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拉斐尔前派运动是一场从绘画领域扩展和延伸到文学领域的文化思潮运动。拉斐尔前派运动原是绘画上的一种革新运动,该派艺术的特征是描绘自然,感情真挚。后来,拉斐尔前派运动将绘画主张逐渐延伸到诗歌领域,其诗歌创作体现出鲜明的唯美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2.
拉斐尔前派是英国唯美主义的开端和奠基石,本文旨在阐述它对唯美主义的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3.
1848年兴起于英国的拉斐尔前派,迅速由绘画流派发展为一股影响波及全社会的审美潮流,帮助促成了世纪末的唯美主义运动。作为深受拉斐尔前派影响的一位艺术家,叶芝在梦境之美和象征之美两个方面深受启发,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富有个人特色的成熟诗歌美学。结合拉斐尔前派的浪漫主义起源以及叶芝文学创作中的拉斐尔前派成分来考量,我们可以确定叶芝归属于传统浪漫主义诗人而非现代主义诗人的身份定位。  相似文献   

4.
英国拉斐尔前派绘画在欧洲美术史上最早反映出现代工业文明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困惑与危机,传达出知识分子阶层企图改良社会现实却无能为力、对待社会革命徘徊忧郁的心理状态.这种敏感而脆弱的心理使他们最终走向唯美主义和神秘主义的精神象牙塔."伤感"成为拉斐尔前派青年艺术家们共同的精神气质,也成为他们艺术作品中典型的美学特色.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一贯蔑视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传统,反对只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生活的创作方式,其代表作《道 林·格雷的画像》在19世纪90年代上半期曾风靡一时,标志着王尔德写作生涯的转折.该小说无论是从叙事还是从哲理等各方面都体现了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观念,融入了他对生活、艺术、道德的诸多看法,是王尔德的一次重要的美学实验.  相似文献   

6.
"灵肉一元"文化观是拉斐尔前派诗歌的唯美主义诗学主题之一,亦是该派诗歌"爱情"主题的具体表现。前派诗人罗塞蒂兄妹、梅瑞狄斯等在其诗歌中追求"灵肉一元"的终极爱情,即精神和肉体的结合达到完美的极致;追求"身"(肉体)"心"(精神)合一,即精神和肉体和谐一致的完美结合。拉斐尔前派诗歌具体表现为:一方已经"升天成仙",是天上的灵与地上的肉的一元化,或者精神上幻想的爱恋,是基于"现世死亡与来世复活"(生死轮回)等死亡意识之上的文化观。  相似文献   

7.
唯美主义文艺的产生开创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思潮。而王尔德作为英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怪才,其作品《道林·格雷的画像》更是唯美主义的完美展现。本文通过对文中三个男主人公的不同人性的剖析,来解读王尔德对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道德的复杂唯美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8.
《道连.葛雷的画像》是王尔德唯美主义的集大成之作,小说以道连人格分裂为主线,两外两个人物亨利和巴西尔穿插其中,推动情节的发展。三个人物分别代表着王尔德的三个自我,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反映了王尔德对于生活、艺术之间关系的思考,二者关系所呈现的线性变化反映了王尔德内心中一度对其所笃信的唯美主义思想的背离。  相似文献   

9.
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英国最为著名的唯美主义运动的倡导者,他主张人们应该在生活中发现美、鉴别美、享受美。基于此,王尔德在穿着、语言表达以及行为举止等生活细节方面创造了多姿多彩的审美形式.这在其诗歌中也有大量的体现。文章分析了唯美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通过对王尔德几部典型诗歌作品的解读。展现其作品中的唯美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0.
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维多利亚晚期英国文坛冉冉升起的唯美主义怪才,终其一生在生活和文学创作上实践着他的唯美主义理想。在诗歌、戏剧、小说、童话、文学批评诸领域,王尔德均有涉猎,颇有建树。然而,无论是王尔德的生活还是他的文艺思想,抑或是他的艺术创作实践,矛盾性、复杂性显而易见,一般意义上的唯美主义已不能概括王尔德其人其作的全貌。对王尔德的研究也在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注重个人风格和个性到60年代的注重文本形式的分析、80年代之后的文化研究之学术批评历程,体现出日益多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王尔德是唯美主义的倡导者,也是唯美主义的实践者。他的童话塑造了唯美的艺术形象,讲述着爱、美与艺术的故事,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进行着一定的道德阐释。笔者从分析王尔德童话的创作背景与唯美主义观点开始,通过三个侧重点,挖掘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观点在其童话中的具体体现,进而揭示唯美主义与现实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王敏 《考试周刊》2007,(49):150-151
作为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王尔德通过其作品在美学领域留下了宝贵的艺术精髓。本文从童话故事《夜莺与玫瑰》入手来探究其折射出的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艺术观。  相似文献   

13.
王尔德对现实不满,想摆脱生活对作品的束缚,追求唯美主义,但是他又始终无法摆脱社会现实的影响,所以他作品中的唯美主义都带有一种悲剧色彩.笔者以王尔德童话<快乐王子>、<夜莺与玫瑰>和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为文本对象,分析了王尔德唯美主义作品中的悲剧色彩及成因.  相似文献   

14.
拉斐尔前派源自于欧洲19世纪诸种文化思潮相互吸收、相互消解的生成语境之中,其理论缘起和生成机制与19世纪欧洲文化思潮渊源深厚,先后接受了康德美学思想、拿撒勒派、浪漫主义、牛津运动及宪章运动的影响,同时对后期唯美主义、颓废主义以及象征主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莎乐美》是英国19世纪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的独幕悲剧。该剧取材于《圣经·新约》中"施洗者约翰"的事迹。王尔德从唯美主义观点出发,对圣经原型作了一些新的解释和处理,使该剧成为唯美主义戏剧的代表作。《莎乐美》是对圣经原型的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尔德两部童话集无论从形式上还是风格上都堪称唯美主义的典范。作者从王尔德童话故事中的意象入手,从心、宗教、异域景象三个方面论述王尔德关于唯美主义独特的个人色彩和审美理念。其童话作品中体现出的唯美主义理念,对形式美的不懈追求无不对现代审美学、童话文学和现代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王尔德一生追求唯美主义,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集中体现了他对唯美主义的追求,唯美主义追求感官的享受,反对功利主义,关心事物之间的关联感应,善于运用象征手法,王尔德认为艺术应该是永恒的、纯粹的,为艺术而艺术。小说中人物的设置、情节的安排和景物的描写深度诠释了王尔德唯美主义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郁达夫与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观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尔德是唯美主义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主张为艺术而艺术,醉心于追求艺术形式美,并体现在其服饰、装饰、语言上。郁达夫对唯美主义的接受受到过王尔德的影响,却又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诠释。  相似文献   

19.
王尔德是唯美主义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主张为艺术而艺术,醉心于追求艺术形式美,并体现在其服饰、装饰、语言上。郁达夫对唯美主义的接受受到过王尔德的影响,却又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诠释。  相似文献   

20.
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艺术现在他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中有充分的体现,主要包括艺术与形式,艺术与生活,艺术与道德三个方面与其艺术观相对应的王尔德的人生观,在其入狱前后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艺术与人生的冲突和融合也就是王尔德的艺术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