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少云  陈凡 《湖北教育》2005,(11):63-63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老师要给所有学生以关爱,用赏识的眼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把优点放大;对学生的优点和睦处.始终怀着一颗欣赏和赞美之心,用赏识的目光为孩子提供梦想成真的自信和拼搏的激情.这就是师爱。  相似文献   

2.
朱建梅 《生活教育》2014,(15):111-112
从教已近三十年,身为幼教工作者,懂幼儿到底有多少?给幼儿的爱有多少?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教育需要教师充满热情地看待所有孩子的一切言行,像孙瑞雪一样欣赏孩子,总以全新的角度、欣喜的眼光、惊讶的态度看待孩子的每一个言行,发掘孩子新的内心世界,一步步走近儿童的心灵。  相似文献   

3.
王亦君 《宁夏教育》2012,(11):64-64
爱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是教育的动力和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瞿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现代教育学认为,学生智力发展的前提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教师只有倾注全部感情和爱心才能拨动。教师对学生的爱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上,甚至每一个细节中。  相似文献   

4.
一、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 教师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爱学生,有时就如慈母,充满舐犊之情,有时犹如严父,爱之深责之切。尊师与爱生是相互对立的矛盾统一体,二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教师只有真诚地去关爱学生,公正地评价学生,才能反过来得到学生真心的尊敬和爱戴。  相似文献   

5.
哲人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赏识。"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赏识,而教师对学生的赞美,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一、对学生一视同仁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同样,爱优秀的学生教师都能够轻而易举地做到,但是爱学困生就未必能够做到。现代化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而恰当的赏识和鼓励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笔者的做法是:观察每一个学生的  相似文献   

6.
爱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情感,有着多重的含义。在日常生活里,通常指人际间的爱,因为其为情感之首位,所以爱一直是文学、艺术中普遍的主题。在教育中也是一样,爱是教师实施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关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关爱,关爱是教育的终极意义和归宿。台湾辅仁大学杨茂秀先生认为:教师这一行,最根本的良心不是教学之心,  相似文献   

7.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儿童对于教师给予的好感,反应是很灵敏的,他们会用爱来报答教师的爱。”所以,学生在被关爱的同时,也会爱他们的学校,爱他们的老师,爱他们的集体。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先后之别,所以,班主任教师要以成长的眼光、发展的理念来看待学生和对待自己的工作。不仅要培养高学历的人才,更要培养很多的普通劳动者,  相似文献   

8.
<正>教师应用博大的胸怀去关爱每一位学生,时常对学生倾注爱心,让爱的细流滋润每一个孩子,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地成长。一、关爱每位学生班级管理要以爱为出发点。班主任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之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  相似文献   

9.
爱的艺术     
刘飞 《快乐阅读》2013,(12):125
教育杠杆的支点在"爱"字上,关爱学生是每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正象高尔基所说:"不爱孩子,就不配教育孩子。"人们赞美教师,是因为除了他们的奉献精神外,还能毫无保留地关爱自己的学生。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民族的未来,一代代人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的继承者。爱学生,就是教师对祖国之爱,对未来之爱、对民族之爱的高度体现。  相似文献   

10.
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为他做什么,他都觉得是理所当然,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太缺少感恩之心了.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重视感恩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如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要使学生从家庭、社会开始,学会尊重他人.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经常怀着感恩的心,才会心地坦荡、胸怀宽阔,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笔者以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和重点,引导学生懂得爱、珍惜爱、回报爱,从而促进了学生的道德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尊重,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教育也是一种宽容,不懂得宽容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发展中的个体。我们要以一颗平常心、用一种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缺点,学会去宽  相似文献   

12.
没有尊重就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教育是育人的事业,每一位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学生只有受到尊重与关爱才会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我们所述的尊重就是一种道德关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他们的内驱力,需要从尊重与关爱开始。  相似文献   

13.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一个好教师最朴素的教育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以自身榜样影响学生,以宽容与欣赏的态度对待学生,  相似文献   

14.
许乃文 《教师》2019,(4):1-1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的教育将会使教学枯燥,像山泉枯竭一样。”我们每天面对的是十来岁的孩子,他们在心智、情感上嗷嗷待哺,纯洁细嫩的心也需要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每个学生都是美丽的花苞,需要教师精心呵护、倾注满满的爱才能够茁壮成长。“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便不能为师。作为教师,要用爱来经营教学,用爱教育学生。刚接手的班里,有个女生,高高的个儿,眼睛大大的,穿着朴素干净,扎着马尾辫,看上去很文静。  相似文献   

15.
现代意义上的"绿色",不仅仅是一种生命的颜色,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人文精神的象征。我们要让"绿色"来诗化课堂,让课堂充满着浓浓的绿意。一、关爱学生,让学生的生命完满充盈地展开爱心是构建绿色课堂的基础,教师要以一颗热爱学生之心,走近学生、关爱学生,努力构建一个充满爱心的语文课堂环境,让学生把天性中最优美、最灵性的东西发挥出  相似文献   

16.
<正>低年级教学管理是辛苦的、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同时又充满了育人的科学。它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健康成长,甚至影响着孩子一生的生活道路。多年教学实践告诉我,要成为一位合格的低年级教师,就需要关心每一个孩子,做孩子们的知心朋友,把无私的爱奉献于学生。正如习主席在2014年教师节讲话中说的那样:"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因为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我们应认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多年对班级管理的工作,作者认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要用滚热的爱心感化他们,关爱他们,让"爱"成为班主任工作的一个主题。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要把生命之火,赤诚的心、真挚的爱全部献给学生,用自己的生命之火点燃学生的生命之火,用自己赤诚的心赢得学生的心。  相似文献   

18.
教师工作,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是一份充满收获和快乐的职业。班主任是沟通学校和家长的纽带,是学生的朋友。如何搞好学生教育,把一切处理得恰到好处,带领全班同学努力进步,做一名快乐的班主任,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一、从师生的相互关爱中获得快乐教育的核心在于一个"爱"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除了关爱,你还要经常让孩子的心灵受感动。老师要关爱学生,同时,要让你所爱的学生也爱你。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宽容伴随着孩子,他坚韧不拔;认可伴随着孩子,他爱心常在;鼓励伴随着孩子,他信心日增;友善伴随着孩子,他看见撒向人间的都是爱;赏识伴随着孩子,他明白人生终当一搏。在教育与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要以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尊重每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作为教师,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孩子,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这个职业确实存在着特殊性。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单纯而美好的心灵,我们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怀有一颗饱含爱的心,并将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我们才能胜任这份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