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1963年.孙国玺诞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幼时的他就多灾多病,爸爸为他起了个乳名叫生,学名叫孙国生。希望他能健康地成长,长命百岁。聪颖灵慧的他,五周岁就上了小学。学校真是一个知识的海洋.他景仰书中那些英雄人物,如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到中学时,他阅读了很多的现代、古代的文学作品,他崇拜民族英雄岳飞.幼小的他,就遍访老师学习武术,他甚至有时恨自己没有出生在那古老的年代。  相似文献   

2.
柏强 《新体育》2004,(12):46-47
教练有道儿.教练有招儿.可您说.这叫什么道儿什么招儿,中国体操队原有个队员.条件不错,可天性憨实.文化低还胆子小,稍有点难度就望而却步.为此主教练黄玉斌煞费苦心。忽一日。他见队医兼领队张沛文来到训练馆.顿生一计.当着这队员叫道“张大夫.有没有让人胆子大点儿的药,.张大夫先是一愣.可马上心领神会:”有啊!”黄玉斌一  相似文献   

3.
我与老梁     
朱少军 《乒乓世界》2003,(9):I004-I005
与我同属“鼠”的梁宏达.其实小我一旬。本该叫他小梁,但这家伙天生老成.块头也大,加上他本人常跟球友们卖个老.自己弄个笔名叫老梁.大伙儿都叫他老粱,我也就随着大伙儿叫了,可他居然叫我“小朱”,这点让我心里好不郁闷。  相似文献   

4.
一、抱拳礼1.行礼的方法右手四指并拢弯曲,拇指扣在食指与中指第二指节上,这叫拳;左手四指并扰,拇指弯曲扣于食指根节上,这叫掌。并步站立,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根线与右拳棱相齐),左指尖与下颏平齐,右拳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约20~30厘米。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面容祥和,举止大方。2.抱拳礼的涵义(1)所谓拳(这个拳与练武所要求的掌一样),五个手指之间有四个区间,这四个区间就叫做四海,五个手指叫五湖,也就是大家平时所讲的“五湖四海”,这个礼做出来也就是说“五湖四海皆兄…  相似文献   

5.
1965年6月的最后一天.佛罗里达州的一个名叫罗德代堡德的小镇里诞生了一个叫米奇的男孩,佛州的阳光和海风从小就赋予了他一个强壮而健康的体魄。  相似文献   

6.
张永芳 《收藏》2007,(12):156-158
我的大弟张宗宪,今年79岁,按通常的说法,是虚岁80了。他来香港已有56年了。 大弟的本名叫张永元,宗宪是他的字。上世纪50年代,他在香港开过一个古玩店,叫“永元行”。在上海时,大家都叫他永元,到香港后,他才用自己的字作为名字,外间只叫他张宗宪,反而不知道他的本名。大陆、港、台三地的古玩拍卖界,说起他的洋名Robert Chang,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的。在内地拍卖界,对他甚至有No.1之称。  相似文献   

7.
张澍 《当代体育》2004,(1):63-63
第一次见到李晓勇时.长春的大街上盛开着灿烂的烟花,那是1999年的元宵夜.在长春自由大路旁一个叫白鹤的宾馆里.李晓勇和王守强,郭士强等几个队友在玩一个叫“红10”的扑克游戏.每人手晨都握着些钱,我去叫他.说明来意,李晓勇把手中的钱递给在旁观战的队友.“你玩,输赢无所谓”,李晓勇领我进了一个空着的房间。  相似文献   

8.
马林 《乒乓世界》2005,(10):17-17
自从国梁当了主教练,孔令辉就是我们的队长.也是整个队伍的核心。现在队里小孩都管他叫“辉哥”.虽然我年龄比他小,可是我们共同战斗的时间太长了.特别熟.所以我还一直叫他“小辉”.我感觉小辉是一个非常讲义气的人.也很开朗。在打球上.他的战术头脑和经验同样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相似文献   

9.
严平  崔亚辉 《中华武术》2002,(11):18-20
《中华武术》走到了第20个年头,终于有了一个契机盘点这些年风风雨雨的武带之路。尤其是中国武术的大动脉竞技武带.更应该算算“总账”。因为此时,它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在我们知道它是否能够实现和奥运会“零距离”之前。这样的大阅兵就更加有必要。不用担心时间越走越快.让我们在这一瞬间把时光倒流.重新经历,再一次感受.理智地分新得失成败,牢牢记住那些我们曾经走过的年代。  相似文献   

10.
新网球     
吴昊 《网球》2010,(3):152-152
王全七岁的时候养过狗.叫黑子,是从他农村的姥姥家抱来的。黑子来的时候只有一个月大,胖乎乎的.一低头满脸都是皱纹.那时候正好是冬天.王全他爸就在门口铺了张报纸,让黑子在报纸上睡。  相似文献   

