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私人小汽车的拥有量飞速增长,加上原有配建停车位规划指标普遍落后(偏低);很多购物中心、酒家及机关单位未配置停车场;部分公共停车场被挪作他用;停车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和管理实施不严格,无法保证停车场经营者的利益等种种原因,使得小汽车进入家庭与旧城区停车设施不足之间的矛盾加剧了旧城停车难的状况,造成车辆乱停乱放或占道停车,严重影响了路面车辆的正常行驶。同时,影响人们生活质素的提高。因此,如何用更科学、更合理的方法,预测停车需求、分配停车位、挖掘停车潜力、确定停车方式、落实停车场(位)的布…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信息》2014,(5):148-148
在智慧城市中.智慧交通占有重要地位。停车作为交通中重要的环节.深刻影响着城市的管理与市民的生活。传统的城市交通管理模式,已经难以解决人口剧增、出行量暴涨、私人汽车快速增加、城市交通日益拥堵等痼疾顽症.仅靠增建道路,已经缓解不了交通需求与交通设施供给的尖锐矛盾。智慧停车作为智慧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探索解决目前城市停车难的问题。本书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可作为全国各省、市、区城市停车管理部门的参考,也可作为停车管理相关企业和个人的工具书。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人小汽车的数量急剧增加,行路难、停车难已成为世界各大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城市停车问题已经比较严重地暴露出来,已经严重影响了城区的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通过调研,并借鉴国内外一些城市的经验,我对如何解决停车难做了一点思考。尽管在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规划中或多或少地涉及了停车场,但由于有关停车场的基础资料十分缺乏,也就谈不上科学合理的停车场规划。致使某些停车场的停车泊位供不应求,而某些停车场库使用率极低,泊位空闲严重。路边停车带的设置未能与路外停车场的布局相结合。由于路内合法停车位比例过高,客观上造成路外公共停车位的大量闲置。针对于这种情况,我设计了一款辅助停车装置,该装置设计采用的是在车底增加四个车轮将爱车通过所在轮上的液压泵将爱车提升至脱离地面的方式,借助汽车车架槽钢的结构,和液压泵的液压的原理将爱车提升起来,通过手中的摇柄控制,操作简单稳定,性能优越,方便停车。  相似文献   

4.
最近,有机会去了东南亚的两个城市:曼谷和新加坡。这两个城市的交通状况正好相反。曼谷以发展私人交通(即小汽车和摩托车)为主,新加坡以地铁和公共汽车为主。两种政策导致两种结果,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5.
一、概况截止2003年底,杭州市区(不含萧山、余杭区)共有道路1968条,总长1024.17公里,总面积1433.33万平方米,路面的主要结构层为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两种。目前,城市道路网络总体容量还不大,在机动车拥有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大城市的情况下,交通拥挤矛盾较为突出。随着经济增长、城市拓展,尤其是小汽车进入家庭,道路系统将面临更为巨大的压力。城市交通量的迅猛增长,造成了市区大部分道路都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加上部分道路因建设年代较长,道路老化严重,路面结构不符合现在荷载的设计要求,使得道路服务能力急剧下降。根据2003年度对市区42…  相似文献   

6.
澳门之最     
澳门——世界上汽车密度、人均拥有汽车最多的城市由于澳门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汽车的拥有量相当高。据说,整个澳门约有56000多辆汽车(多为小汽车),平均9人有1辆。这些汽车统统集中在总长约近百公里的街道上行驶,平均每公里道路上有560辆,这个密度也为世界之最。再加上澳门道路狭窄,停车场少,不得不在马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外公交政策分析,认为欠发达地区城市交通发展基本战略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引导人们合理的出行方式,削弱小汽车在城市中心区的使用.在私人小汽车交通大发展之前巩固公共交通主导地位,为交通需求调控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外公交政策分析,认为欠发达地区城市交通发展基本战略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引导人们合理的出行方式,削弱小汽车在城市中心区的使用。在私人小汽车交通大发展之前巩固公共交通主导地位,为交通需求调控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藏书家轶事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藏书具有悠久的历史。据有关资料统计,从汉代到清末的两千多年间,我国共出版典籍18万部计236万多卷,流传至今的约七八万部。这些书籍得以保存下来,除了官府重视图书的整理和收藏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历代都出现了一大批私人藏书家。在我国历史上由于战争经年不断,官府的藏书常因战火和灾难而毁;而私人藏书家对书籍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一旦爱上,往往倾尽毕生心血,惨淡经营。因此,私人藏书家在保存珍贵版本图籍、传播祖国文化方面,有官府不可取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概述 城市建设的加速与私人汽车数量的激增,使得城市中心地区停车需求与停车位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导致路边停车的出现并带来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在深入分析了路边停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路边立体停车设施设计方案。对改善城市交通秩序及环境质量、缓解日益突出的停车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用以分析北京市私人载客小型和微型汽车的发展情况。首先,将模型细分为人口、经济、私人载客小汽车三个子模块,通过收入分布和汽车的年度使用成本预测私人汽车的拥有情况。其次,根据模型的模拟结果对2000年-2020年的车辆数量、车辆年龄、新车销量、车辆报废与淘汰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情景分析模拟出不同政策下北京市私人载客小型和微型汽车的不同发展趋势,进一步探讨了了今后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美国建筑师和规划学者莫什·萨夫迪是一个童心未泯的学者,在他所撰写的《后汽车时代的城市》一书中,不厌其烦地谈到他的医治汽车城市世界性疾温的良方,他称之为“通用车”系统。萨夫迪受北欧城市公共自行车体系的启发,幻想建立一套公共私人交通系统“通用小汽车可以从储存库中获得——像取机场的行李那样在一个队伍的前端,用一种通行卡取得——然后,想用多久都可以,而帐单会自动记录下使用的时间和里程”,最有意思的是当我们到一个地方下车,又要在另一个地方继续开车时,整个过程完全不必考虑停车、绕道和取车的麻烦,“我们可以把车放在A点而成为步行者,几个小时后,在我们准备走时可以从B点取到一辆新生”。答案真的这么简单吗,大概连萨夫迪自己也明白,这只是一个好玩的想法而已。  相似文献   

