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烧饼飘香     
正东方露出了一丝淡淡的微光,人们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我家路口的烧饼店也不例外,早已飘出浓浓的烧饼香。不说十里飘香,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都能沉浸在烧饼的香味中。这烧饼味可真浓,路过的人们就像被这股香气勾走了魂儿,一个接着一个走进烧饼店。也许是好吃,也许是方便,我也深深地爱上了老板做的甜夹咸烧饼,这甜味和咸味混合在一起的烧饼可真美味。咬一口香甜酥脆,甜中带咸,咸中有甜,让人赞不绝口。每天放学后,我总喜欢去烧饼店,买上一个三元钱的精加工烧饼,上面芝麻密密麻麻,  相似文献   

2.
讨厌的绰号     
生活就是一锅杂味汤,酸甜苦辣咸什么滋味都有。而我的生活中平白无故多了一些苦味,就因为我有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绰号——"小日本"。二年级的时候,我转到现在的学校。由于人生地不熟,课间我时常趴在桌子上做作业或者看书。有一天,喜欢  相似文献   

3.
酸、甜、苦、辣、咸,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五味,只有五味摄入平衡,人才会健康。但是,现在的宝宝摄取的咸、甜之味过多,造成体质不佳、抵抗力下降。为了改变五味失衡的情况,应给宝宝吃些苦味食物,尤其是夏天,给宝宝吃些苦味食物益处多多。  相似文献   

4.
很多小朋友一定对大海充满了好奇,想去看看大海吗?想让海水亲吻你的脚吗?想闻闻咸咸的海水味吗?想脱掉鞋袜踩一踩松软的沙子吗?那就让我们去赶海吧!什么叫赶海?赶海指人们在海水退潮时,到海边去捕捉捡拾海鱼、海蟹之类的东西。有趣吗?  相似文献   

5.
奥运期间,全国各地烹饪高手云集京城,竞相献艺。从五花八门的风味小吃到席卷南北的"八大菜系",中国的美食令四海宾朋啧啧称赞。可你知道吗?人们品尝的这些美味却皆由五种基本味组成,即甜、酸、苦、咸、辣(合称"五味")。正是这些基本味组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常说:"一咸三分味,一辣到十成。"其实,这个咸淡的"咸"字,在古代,不挨盐的边,没有一点"咸"味。它是一个人拿着武器把另一个人的头砍掉的意思。"咸"的甲骨文右边是一件叫"戌"的兵器,形状像个长柄斧;左边是一个人的"口",就是"用大斧砍了人头"。"咸"是一个会意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一直到现在,它的"戌""口"结构都没有多大变化,  相似文献   

7.
诗歌是“酿而为酒”,在咸酸之外,有着醇美之味,从而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种味,唐代司空图称之为“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与李生论诗书》),也就是后人所说的“味外之味”。  相似文献   

8.
《家教世界》2014,(10):48-48
我们常说:“一咸三分味,一辣到十成。”其实,这个咸淡的“咸”字,在古代,不挨盐的边,没有一点“咸”味。它是一个人拿着武器把另一个人的头砍掉的意思。 “咸”的甲骨文右边是一件叫“戌”的兵器,形状像个长柄斧;左边是一个人的“口”,就是“用大斧砍了人头”。“咸”是一个会意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一直到现在,它的“戌”“口”结构都没有多大变化,只是稍微移动了一下“口”的位置。可见,“咸”是一个汉字古化石,已经经历不少年代了。“咸”字的结构没变,字义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凶残的动词“杀”慢慢地变成了今天的副词“都”。  相似文献   

9.
梁玮 《教书育人》2009,(11):62-62
人们总喜欢用“酸、甜、苦、辣、咸”这五味来比喻复杂的内心活动,在这里我也就用这五味来简单地分析,我的学生们在心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司空图“辨味”说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末司空图的诗论,包括《与李生论诗书》等几篇杂著和一部《二十四诗品》(以下简称《诗品》)。篇幅不多,看似散漫,但却自成体系,纲目昭然。依我个人的愚见,这个论诗的体系,一言以蔽之,可称之曰“辨味”说。而所谓“辨味”,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辨味之有无,划清诗与非诗的界线;二是辨味之浅深,即分别“咸酸之味”与“咸酸之外”的“醇美”、“全美”之味——味外味,把好诗与一般的诗区别开来;三是辨味外味之形形色色,表达了好诗“不拘于一概”的思想。这三层意思,《与李生论诗书》都或详或  相似文献   