11.
武术古籍——广义上应包括大部分民族体育古籍——是我国古代文献典籍中的一个特殊领域,是具有很高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的民族文化遗产。长期以来,这部分古籍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被纳入国家古籍整理工作的视野,成了体育界和文史学界无人问津的古籍死角。近年来,不断有系统整理武术古籍的信息传来耳中,颇令人欣悦,但迄今还未见有成果面世,我们只能继续企盼着。早在汉以前,我国就出现了专门的武术图书。《汉书·艺文志》的《兵书略》将各种兵书分成四类,其中第四类叫“兵技巧”,凡著录图书十三家,一百九十九篇。《艺文志》…  相似文献   

12.
文龙 《精武》2005,(7):51-53
冯玉祥之所以习武而取得很高的成就.与他对武功有深刻的理解有关。冯玉祥习武时,筋骨基本定型,因此他没有把时间花在练习华而不实的东西上.而是注重练习在实战中能克敌制胜的功夫。他曾对部下讲:武功武功,没有功就没有武;欲练好功夫,就要舍得花工夫。冯玉祥学武时.经常是白天务农.晚上练功。他每学一种功夫.  相似文献   

13.
魏昕 《围棋天地》2013,(12):114-116
记得十多年前在北京见到程晓流.他建议我说你应该写点什么。我想了—下.觉得自己这一生既无亮点更无辉煌.也没有他的写作才华。就问道:我写点什么呢?他说.名字我都给你想好了,就叫《我下围棋的时候》。这次应围棋天地王锐女士之邀写了点“什么”.算是一个回忆吧。  相似文献   

14.
《电子竞技》2009,(6):22-23
是的,我觉得电子竞技的世界里需要这样一个人物的存在,他的存在弥补了War3比赛中所缺乏的某些动性。一直以来.Moon都被我们视为这个领域里的神.他用近乎于完美的形象塑造为广大玩家树立了一个健康正面的电竞选手形象。相比之下.ToD就如同魔鬼一般,总是在所有人都以为现在是天下太平的大好年华时,他也非要指着某些人的鼻子说一些“不上道”的话,惹得所有人心里都不痛快。  相似文献   

15.
万世友 《精武》2005,(8):44-45
武术家万籁声,1903年出生于湖北武昌,原名万常青,少年时代即住北京,十七岁考入国立大学森林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讲师。他自幼爱好武术,在校期间,曾拜沧洲神枪手刘德宽高足赵鑫洲为师。万常青学了三年少林六合拳后,听说有个叫杜心五的,以前是湖南一带著名的武术家,因“神经不正常”流落到了北京。  相似文献   

16.
横滨世乒赛男子单打淘汰赛第一轮比赛的早上,在餐厅遇到了阿根廷队选手刘松.他说,待会儿要对一个叫丹羽的日本小孩儿。  相似文献   

17.
王查娜 《新体育》2004,(12):2-4
胡佳,有人叫他“拼命三郎”,还有人叫他“战神”。可怎么想,这几个字也不该和一个21岁的男孩儿沾上边。然而,为了久等四年的奥运冠军梦.胡佳说,他只有拼,没有退路!  相似文献   

18.
在二盖一之后开叫者的再叫 开叫者的典型角色是作为一个描述者。开叫就开始描述了,而开叫者的第二次叫牌—再叫——提供进一步的机会限定他的强度和牌型两方面信息,应叫者就能很好地找到联手最佳定约。  相似文献   

19.
长弓 《中华武术》2005,(4):54-55
“我把武术归入一个整体的哲学里。我很尊敬李小龙,因为他的武学教你学会如何去生活。我刚开始学拳时,一拳就只是一拳。慢慢的它含有了更多的意义、更多的风格,一拳中包含了许多‘拳’。到达更高的境界后,一拳也不过是一拳了,但它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一拳了。它比原来更深入。”  相似文献   

20.
左其坤 《钓鱼》2005,(13):24-24
我前往垂钓的山沟很陡,两岸都是斜坡,以前从未有人走过。现在堵死后可以钓鱼,才有人在这个斜坡上行走。这里有一个钓鱼的孤老头,70多岁了,闲暇时就过来钓鱼。他的钓竿就是一根竹子,有的地方把这种鱼竿叫“独角龙”,竹子还不算短,有5米多。那天他看见我要到沟里面去钓鱼,便自告奋勇地在前面带路。我一再说前面路很不好走,老者又拿着长竿,走起来很不方便,还是不要进去为好。老人却听不进去,话没说完人就已经走出好远了,我一看这情景也就只能跟上。这里实在是没有路,大家就在斜坡上走,碎土、砂石随时都往下掉。我尽量把身子往里靠,左手提包保持着平衡,小心地迈着脚步。老头走在我的前面,我们的距离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