13.
随着小汽车的不断增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提出了一种可行的解决对策——建立乘车换乘系统和停车换乘系统,将私人交通方式过渡到公共交通方式上来,可有效减少进入城市市区的交通量,缓解交通压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小汽车的不断增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提出了一种可行的解决对策——建立乘车换乘系统和停车换乘系统,将私人交通方式过渡到公共交通方式上来,可有效减少进入城市市区的交通量,缓解交通压力。  相似文献   

15.
介绍轨道交通换乘的概念,提出轨道交通之间换乘应遵循的原则,进而重点分析轨道交通与出租车、私人小汽车、自行车和行人这四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最后建议在线网规划及设计的全过程中应该把换乘站的研究设置和换乘方式的选择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6.
在元胞自动机Na Sch交通流模型的基础上,针对有路内停车带的单向单车道路段提出交通流的能耗公式,并数值模拟周期边界条件下道路上待停车辆的比例系数、路内停车行为造成对后车的阻碍时间和正在停车车辆的位置对道路交通流能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待停车辆的比例系数越大、路内停车行为造成对后车的阻碍时间越长,道路上交通流的能耗值就越小,对应的流量和平均速度也越小,交通堵塞现象就越明显;而正在停车车辆的位置对交通流能耗并没有明显影响,对流量和平均速度也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作为配建停车和公共停车场的补充,路内停车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大量的停车巡航行为对于个人和停车系统而言都是一种效率损失,并且造成加重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论文基于路内停车行为的特征,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分析影响路内停车的因素,最后分析了沈阳市停车管理政策的利弊,为进一步提升停车管理效率、实现停车资源的合理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适时解决住宅小区内部自行车及机动车辆包括居民私人小汽车的有序停放,是当代小区规划设计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本文根据当今社会的发展,通过对住宅小区的调查了解,进行了住宅小区自行车及机动车辆设置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鉴于工业发达国家交通、污染和能源问题的日益严重,我们必须倡导具有中国特点的节能的生活方式:即不能大量发展私人小汽车,也要限制摩托车的进口和生产。这样,自行车将成为我国城乡广大群众短途交通的重要代步工具,在城乡有着广阔的市场。我国自行车工业的发展,对满足人民需要,扩大货币回笼,增加出口,为国家积累资金都有重大作用。因此,我国自行车工业发展很快,据不完全统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都存在停车位供需不平衡问题。特别是城市商业中心区,因停车位总量供应不足,造成的停车难、交通拥堵等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文章以呼和浩特市中心商业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调研获得各中心商业区停车位数量,综合考虑停车周转率、利用率、价格因素、服务水平等对停车需求的影响,对实际周转率模型加以改进,构建了供给需求预测模型,测算得到各中心商业区高峰小时停车需求量。并结合未来10年个人机动车保有量预测数据,通过交通发生吸引量停车需求预测模型,测算得到规划年中心商业区停车需求量。结果表明:供给需求模型测算得出目前高峰小时停车需求量为40 545个;根据交通发生吸引量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得到规划年中心商业区的停车需求量为89 748个;现状停车位共8 244个,停车供给严重不足,目前需增加车位32 301个,规划年还需增加81 504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