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韩振亮 《新闻传播》2009,(8):101-101
影视人类学是一门以人类学研究中影视手段的应用方式以及表现形式为研究对象.探讨影视的手段在人类文化研究中的功能、性质、应用规律,以及人类学影片的特征、分类和制作方法的人类学的分支学科。人类学影片在表现形式上是对文本人类学的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2.
刘守华 《文化遗产》2015,(3):135-137,158,159
《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走过了不平凡的十年历程。它在非遗保护的热潮中应运而生,也是中国民间文艺学新发展态势的反映。其丰富多彩、贴近地方和民族语境的鲜活特色,在人类文化宝库中别具风采,为展现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发展开设了一扇独特的学术文化窗口。  相似文献   

3.
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人类各民族创造的文化,以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使用考古学、人种志、人种学、民俗  相似文献   

4.
作为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影视人类学主要研究的是民族文化的视觉表达形式。影视与人类学的结合,不仅是对人类文化的记录和保存,同时也是对人类文化的一种再现和阐释。本文运用影视人类学的相关知识来分析记录中国秦岭山脉深处农村婚嫁习俗的纪录片《婚事》,解读其所蕴含的影视人类学的表现内容与创作手法,以及充满影视人类学的影像语言。  相似文献   

5.
没有后门的教室——人类学随谈录王铭铭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近些年来,国内学科本土化的探讨不断在社会学、人类学界出现,形成一股热潮。李亦园先生曾指出,一个学科研究的本土化或本国化,不但应该包括研究的内容要本地化、本国化,而且更重要的是也要在研究的方法上、观念上与理论上表现出本国文化的特性,而其最终的目的仍是在建构可以适合全人类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行为与文化理论。(?)在人类学界,我们看到。费孝通先生从村庄到小城镇、再从小城镇到大区域的研究策略为研究方法本土  相似文献   

6.
孙莉 《新闻通讯》2009,(5):35-36
在国外,纪录片是随着电影一起诞生的。而人类学几乎是在纪录片出现的同时,就把摄影术引进了自己的学科研究中来。由此可见,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很早的渊源。人类学纪录片正是在此基础上产生,并成为一个独立片种的。同时,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影视人类学也就此诞生。事实上,除了人类学片这个中介外,在世界历史上以及中国的特殊国情中,人类学的学科视野对于一般纪录片的创作同样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杨成志的博物馆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成志先生(1902-1991)是中国现代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的早期开拓者之一,他在推动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发展的同时,还致力于博物馆建设和理论研究。其博物馆思想既有保存、展示民族文化,实现民众教育的现实考虑;又有建立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研究"实验室"的学术理论关怀。  相似文献   

8.
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本质上要求讲好“属于世界的中国故事”,实现文明互鉴。基于互嵌混融视角,研究中国故事实现文化传播破壁的可行出路,即挖掘“人类故事母题”的题材串联人类共通性,用“互文拼贴”的符号嵌合接口消解文化障碍,以视觉影像为主要载体跨越文化鸿沟,并坚持“个人优先”的“个体叙事”打破国际舆论壁垒等。这一推动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地异质文化互嵌混融、共生互鉴的文化传播通道,有助于提高中国故事全球传播的“多元文化适应力”,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姚珺 《新闻世界》2014,(12):155-156
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同纪录片的创作有许多相通之处。人类学是研究人、人类文化以及人类社会的起源、成长、变迁及进化过程的一门学问。从人类学的视角来分析,纪录片的文化意义主要反映在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促使人类在文化变迁过程中的反思与自省以及内心对“他者”和“他文化”的理解与尊重等方面。人类学的这种整体论视角给纪录片的主题选择及拍摄方法提供了诸多启示,从而使纪录片的文化意义更为深刻。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互联网人类学走过的10年发展历程,是在不同学科交叉和对话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研究问题、方法论和学科意识的过程。回顾中国互联网人类学研究的阶段性面貌,梳理互联网人类学的核心议题、内容范畴、方法和理念,可以发现互联网人类学的研究呈现出三个显著变化:研究成果的数量“由少到多”,研究涉及的学科范围“由窄变宽”,研究方法由“摸着石头过河”到“方法自觉”。面对互联网的流动、变化和互动性,互联网人类学研究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另一方面其核心方法、概念等也与传统学术话语保持连接。中国互联网人类学需要在不同学科、学者的流动与连接之中,以一种更开放包容的姿态去面对未来复杂世界中的变与不变。  相似文献   

11.
影视人类学是运用人类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并用现代影视技术和表现方式,对人类学研究的对象、范围进行科学综合观照的一门新兴边缘性学科。人类学因使用了影视的手段而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使影视人类学成为了人类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给人类学自身的学科发展带来了一场视觉文化的革命。从文化功能上看,人类学影视片具有记录保存文化、阐释文化意蕴、传播交流文化等功能。  相似文献   

