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诗文都属于文学语言,文学语言究竟有没有音韵美?我们认为是有的。文学语言的音韵美,或称诗文声律,就是文学语言的音乐性。这不仅是汉文学语言的特点,而且是世界各种语言进入文学语言所共有的特点。 现在有些人对文学语言的音乐性持否定的态度。最明显的是所谓“现代派”,他们把音韵说成是诗歌的“枷锁”。在文学领域中,诗的音乐性,较诸其它文学形式更突出,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因此,否定诗的语言的音乐性,也就等于否定了一切文学语言的音乐性。 有些人承认诗需要讲求音韵美,散文(prose)(这里指广义的散文,与韵文verse相对而言)则没有什么音乐性可言。因而对于散文的语言美中包含的音乐美,就不去注意。在研究工作和写作方面,都不大注意。其实,文学语言的音乐性既是文学语言的通性之一,散文就不能例外。这一点,在介乎散文与韵文之间的散文诗中,就得到了说明。  相似文献   

2.
文学语言是文章的基本材料,文学语言有其特点.不同特点的语言体现了各式各样的语言美。如散文的语言流畅,小说的语言生动,诗歌的语言凝炼,议论文的语言严谨,说明文的语言朴实.抒情的语言感人等等。美的语言是由普通语言构成的。普通的语言必须进人一定的文学文本和文本中的其他语言构成。并且创造、生成一定审美意味或美学意味的有意味的形式。只有这样,才能由  相似文献   

3.
贾平凹充分发挥自身天赋,灵活运用古典和现代汉语语言,创作出了具有个性色彩的文学语言,形成一套独特的、极具个性化的文学语言风格和文学语言价值观,这是贾平凹对20世纪汉语言文学做出的一大贡献.淡化抒情,朴拙空灵,幽默酣畅,文白夹杂,是贾平凹散文语言风格的重要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4.
朱白清对文章的语言很重视,有一些关于文章语言的独特见解,其中最具个性和独创的是他散文语言的口语化.口语化的艺术语言是朱自清散文创作的一种自觉的审美追求,经过逐步地探索和一步步地努力,形成了一种堪称典范的独具个性的白话文学语言.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苦旅》看余秋雨散文的语言整齐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大胆借鉴非散文文体语言,其散文语言注重节奏的合拍、韵律的谐美、句式的整齐,构成了独特的话语风格、富于变化的整齐美.这是对我国传统文学语言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的区别李满本文所谓文学语言指的是构成文学作品的语言,所谓科学语言指的是构成科学著作的语言。一、文学语言的内向性与科学语言的外向性就语言的指向而言,科学语言是一种外向性的语言,是一种用以表现客观事物之性质、状态及特征的语言。而文学语...  相似文献   

7.
论《论语》语言的美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是文学语言的宝库,它以独特的语言风貌,充分展示出了中国散文语言的文学神韵,有无比巨大的美感效应。体现在文学语言观的美感效应、情境营造的美感效应、形象显现的美感效应、句式设置的美感效应、逻辑思辨的美感效应、生命活力的美感效应。  相似文献   

8.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大胆借鉴非散文文体语言,不仅注重节奏和韵律的和谐,更加注重韵律的整齐,构成了独特的话语风格——富于变化的整齐美。这是对我国传统文学语言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所谓文学语言,是指像小说、散文、剧本以及诗歌等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所使用语言,而英语文学语言除了最基础的"听说读写"能力外,还要求对英语国家的历史、社会、文化,乃至政治与经济都有所研究和了解。为了更深刻和清晰的认识英语文学,本篇论文先是简单介绍了英语文学语言的概况,又具体分析了其主要特点,从而为英语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万美 《今日教育》2009,(7):35-36
幼儿散文是用凝炼、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供幼儿学习的叙事、记人、状物或写景的文学作品。由于它具有语言凝炼、生动、优美,想象境界丰富,修辞手法多样等特点,在组织幼儿学习文学作品时,教师们往往喜欢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的散文作品来组织教学。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散文欣赏是一项相对来说比较难的活动,要组织好幼儿散文赏析活动,教师必须先深入品味文本。  相似文献   

