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城市体育元素已成为城市品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品牌营销的重要手段,梳理城市体育元素对城市品牌识别和建构的作用,对促进城市发展和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为此,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研究了当前世界部分城市开发与建设通过城市体育元素促进城市品牌识别和建构的实践经验,探讨城市体育元素在城市品牌识别和建构中的作用。研究认为,城市体育元素对于城市品牌识别的作用在于:融入城市品牌识别系统,凝练凸显城市品牌的个性特征,通过突出城市理念识别、展示城市视觉识别、重塑城市行为识别、体现城市地缘识别、形塑城市人文识别和建构城市制度识别6个维度来建构独特的城市品牌识别系统,实现城市品牌标识度的提升;对于城市品牌建构的作用在于:从城市品牌主张升级、品牌形象升级、品牌传播升级和品牌体验升级这4个方面推进城市品牌的建构与战略升级,彰显城市品牌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南昌、武汉、郑州3市是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其体育健身俱乐部品牌发展具有中部城市健身行业发展的典型特征。因此,以3市36家体育健身俱乐部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我国中部城市体育健身俱乐部品牌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实施品牌促进策略。结果表明,客观环境、品牌管理、营销手段、产品个性特点、消费者个性特征及生活方式等是影响体育健身俱乐部品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建议政府积极加强市场引导,采取扶持政策;品牌经营者要树立品牌意识,以消费者为中心,进行市场细分,注重品牌个性与创新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3.
体育运动与城市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城市体育品牌塑造是经营城市理念的延伸,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品牌塑造理论为基础,从城市体育品牌及其塑造的涵义、过程和策略三个方面论述了城市体育品牌塑造。研究表明:城市体育品牌塑造包括内外部环境考察、城市体育品牌的定位、设计、营销和管理五个环节,可采取优化城市体育品牌塑造环境,成立城市体育品牌塑造管理机构,培养城市体育品牌管理专业人才,推广和传播城市体育文化四个方面的塑造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迅速发展,各级城市都在积极打造自己独特的城市形象。“体育城市”这一全新概念的提出,对发掘城市体育文化资本、塑造城市的体育特色、开展城市营销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运用现代文化社会学关于城市化、城市文化资本、城市形象、城市经营等科学理论观点,对体育城市的文化资本、体育城市形象、体育城市经营和品牌营销的发展战略等进行了解读,以期为体育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论城市体育品牌及广州城市体育品牌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文献研究为主要方法,以品牌的定义为逻辑开端,重点研究城市体育品牌.阐述城市体育品牌与城市品牌的关系,城市体育品牌的界定、基本特征及其意义等.以广州市的羽毛球运动为例,探讨城市体育品牌确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从建立城市体育学的缘由、基础、内容等视角,就建立城市体育学进行了论证。研究认为:不断完善的城市学学科建设产生了城市体育学发展的土壤,城市跨越式发展带来的问题为建立城市体育学提供了可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效应发挥奠定了城市体育学的建立基础;快速发展的和谐城市与城市体育为建立城市体育学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迅速崛起的城市经济与体育产业为建立城市体育学提供了殷实的经济基础,逐渐兴盛的城市品牌与体育特色为建立城市体育学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城市体育学基本理论研究是城市体育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城市与体育本质关系和城市体育系统内部关系研究是对城市体育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延伸,是指导城市体育建设与发展的应用理论。  相似文献   

7.
资源枯竭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然过程,转型发展也是资源型城市再生的必然路径,而随着国内外城市体育营销的兴起,引发了人们对城市转型与体育营销的思考。以黄石市城市体育营销为个案,对黄石市城市体育营销的时代背景、实施战略、经验启示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资源型城市应结合城市定位,理性选择城市体育营销;制定整体战略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发掘城市资源,整合利用,打造城市体育品牌;注重提高营销能力;城市体育营销要致力于优化城市内生发展等策略。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城市体育品牌的涵义,分析"运动天堂·舟山"城市体育品牌发展的现状与海岛城市发展状况。研究表明:"运动天堂·舟山"城市体育品牌的形成,加快了海岛渔村城市化进程,增加了海岛居民就业机会,有利于海岛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各种"流量"的交汇、融合,促进海岛城市的交流与发展,加快海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城市间竞争性差异;使具有海洋特色的体育文化和全民健身运动得到了发展。同时,也破坏了海岛绿化和海洋生态环境及加重海岛城市污染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体育文化对城市品牌建设促进为视角,结合文化价值、品牌形成、品牌价值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从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学、休闲学等多学科角度探讨体育文化与城市品牌建设协同发展的有效形式,深入认识城市体育文化品牌价值形成的内在机制,为进一步有效、合理、长远的发展体育文化,以及更好地推动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品牌化进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城市青少年实物性体育消费品品牌的拥有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目的在于为企业、商家扩大品牌知名度,正确设计体育消费品的品牌个性和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探讨90后年轻人对“李宁”服饰品牌消费认知和消费行为状态,有利于从现实角度厘清国产体育品牌目前处于市场低迷原因。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以223名被调查者问卷统计数值为依据,结合部分消费者访谈的资料,分析出“李宁”服饰作为国产品牌在90后消费者中具有较高认知度,他们对“李宁”的消费属于品质和时尚结合型,而目前“李宁”的产品在时尚元素和产品科技水平等方面,距离90后消费者要求存在距离。建议“李宁”团队在产品设计上更多研究90后消费需要和审美心理,同时建议应和国外品牌差异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市体育营销越来越成为提升城市影响力和形象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很多城市体育馆在城市体育营销中的重要作用并未显现出来,尤其是品牌价值创建与培植令人担忧。本文选取的湖北省黄石市有着成功的城市体育营销经验和实例,黄石体育馆更是该市的标志性建筑,其品牌价值的创建与培植值得学习和借鉴,笔者正基于此,对黄石体育馆的品牌价值创建与培植进行了初探,同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赛事品牌形象塑造是检验上海办赛质量和推进国际体育赛事之都建设的必然要求。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纵向回顾了上海赛事品牌形象建设的发展历程,横向借鉴了其他城市的经验,从而归纳上海赛事品牌形象建设的特征及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上海赛事品牌形象建设的对策建议:强化品牌意识,科学合理地推进上海赛事的品牌定位;加强视觉设计,提升上海赛事品牌的识别度和美誉度;优化品牌认证,构建上海赛事品牌整合营销传播体系;强化产权、有效运作,开展上海赛事无形资产保护专项行动等。  相似文献   

