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王一帆 《文教资料》2012,(15):176-177
高校党课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以及确立马克思主义坚定信念方面具有重要优势,对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汲取中国传统文化养分,丰富高校党课教学内涵,是高校党务工作者应有的作为。  相似文献   

2.
高校的大学生党课教育是高校党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党课教学对于培养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意义重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目前高校大学生党课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长春中医药大学积极探索提高大学生党课教学效果的途径和方法,切实增强党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自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自媒体使大学生暴露于多元价值观冲击下,专业课思政成为高校的迫切要求。另一方面,自媒体给高校专业课思政带来范式变革的契机。自媒体促进网络化协同化的思政话语主体、针对化开放化的思政话语内容、可视化亲切化的思政话语言说方式、多覆盖多互动的思政话语传播的建构变革,对于高校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提升主流话语权和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校党课是高校培训广大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重要渠道,它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政治上合格的优秀人才的重任。所以,如何有效提高高校党课教学实效,成为我们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而党课审美化教学则为我们提供了答案。从党课教师审美意识的提升,党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来实施党课的审美化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吸取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从而使党课教学达到“寓教于乐”的审美境界,切实提高党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现实要求。全面准确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核心要义是融入焦点,必须聚焦党的二十大主题、新时代十年变革及里程碑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使命任务、社会主义建设重大部署。在融入路径上,紧密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抓准“嵌入式”融点;注重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育时代新人为主线,把准“并联式”融线;重点把握从报告体系到教学体系、从报告逻辑到教学逻辑、从报告话语到教学话语的转化,铺准“全面式”融面。在由点到线再到面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使党的二十大精神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6.
发展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基层党建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项工作中,党课教学尤为重要。提升党课授课质量,首先要把党课教学与政治课教学相区分,提升党课教学的高度。引导大学生对党课的态度取向是提升党课质量的前提,党课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党课课后讨论是提升党课质量的有效途径,活用多媒体技术是提升党课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空间与话语体系紧密相连的一种努力尝试。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实践性的唯物史观为逻辑起点,以无产阶级的代言人身份为内在动力,以指导中国社会发展实践为逻辑目标,理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进程,对于能否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实践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基本方法论。实践方法论要求以实践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话语符号、话语空间、话语过程和话语机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的形成过程中,我们曾经以劳动方法论来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形成了以劳动哲学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曾经以生产方法论来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形成了以生产哲学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曾经以生存方法论来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形成了以生存哲学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从劳动方法论到生产方法论再到生存方法论,见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方法论的自觉过程。  相似文献   

9.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政课话语建设是新媒体背景下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的要求,也是国内体制转型以及各种社会思潮影响下思政课坚守阵地的举措。马克思主义话语、价值观教育话语、传统文化话语、时代生活话语以及新媒体话语是思政课话语建设的五大重要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政课话语建设的理论指南。推动思政课话语建设,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政课这五个方面的话语建设,使高校思政课话语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更具魅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由理论的抽象转化为理论的具体,进而转化为社会各群体成员的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应强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话语内容,创新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形式,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网络建设,努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