11.
孙淑彦先生是岭南文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散文作家。他在长期的学术研究和讲学中写下的系列性文化散文,容量大、内涵深、品位高,给新时期散文注入了一股强健的生命活力。文章从厚重的历史文化意识、理性思辨色彩、生动的语言表达形式三方面论述孙淑彦散文独特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柳宗元散文句法的分析,明确柳宗元的古文实际上与骈文有着必然的联系,其古文句法具有骈散结合、质朴与华丽共存的特色,这些特色的形成,与柳宗元所处的时代有一定的关系,也与他的主张有一定的关系,这说明文体的演进是相互影响的。这种状况反映了中唐骈散相争所取得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13.
散文的辞意美要求情真、理迭、语美,张晓风的散文在当代台湾文坛以美文著称,她不仅将文章写得情深意浓,趣味横生,同时也将文章写得引人深思,启人智慧,再加上意象纷呈的诗性语言,使其散文堪称辞意双美,达到了一种如“拈花微笑般的自然和谐“的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散文文体的本质属性到底是什么?困惑了无数研究散文的人。对于范围广阔、创作自由的散文文体不宜也难以给以一准确的定义,应于广泛阅读中外优秀散文的经验感受中体会归纳散文的特质,并从其与成熟文体如诗歌、小说、戏剧等的区别中寻找散文的理论生长点。文章即循此思路,试图总结、归纳、提炼、深化"真我""语言""情思"等散文文体的本质性特征,进行梳理与思辨。思考散文文体的本质属性不仅有利于散文研究的深入,亦有利于庸俗随意散文创作的良化。  相似文献   

15.
小说是一种散文体的文学样式,但在中国古代小说文本中,却往往有一些非散文的因素——诸如韵文、骈文之类不时出现于其间,我们可以称之为"特殊语言"。有时,它们虽然也以散文的面貌出现,那就是诸如行话、隐语、俗语、方言、歇后语等。这些"特殊语言",不仅在小说作品叙事或写人时发挥了散文很难达到的特殊作用,有时还能以"代言"的方式展现书中人物的个性特征。更为有趣的是,上述问题又引起了中国古代小说批评者们的高度重视。正因如此,如果我们对这些"特殊语言"视而不见的话,就等于丢掉了中国古代小说"语言艺术"研究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散文属于文学文体。它被看成是一种介于叙事文学与抒情文学之间的文学形式,也被看作是介于诗歌和小说之间的文学形式。散文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物言志,形散神聚”,因而在散文翻译时应辨证的处理好信与顺的关系,力求做到译文既神似又形似。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散文的文体选择与创造,既体现在“文类文体”的建设方面,也体现在寻找与现代散文的内容和主题相适应的话语方式。此外,在语体文体的选择上,现代散文也有着自觉的追求。其一,是“新而不乱,奇而不渎”,在中西结合中探索现代散文语体文体发展的可能性;其二,是在“化传统”过程中,追求语体的“漂亮”和“缜密”,打破“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第三,“言与意”、“形与心”的和谐组合,构成独具东方情调的语体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18.
"雅洁"是桐城古文家对散文语言的整体要求,它肇始于方苞,发展于刘大櫆。刘大櫆在其理论著作《论文偶记》中提出文章"十二贵",就散文语言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较为具体的作文准则,并且在他的散文创作实践中,很自觉地体现了"文贵简"、"文贵高"、"文贵华"、"文贵远"等文论观点。该文拟把刘大櫆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探寻散文语言的"雅洁"特征。  相似文献   

19.
骈体文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语言形态,是汉民族依照汉字的特点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根据中国人的审美心理进行文化选择的结果,是民族审美意识在语言文字表达上的反映.本文试结合汉语特点进行分析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