12.
法律人类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兴起并发展起来的传统法学和传统人类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结果。也有人说法律人类学是处于法学与人类学两大学科边缘地带的一门学问。早期对于习惯法的研究是基于地理大发现以来欧洲殖民主义的需要[1]8。中国法律人类学的研究始于传入20世纪80年代,但基本上是介绍性研究。随后出现了如高其才、张冠梓、梁治平等学者致力于法律人类学的本土化研究。但是关于蒙古族习惯法的法人类学研究比较滞后,可以说研究成果寥寥无几。而研究探讨蒙古族习惯法的渊源、属性和发展过程及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媒体人类学到底给中国传播研究带来了什么”这一问题入手,首先对“媒体人类学”与“媒介人类学”在表述上的差异进行了说明,然后从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理论视野三个方面对媒体人类学给中国传播研究带来的启示进行了回答。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文作者之一的研究经验(主要是相关的理论表达),对“民族志传播研究”所做的理论进行简要说明,该说明也可以理解为“民族志传播研究”对媒体人类学乃至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学可能的“回馈”。这样的讨论对于更好地理解学科之间的交融与区隔,彰显中国传播研究的自主性,或许均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审美人类学是一个崭新的学科概念,也可以说是一个尚在孕育阶段的学科,它是用美学的概念系统对人类学进行阐发,同时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引入美学领域的一门学科。尽管关于这门学科的概念界定和内涵的确定还在探索阶段,但近几年不少学都自觉不自觉地从事着这一领域的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华夏审美风尚史》、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审美化史》两套多卷本的作都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审美人类学的视角,既有美学方法的分析,又引用了大量人类学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两的结合,在美学研究和人类学研究方面都有了进展,开拓出了一个新的研究境界。  相似文献   

15.
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际遇,着眼传播研究深化的时代需求与未来走向,邵培仁教授新著《媒介地理学新论》展示了迈向关系范式的媒介地理学研究图景与实践价值。根基于communication精神与物质并重的关系意涵,该书锚定媒介与地理互嵌的范畴共同体,重新发现元媒介意义上的传播意蕴;以时空勾连中的“关系转向”立论,将媒介视为“天地人一体与延伸”的关系存在,搭建以“空间、时间、地方、景观、尺度”为核心关系轴的媒介地理学研究框架;以多学科范式的整体式视域融合建立媒介地理学学科范式,具象并回应“人类整体传播学”的问题空间;在天下文明观的坚守中彰显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构的传播学旨趣,释放中华传播思想的科学性与时代性话语创新价值,激活人类实践研究与人类文明创新的媒介地理学想象力。  相似文献   

16.
在相当一个时期中我国民族学界常常视民族学为研究少数民族的学科,民院学报也误以发表研究少数民族的论文就体现了学报民族特色.后来,随着学术的发展,学者们逐渐认识到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中民族学要与国际学术界接轨,人们又发现中国民族学要与相应的国际人类学接轨就发生了问题,在国际学术界是人类学中包括了民族学,而不是中国学术界传统认为的民族学包括人类学,或民族学相当于文化人类学.  相似文献   

17.
"人类学纪录片"包括两个方面——人类学和纪录片,两者密不可分,但它既不等于人类学的传统文字表达方式,也不等同于人们日常熟悉的纪录片。科学性是人类学纪录片概念及学科能够确立的前提条件,在人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主题包括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生物性和文化性  相似文献   

18.
"文化生态"是文化生态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文化生态学是用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而中国档案文化则隶属于档案学范畴.文化生态学是20世纪兴起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是人类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学科.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末电影的发明凝结了很多人的智慧,爱迪生、卢米埃尔兄弟等诸多前人发明电影是为了记录人类创造的历史和文化,抑或是为了给单调乏味的人类生活增添一些乐趣,我们无从了解。而敏锐的人类学家几乎在电影诞生的同时也意识到了这种光与影结合的技术在田野调查、教学研究以及保存异文化模式方面具有文字所无法比拟的表现空间。 本文主要结合西方影视人类学的发展脉络,概略回顾了人类学纪录片在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史,并对一些重点作品进行了分析。对人类学和纪录片这两个源自西方的概念在中国语境的不同解释也作了一番探究。此外还从人类学田野研究的角度阐述了“参与观察”对纪录片创作的意义以及未来人类学纪录片在中国的走向。  相似文献   

20.
传播学本来就是一个博大精深的领域它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多门学科交叉互映共同建构着传播学的发展方向和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