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乃鹏 《家长》2011,(1):43-43
鲁迅先生说过,塑造孩子,最重要的是塑造孩子的心灵。孩子的心灵犹如一张白纸,等待着父母去描绘。为人父母者,请牢记: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善良的心,就等于给了他一个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家庭是儿童最初的和经常生活的环境,是儿童成长的安乐窝,父母是儿童最先交往和最多的成年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孩子健康体魄的抚育者,又是孩子智力的开发者,还应是孩子优秀品质的熏陶者和美好心灵的塑造者.现就家庭教育和谐对孩子影响的重要性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培养合格人才。塑造美好心灵是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出色地完成任务必须三者形成合力。“养不教,父之过”。一句流传了上千年的名言,简单明了的道出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因为孩子出世大都在父母身边,父母自然的成了他们的第一位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样板。即使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大部分时问仍然在家庭这个小环境中度过。因此。家庭对孩子的性格、志趣、情操、学业、品德、体魄的影响以至对孩子将来选择职业、对待婚姻恋爱以及组织问题的解决其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4.
作为家长的您,对孩子的"创举",是褒奖有加还是熟视无睹?对孩子的劣迹(不良习惯),是循循善诱还是横加指责?"蜜语"和"规矩"在父母教育孩子过程中都必不可少,无论是对孩子赞赏还是责罚,最重要的原则是:让孩子感受父母满满的爱!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离婚率的日益上升 ,我国离异家庭的孩子也越来越多。父母的离异给孩子稚嫩的心灵铸成了难以名状的伤痛 ,严重影响了孩子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笔者在这里仅就对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策略谈一些粗浅的看法。1.离异后的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及其责任。首先 ,离异父母对离异后的子女教养问题应有个正确的认识。孩子是无辜的 ,无论夫妻间有什么恩恩怨怨 ,对孩子的教养和责任是自始至终 ,合乎情理的。有了正确认识后 ,在处理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时就会得当 ,从而使孩子受创伤的心灵有所慰藉。其次 ,父母间应尽可能地达成较为一致的、具体合理的教养…  相似文献   

6.
孩子成长期间,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不是老师不是朋友,是孩子的父母,正所谓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自己的父母,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自己的家庭。对于学前阶段的学生,家庭是他们最重要的教育场所,父母也是他们最好的老师,这个阶段的学生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这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也决定着孩子今后的个性发展,孩子的习惯以及学习态度的养成与父母的教导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分析了家庭教育的缺失对问题学生造成的影响,家庭是对学生教育的重要场所,父母也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一定要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给孩子多一些关心与爱护,同时也要减少对孩子的溺爱,做到松弛有度。  相似文献   

8.
俞雪芽 《家长》2012,(11):28-30
不要认为缺少父母一方的爱已经对孩子造成伤害了,就对孩子百依百顺。肆意放纵,这样只会促成孩子心理和行为上的偏差。只有爱和尊重才能治愈孩子心灵的创伤。  相似文献   

9.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与孩子相处时间最长、最亲密的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个性塑造、智力发展和价值取向等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  相似文献   

10.
父母,用双手托起太阳,用心灵塑造明天。在孩子的教育中,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是第一股春风,第一滴雨露,第一缕阳光。孩子高尚的品德,聪明的头脑,强健的体魄,美好的心灵,勤劳的习惯等,都源于家教,源于父母。  相似文献   

11.
提及孩子的性教育,通常是父母在发现孩子有这样或那样的与性有关的行为问题时,才开始真正关注孩子的性教育。研究表明,父母在孩子的性意识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绝大多数有性行为发展问题的孩子多与父母对孩子的性教育有关,那么怎样才算是好的性教育呢?遇到孩子性教育中的问题,父母应该怎么做呢?首先,父母要树立性别平等的价值观念不管是女孩还是男孩都一样,父母尤其不要有“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假若孩子的性别与父母的期望有冲突,父母不要固执地、一厢情愿地按照自己对孩子的性别期望去塑造孩子的性别特征,否则容易造成孩子…  相似文献   

12.
父母怎样对孩子说话是一门艺术。大人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都直接影响着孩子对自己、他人和世界的感受。有时候,父母以为孩子小、不懂事,就忽视自己说话的方式。殊不知,一句不经意的玩笑话、气头上的话,都可能会在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一个永久的伤疤,从而影响其人格的发展。那么,父母应该掌握哪些对孩子说话的艺术呢?哪些话不该随便说出口呢?  相似文献   

13.
柴小玲 《江西教育》2012,(Z3):21+23
从目前社会的实际情况看,家庭教育是一个薄弱的环节。由于以下种种因素的存在,致使当今的家庭教育问题重重:1.父母的言行和脾气。父母的语言对孩子影响最深。很多父母在家里不讲究文明用语,夫妻间经常出言不逊,言语粗俗,对孩子骂不绝口。这些粗俗的语言像病毒一样毒害着孩子纯洁的心灵。有些父母脾气暴躁,性格乖癖,开口便骂,举手便打,孩子常常被吓得胆战心惊,造成了孩子缺乏自信和心理上的阴影。  相似文献   

14.
吴连芹 《宁夏教育》2011,(10):78-78
现在的父母,有的是过于严格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有的是对孩子要求过分宽松,导致孩子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需要家长寻找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电视节目没有等级之分,常常是全家大人孩子一起看一部电视剧,有很多镜头可能根本不适合孩子看。那些少儿不宜的镜头对孩子稚嫩的心灵有什么影响?这些影响到底会带给孩子什么?希望我们对孩子的采访能引起成人的关注,当孩子坐在电视机前的时候,父母们会多些考虑。  相似文献   

16.
相对于挨打,家庭"言语暴力"对孩子的伤害更大.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言语暴力"是一种心灵虐待.它有三种常见形式:父母不愿意搭理孩子,漠视孩子的存在;父母批评过度,对孩子全盘否定;家长威胁恐吓孩子.亲子沟通调查显示,遭受家庭"言语暴力"的学生不光是"差生",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也常常遭受到家庭"言语暴力"的侵害.  相似文献   

17.
《父母必读》2009,(5):138-138
父母有多爱孩子,孩子就有多爱父母。在孩子心灵的深处,一直由父母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只是父母常常不知道而已。人们通常会把父母的父母叫做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但是也有例外,套用一种国外的说法就是:孩子是父母的父母!  相似文献   

18.
社会、学校、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主要场所,家庭作为孩子重要以及时间最长的生活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无可比拟的作用。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首要因素。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孩子的很多行为与心理是在父母的熏染下形成的。和睦的家庭给他们带来的是身体和心灵上的快乐。而不良的家庭环境则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通过几个简单的案例分析不良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信息总汇     
一些父母自觉或不自觉地制造精神垃圾,侵蚀、毒害孩子纯洁的心灵,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一、在家里出言不逊,言语粗俗,对孩子骂不绝口。二、孩子是父母坏脾气和坏性格的受害者,被父母的大发雷霆吓得胆战心惊。三、夫妻关系不融洽,势必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四、父母懒散、贪睡、不讲卫生等不良习惯让孩子看在眼里,学到身上。五、  相似文献   

20.
<正>家庭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父母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个性、品质和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最大功能,将孩子培养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