11.
烧饼飘香     
正当东方露出一丝淡淡的微光时,人们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我家旁边路口的烧饼店也不例外,早已飘出了浓浓的烧饼香。不敢说十里飘香,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都能沉浸在烧饼的香味中。这烧饼味可真浓,从一旁路过的人们,就像被这股香味勾走了魂魄,一个接着一个走进烧饼店。也许是好吃,也许是无意,我也深深地爱上了老板做的甜加咸烧饼——甜味和咸味混合在一起的烧饼可真是美味。咬一口香甜酥脆,甜中带咸,咸中有甜,让人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12.
卖瓜者说瓜甜. 你却说自个,‘苦。 因为你不相信一个“苦”宇. 会使人们都望币却步。 酸、甜、苦、辣、咸. 缺了苦.五味不全。 从来没尝过苦的人. 就不免必点“口福”。 苦后.给唇舌以回味. 苦味爽口,除腻.去著。 生活中.艰苦、辛苦. 常常能促人奋斗.铸人盒之。 苦瓜于饭桌上奉献的苦味. 也颇有别致之处: 我春欢苦瓜. 喜欢你的坦率, 直把’‘苦”宇作名。 我春欢苦瓜. 你让我体验, 人世间味之多乎.味之丰富。 糖水里沱大的我. 品尝五味之苦. 更能炼我筋骨。 曰压了呢,‘苦瓜(散文诗)@戴尧欣![710068]$陕西省西安市西工大附中初二~~…  相似文献   

13.
王彩红 《教书育人》2013,(11):61-62
"酸、甜、苦、辣、咸"是我们生活中食物调料里的五味主料,而我调出的五味是:彰显魅力的劳动味,真实可感的生活味,沁人心脾的美味,奇思妙想的创新味,倡导积极的人文味。作为一名小学劳技教师,要充分挖掘劳技教材资源,有效整  相似文献   

14.
绕口令两则     
幽回哈哈和华华, 一起来画画哈哈画华华,华华画哈哈哈哈看华华的画,华华看哈哈的画。哈哈画得像华华,华华画得像哈哈〔、咸和甜盐味咸,糖味甜。用盐腌菜菜就咸,用糖腌菜菜就甜。腌菜不用糖和盐,菜味不甜也不咸,腌菜用糖又用盐,膝出菜夹咸又甜绕口令两则@曾泉星~~  相似文献   

15.
食,我所爱     
味觉形成人类有5种基本味觉:酸、甜、咸、苦、鲜(也有说分为:酸、甜、苦、辣、咸五味)。上学时,老师会告诉学生,在我们的舌头表面,密集着许多小的突起像花蕾一样的东西,这就是俗称的味  相似文献   

16.
多味米饭     
邻居阿姨家的小孩不喜欢吃饭,但是喜欢吃零食。我想发明一种米饭,不仅形状能随意变换,而且味道也很丰富,有水果味、蔬菜味、蛋糕味……小朋友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形状、味道来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7.
味道     
正人们夸奖一道菜,常说"色香味"俱全,而不是"味香色"俱全,这种表达顺序可能正符合眼、鼻、口感知的特点。眼可远观,见其色形之美;稍进,则有鼻嗅鉴其臭恶馨香;最后钳之入口,感知软硬,细尝酸甜苦辣咸,如此,方完成一道菜的品鉴。可见,"味"是中国传统烹饪的核心,也是根基。若离开"味"而在菜名的花俏、摆盘的漂亮等细枝末节上绞尽脑汁,终归不是正途。因此,传统饮食是讲究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然而,万变  相似文献   

18.
《今日中学生》2016,(26):43-44
成长的岁月应该是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然而对于我来说,成长更像是一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味味俱全.而那些挥之不去的烦恼,就像一片片乌云笼罩在我的心田,成了我心中隐隐的痛. 我不明白为什么总有一些人会羡慕那些优等生,大概就因为他们表面上看起来总是光彩照人,深受老师的青睐和家长们的喜爱.可是很多优等生其实过得并不像人们看上去的那么轻松愉悦.  相似文献   

19.
认识味觉     
味觉是呈味物质作用于味觉感受器官——味蕾所产生的信号,通过味觉神经纤维传至大脑的神经中枢并经大脑分析而产生的化学感觉,包括咸、酸、甜、苦及鲜5种基本味感。为了更好地认识味觉,本文对味蕾的分布和形态结构、味蕾细胞的分型、味觉信号的转导和味受体、味乳头及其味蕾的发育等有关味觉方面的知识及研究进展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鲜味的秘密     
正古人说味,常常讲酸、甘、咸、辛、苦五味,然而,"鲜"却是老食客们品鉴食物时常用的字眼,他们褒奖一道美食,说:"很鲜!"却几乎从不说很咸、很辣、很苦、很酸,而事实上,这道美食很可能就是偏咸、偏酸、偏辣、偏甜或偏苦的。究竟怎样才算"鲜"?这似乎很难描述,好像"鲜"成了五味之外的第六味。但根据常识,"鲜"味似乎又不能从五味中独立出来。醋是酸的,地道的镇江醋却很鲜;荔枝入口是甜的,我们却赞赏它的鲜;春笋是微微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