14.
在后工业化时期,城市品牌形象对城市发展越来越重要,而竞技体育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品牌形象。本文借助网络计量学的相关知识,利用网络知名度衡量足球俱乐部对所在城市的影响,以英超强队城市为例,分析了球队对所在城市的影响因子,并对相对知名度和足球城市体系的规模作了相关分析,从而从实证的角度论证了中小城市在网络知名度方面有着相对更大的影响因子;引中的结论是:城市竞技体育在一个地域体系中其影响力的边际效应会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钮力书  冯伟 《体育学刊》2011,18(3):78-82
对我国晋江市运动品牌企业近30年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梳理。"从仿造和贴牌到自主品牌,而今正迈着资本运营的步伐。"总结了在营销战略和销售模式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明星代言+央视广告+赛事赞助"整合营销确保了品牌的有效传播;初创阶段选择了批发的销售方式,发展阶段采取了"专卖、连锁",而"网络直销"不仅迎合了时代需求,而且符合企业发展节拍。不久将来,晋江必将成为世界运动品牌基地,将形成一大批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运动品牌企业,并以技术创新引导消费新潮流。同时提出必须提前做好长远战略规划,把握市场规律,引导消费潮流,创造消费增长点;不断提高集群竞争力,加强集群内产业链建设,实现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6.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globalization, the impact of sports industrialization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hot spo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s events and urban development, which lies at the core of sports industrialization, is receiving growing attention from researchers. Existing studies have looked primarily at the direct economic benefits. However, it is the brand elements, condensed in core value, that are actually the source of the general competitiveness in terms of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long-term intangible assets. Sporting events have a very special meaning and impact in terms of moulding city brands and building urban awareness. They enable cities to acquire resources and build momentum for continued development. Some examples of this include acquiring better basic facilities and an enhanced urban environment; increased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industries; publicity and promotion of city brands; greater urban renown, tourism, and investment; and formation of an urban sports culture. However, maximizing the promotion benefits requires integrating the common elements that exist between the sports event and the host city, namely the coherence points in co-branded marketing.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volu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ing events and host cities, and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the integration of common elements and match the integrating elements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co-branding.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体育营销对品牌的影响,分析了体育营销的若干理念问题,提出了打造中国体育品牌的策略,即应组建大型企业集团,优化管理模式;把体育文化与品牌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营中国品牌的独特价值等,旨在为中国体育品牌走向世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辨析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的关系,对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总体现状作出分析,从中筛选出8个典型的产业集群进行区域品牌的重点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经历了区域产品、区域认知、区域美誉和区域文化4个阶段;区域品牌存在市场集中度低、知名品牌缺乏、品牌经营费用投入增速缓慢、产品官传方式单一、品牌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因此,在区域品牌建设路径上,首先应当全力打造龙头企业,大力实施名牌战略,不断加快体育产业园区建设,最终打造区域联动下的共同区域性品牌.  相似文献   

19.
发展文化体育产业,是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对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都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全国著名的教育之乡—南通为例,通过对南通体育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出制约南通体育产业发展的诸多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充分利用南通的体育资源,发展体育产业的对策思路,诸如:政府制定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利用奥运冠军效应,鼓励体育企业品牌化发展,提升产业的竞争力;推进体育产业一体化进程;大力培养体育市场管理人才等,从而推动南通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体育赛事品牌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无形资产,是体育赛事自身文化、精神内涵与品牌符号或其他标识的结合。从组织、标识、产品服务以及人格等多维度视角对体育赛事品牌进行再解读,可以看出它包含了组织视角下的区隔标志或符号、赞助商视角下营销利益、消费者视角下的认知与形象以及体育赛事参与者视角下的人格形象等内容。基于体育赛事的载体性,体育赛事品牌应定性为特殊标志,同时构建以特殊保护的立法保护为主,商标权、商品化权的司法保护为辅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方可为其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