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心理描写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红岩》中的人物心理描写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出人物心理,使人物更丰满,情感更真实,情节发展更合理.  相似文献   

2.
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主要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都是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欣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要从分析这些描写入手。肖像描写能够揭示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等。《变色龙》中对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的衣着描写表明了他的沙皇军警身份。《故乡》中对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体现了闰土一家生活的日益贫困。“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往往能透露人物的内心世界。《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意味深长的话语体现了他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翻译的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曾在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过较大反响。从老舍先生小说中人物心理冲突的描写、小说文本形式的选择和创作心态三个方面,我们不难看出《苦闷的象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金瓶梅》人物妒忌心理描写,揭示了中国古代一夫多妻家庭矛盾的人性心理根源,展现了妒忌心理对人性的扭曲、变态的巨大影响力。与类似的小说相比,《金瓶梅》妒忌心理的描写还展现出了它与一般描写妒妇、悍妇形象小说的不同之处:不仅借妒忌刻画人物性格,而且由此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成为小说情节发展的原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5.
[阅读要求] 本单元继续欣赏中国现代小说和外国小说,并欣赏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当代小说。单元阅读要点是,欣赏小说的主题、人物描写技巧和结构。具体来说,读《药》,要领悟双重主题,把握双线结构,品味凝练、含蓄的语言。读《项链》,要注意把握人物形象和主题,体会精巧的构思和细腻的心理描写。读《陈奂生上城》,要把握人物性格的两重性,领悟辩证的主题,理解我国小说揭示人物心理的传统手法。读《守财奴》,要把握主题,欣赏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和紫式部是表现爱情与婚姻题材的两位杰出的女性作家,其小说的艺术特质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从心理描写技巧的角度对张爱玲小说和紫式部的《源氏物语》进行比较研究,两位作家高超的心理描写技巧呈现出惊人的相似:都着力于人物微妙而复杂的两难心理描写;善于运用心理独白的艺术手法;采用梦幻形式展现人物的潜意识心理;擅长运用意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境。  相似文献   

7.
台湾现代派小说以强化人物心理描写为其重要特征。描写人类存在的基本困境、写变态、病态心理,揭示“流浪的中国人”的独特心态,是构成台湾现代派小说心理描写的主要内容。这些小说对心理描写都力求从侧面、多角度、多层次,以显示人物心态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台湾现代派小说的心理描写主要有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孙犁同志是一个描写人物的能工巧匠,探讨《荷花淀》描写人物的特色,可窥其巧技一斑。一、在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显示人物的性格。《荷花淀》描写了一群聪明勤劳,美丽活泼的青年妇女。但它既没有象外国文学作品中长篇累牍的心理描写,也没有象中国古典话本小说那样,将人物的年龄、性格特征首  相似文献   

9.
小说《金瓶梅》心理描写的特点是,通过人物的言语和行动,尤其是运用细节,从细微处来省察人物内心的微妙变化,将心理活动呈现在读者面前。在《金瓶梅》之前的中国古代小说,这一手法采用的并不多见,而《金瓶梅》在这一方面却是做得非常成功。这种表现手法似乎已成为作者自觉的行为,这是古代小说观的一个进步。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少年维特之烦恼》中采用的心理描写这一角度出发,深入剖析少年雏特的内心世界。小说主要采用直接心理描写与间接心理描写两种方式:直接心理描写主要是对人物的心理进行直接剖析和描绘,有四种方法:由人物直接倾吐、由"编者"叙述、由思忆联想表现、由梦境幻觉反映;间接心理描写主要是借助景物、事件和人物表情、动作等对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表现、烘托。由此又概述了三种方法:细节表现、言行体现、景物烘托。以此来探讨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及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同时阐明心理描写在小说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雨果小说的心理描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雨果小说的心理描写十分杰出,却长期被人忽视。他的心理描写分为两个阶段:《悲惨世界》以大段心理描写塑造人物的内心斗争、思想转变和性格特征,《笑面人》刻画了人物的变态心理和妒忌心,《九三年》剖析了主要人物的思想斗争。雨果的心理描写长短结合,有时以思想分析来展现,有时以话语和行动来显示,手法丰富而有创造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人物性格塑造、心态描写与讽刺手法三个方面简要论述了《金瓶梅》在艺术上的创造及其对中国小说史的贡献。本文认为,《金瓶梅》的人物塑造已基本摆脱了以前小说人物塑造类型化的倾向,创造出多元多向多层次立体化的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使传统小说的人物塑造从类型化走向性格化。在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索上,《金瓶梅》不仅描绘出人物细致的心理活动,还揭示出人物心理深层的潜意识,展示出不同人物的各种心态反映,如嫉妒、迁怒、焦虑等,进而写出了那个特定时代的心史。出于对社会黑暗的暴露与不满,《金瓶梅》形成自己特有的讽刺风格。讽刺手法的多样与讽刺内容的广泛,使《金瓶梅》成为中国长篇讽刺小说的嚆矢,给后来的著名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以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是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要能够指认课文中描写人物的内容,并区分描写的不同种类。如《七根火柴》中对无名战士的动作描写,《变色龙》中对奥楚蔑洛夫的语言描写,《一件小事》中对“我”的心理描写等内容。理解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表现中心的作用。例如《变色龙》对奥楚蔑洛夫的语言、神态描  相似文献   

14.
心理描写是小说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所常用的一种方法。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在凸显人物心理,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方面手法新颖,形式多样。颇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5.
伍尔是意识流小说的奠基人之一。她的创作经历了由传统小说向意识流小说的转换过程,本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转换的历程,即:由前期作品中传统小说心理描写的逻辑性转换到后期小说意识流技巧的跳跃性;由前期作品使读间接进入人物心理,转换为后期作品使读直接进入人物心理;由前期人物心理描写的客观性,转换到后期人物心理描写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16.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讽刺杰作。它以旧中国中上层知识分子病态畸形生活为描写对象,通过幽默的肖像描写,滑稽的语言行动描写,细腻的心理描写,精妙绝伦的比喻,机智俏皮的反复灵活多样的讽刺手法,以及幽默的笔触、漫画式的笔法讽刺时弊,描摹人物世态,调侃“芸芸众生”。本文从小说描写的社会环境、人物世态、修辞手法三个方面来论述《围城》的讽刺艺术。  相似文献   

17.
如果有人问我,拿中国小说与外国小说进行比较的话,其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呢?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心理描写、心理刻画的不同。外国小说在人物心理的分析描写和小说的情调方面是要比中国小说强得多的。中国小说的传统手法是,以白描传神,大多属于间接心理描写,  相似文献   

18.
台湾现代派小说以强化人物心理描写为其重要特征。描写人类存在的基本困境、写变态、病态心理、揭示“流浪的中国人”的独特心态,是构成台湾现代派小说心理描写的主要内容。这些小说对心理描写都力求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以显示人物心态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台湾现代派小说的心理描写主要有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9.
《源氏物语》,描写了日本平安朝荒诞的宫廷生活,塑造了宫中贵族妇女的群像,是一部日本平安朝妇女血泪交织的生活史,其主要艺术风格是,通过自然景物描写,展示人物心理,通过人物心理描写,刻划人物性格,被称为“心理小说”,其艺术成就,如同我国的《红楼梦》一样,堪称“空前绝后,无与伦比”。  相似文献   

20.
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蝇王》1954年出版以来,其深刻的主题思想及独特的艺术手法一直受到广大读者和评论界的推崇,小说成功的人物塑造为突出主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从人物语言设计、心理以及行为描写等几个方面探讨了该小说在人物塑造上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