因为跆拳道练习者始终把"礼"作为训练内容,强调"礼始礼终"。武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学习武术过程中及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道德品质。它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修身养性为目的。在当今的武术训练中,武术只留下一抱拳礼仪。中华武术先要有武德才能让武术立于不败之地,发扬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冲破单一狭隘的道德意识,构成了中华武术尚武崇德的民族精神。通过对跆拳道礼仪和中华武术的武德教育的对比揭示了学习武术武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更好的发扬中华武术武德教育。  相似文献   

8.
事实解说与理论推理相结合,分析了传统武术技击的指导思想从单一的诡道到圣道加盟的逻辑过程,阐释了诡道与圣道的真实内涵,并对人格与功夫、圣道的统制与诡道的僭越、道德与规则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就历史信念而言,诡道乃是传统武术技击的工具理性,是本然的;而圣道则是传统武术技击的价值理性,是超然的。没有圣道的加盟,作为工具理性的诡道将必然上升为传统武术技击的价值理性。应该谨防诡道对圣道的僭越造成理性定位的错失或使价值理性成为工具理性的附庸。确保圣道对诡道的永久统制,同时又必须严格界分道德与规则的实践领域。  相似文献   

9.
本然与超然--论传统武术技击的诡道与圣道(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事实解说与理论推理相结合,分析了传统武术技击的指导思想从单一的诡道到圣道加盟的逻辑过程,阐释了诡道与圣道的真实内涵,并对人格与功夫、圣道的统制与诡道的僭越、道德与规则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就历史信念而言,诡道乃是传统武术技击的工具理性,是本然的;而圣道则是传统武术技击的价值理性,是超然的。没有圣道的加盟,作为工具理性的诡道将必然上升为传统武术技击的价值理性。我们应该谨防诡道对圣道的僭越造成理性定位的错失或使价值理性成为工具理性的附庸。确保圣道对诡道的永久统制,同时又必须严格界分道德与规则的实践领域。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观察法及专家访谈法,对长沙体校武术班散打方向学生训练课礼仪运用情况、常用礼仪知识进行调查研究.“礼”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内容,中华民族以文明礼仪之邦而著称.“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在武术教学训练中,“以德为本,贯穿始终”作为教学的基本特点.但近年来,对武“礼”的淡化带来了习武人武德失范问题.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传统武术教育对礼仪的重视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现代武术训练、教学中礼仪应用的淡化同样也是散打训练中的一个严峻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武术散打训练课礼仪的运用进行研究,旨在对课堂行为规范中“礼”的要求,以使习武者达到真正“德艺双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武术散打的武德和行为规范的重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军  解勇 《体育学刊》2002,9(5):65-67
结合日韩武道精神,分析了武术散打武德及行为规范的现状,认为重订武术散打练习的行为规范以重建散打运动的武德,是发挥武术教育培养功能的一条重要途径;指出重订行为规范应注意批判性继承、创造性转换,确立现代价值目标,提倡新时代“忠”、“礼”精神3个方面;制定了“武术散打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2.
武术礼仪是武德文化的载体,在武术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武术人历来讲究"习武先习德""、德为艺先"。近年来,由于各种客观因素,"武德"传统在年轻一辈中得不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间接阻碍了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文章拟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武术礼仪进行规范,使武术礼仪在实践过程中更具可操作性,并使习武者以身体力行的方式来继承武德文化,形成武德习惯,提高武德修养。  相似文献   

13.
探析武德教育的价值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武先学礼,习武先习德”。武德是衡量武术人才的道德与文化的重要指标。作为习武之人应重视武德教育,把武德的教育放在武术整个教育过程的首要位置,以促进武术呈良性正规方向的发展。文章解释武德的由来及其涵义,进而描述了武德的发展现状及武德宣传教育的形式,最后着重从武德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分三个方面论述了武德教育的原因,以此来探析武德教育的价值定位。  相似文献   

14.
师德,顾名思义,是从师者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本文所谈的是武术教育工作者们的道德修养。武术教育工作者的道德修养离不开传统武德及新时期的武德内容范畴。凡习武者无论是教拳的还是学拳的,现在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习武先习德,先学做人,后学拳术"。"武以德先","未曾习武先习德"、"短德者不得与之教"、"短德者不得与之学"。武德不是先天带来的,要靠后天教育才能成就,可见,武术教育工作者是首当其冲的武德传承人,上行下效,代代相传,武德也就成为武术文化的灵魂,成为武术事业的生命。因此,武术教育工作者们的道德修养就显得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5.
武术礼仪作为武德教育的外在表现形式,承载着习武者做人、做事的行为标准,是一个习武者能否通过修身达到修己的桥梁。历代武术流派把“习武先习德”、“德为艺先”作为习武的基本准则。近年来,由于各种客观因素,“武德传统”在年轻一辈中未能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间接阻碍了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文章通过对现今武术礼仪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提出武术礼仪标准化的必要性及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期望习武者以身体力行的方式来继承武德文化,形成武德习惯,提高武德修养。  相似文献   

16.
李阳  张镜宇 《当代体育科技》2020,(7):208-208,210
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以及体现,其在发展和传承过程中深受儒家思想,尤其是儒家"仁礼"思想的影响。中华武术之所以能够传承几千年,并逐渐被世界更多人认可和接受,不但是由于其精湛的武技,还由于其含有的谦逊、仁义、忍耐、坚持和宽容等武德以及武术精神。本文主要阐述了武术中儒家"仁礼"思想的体现,同时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入手分析了"仁礼"思想对武术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申昌明 《精武》2009,(5):41-41
武术的抱拳礼是武德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而向人施礼宜以心施礼,诚心则能使人产生被尊重的感觉,做到礼仪有嘉、礼尚往来。《内经》说:心藏神,心主神志,心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主宰。而藏象学说认为,凡是肌体表现于外的征象,都是内脏生命活动的外在反应。这与中医学十分重视的“望神、得神、失神”的所谓广义之神的基础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同时也是高中选项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未习武先明德”,武德是传承和弘扬武术的重要基础,在武术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武德以及武德的重要性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总结,得出武德的重要性以及培养高中生武德的方法,以期能够为广大武术教学工作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武德隶属于体育道德范畴,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传统的瑰宝,其修炼必须是内外兼修,可谓之'文以评心,武以观德'。武德,即为武术的精髓所在,'习武先习德'。现今武术教育,大多以武校形式进行传承,在日常武术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武德教育,继承传统武德中合...  相似文献   

20.
四、武技与武德1、武技基本涵义和内容武技是关于搏击交手的具有操作意义上的技艺、技能、技巧、方式、方法和战略战术等,是武术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武术生存发展中最基本的内容,正是由于有了技法才能称其为武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