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世界,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一切事物都在周而复始的变幻,究其原因,很多都是文化中的共同点和差异性造成的。中日两国地处亚洲,一衣带水,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有着漫长的文化交流也有着至今说不清的争端。两国之所以一直有着纷争很大原因在于在文化上我们就存在着差异。对于中日两国文化差异最明显的就是关于两国人民国民性的比较;其次,就是两国人民的心理特征差异;最后,是中日传统文化到底存在着哪些差异,有文化而衍生的民族精神有哪些不同和相似之处,在对于"和"的理解上他们又有哪些异同。  相似文献   

2.
汉英两个不同民族有着大相径庭的商业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在中西方文化上就有着不同的表现,不同的文化表现也就给跨文化商务交流与沟通带来了种种障碍。跨越这些障碍,就很有必要对比分析并掌握中西方商用价值观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发达的语言,都拥有大量的习语。习语是语言长期发展的结果,它就像一面镜子,能够清楚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而英汉数字习语更是人类文化中绚丽的瑰宝,它鲜明地折射出英汉民族文化的传统和特色。因此,要想实现顺畅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我们必须了解英汉数字习语的语义差异,从而实现从源语到译语的翻译对等性。  相似文献   

4.
语言受文化影响,并且体现文化。汉英两大民族文化背景,社会心理差异很大。体现在语言上,两大民族间虽然有些词在理性意义上是相同的,其内涵意义却相距甚远。而对同一理性概念,有时又有着完全不同的联想意义。  相似文献   

5.
英汉两大语言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的文化,二者本质上有着共同点。但是,由于两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思维方式和审美观点上存在着巨大差异,这就赋予了各自不同的文化风格和传统。两大语言的共同点之一表现在英汉比喻不仅基本格式相同,变化格式也极其相似。它们的作用都是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鲜明突出,能够更深入地阐明事件的意义和刻划人物性格。不仅如此,而且在喻体(vehicle)的使用联想上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6.
汉英语言属不同语系,其数字词语的表达方式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其差异体现了两种民族的历史进程、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本文拟探索汉语数字词语在英译时的若干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7.
亲属称谓语有着非常丰富的社会内涵,比较不同民族之间的亲属称谓语是探求其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奥秘的一把钥匙,也是了解不同民族之间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背景的一个窗口。本文通过对比英韩亲属称谓语发现两种称谓语之间的差异并从文化视角探析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以便于更好地理解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展现出的特点,从而减少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8.
数字习语简明扼要、生动形象,准确运用可以表现它的文化内涵,增强语言表达力。从结构、文体特征及修辞手法等方面对比分析一些有代表性的汉英数字习语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汉英两种语言的精华,还有助于我们学习汉英数字文化,了解汉英两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并由此探讨其在汉英习语中所体现的中西文化的共性与特性,发挥它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托现代数字广告创作走向现实的重构语境,从造型和情感内核两个层面对传统皮影艺术在数字广告创作中的继承与鼎新进行了解析,借以引导现代广告人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开展创作,从传统文化的高度重新审视广告艺术,实现广告创作的文化突破。  相似文献   

10.
扫墓节在中越民俗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地位,是广西壮族与越南岱、侬族共有的特色节日,节日习俗有同有异,通过比较三个民族的节日时间、节日祭品、扫墓仪式过程、娱乐习俗等四方面,揭示三个民族在传承其文化的过程中所保留的同源节日文化习俗以及所出现的差异,增强民族认同感。  相似文献   

11.
姓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与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汉英姓氏的起源和发展变化各不相同,但也不乏共同性.英汉两种姓氏的差异,反映了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而其相同之处,则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共性.  相似文献   

12.
姓氏,是人类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含有多种文化要素。通过对姓氏源流演变的研究,对历史长河中至今还遗留下来的一些重大课题,如:民族识别、民族关系、民族文化特色、民族融合等问题的研究有重要意义。例如:佤族的姓氏——"父子连名"在中国56个民族中就是一个历史之谜,它是怎样形成的?它与"南诏国"时期彝语支系的先民有无亲缘关系?这些都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重要课题。对上述课题的探索,将对古代云南民族的识别和文物族属的鉴定以及人类姓氏文化的研究有着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其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传统体育和民族舞蹈作为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是经过历史淘洗沉淀下来的两块文化瑰宝,虽然它们现在有着明显区别的不同的社会活动模式,但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是呈交缚、分化、吸纳、共生的关系向前推进,通过对它们的历史渊源研究,从而为民族文化的研究特别是传统体育和民族舞蹈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能够使各民族的文化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在于使民族文化得以世代延续与传承。玉溪师范学院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的建立与发展,正在实践着边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一个有特色的发展方向,对推动区域文化进步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因此,要准确地翻译英汉两种语言必须了解和掌握本国与异国的民族文化差异,按照4Es标准和奈达先生的翻译原则,做出适当的调整,使这些差异在传译过程中消失,同时在译入语中找到准确的词语,使异国文化在译入语中得以再现。  相似文献   

16.
彝族是崇拜"火"的民族,与火有着不解之缘。彝族是火的民族,火的子孙,其舞蹈文化浸染"火"的因子,彰显"火"的特质。彝族舞蹈与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犹如毛细血管渗透到肢体的各个角落,正是这一传统赋予了彝族舞蹈文化绵延不断的发展动力。对"火"的探寻与理解,就成为对彝族舞蹈文化深层研究和宏观把握的一个重要向度。  相似文献   

17.
风俗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模式,内容极其丰富,形式非常多样。它能够反映某一地区或某一民族的社会物质生活、精神文明和民族性格。其中,婚俗文化更是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为探究壮汉两族婚俗背后的差异和原因,从壮汉对比的角度,将壮汉两族的婚俗词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8.
黔东南苗族"芦笙舞"做为体育课程资源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族与"芦笙舞"有着深远的文化渊源。在过去的历史进程中,黔东南苗族"芦笙舞"所蕴藏的文化功能对维护本民族团结和和统一,保护与传承本民族文化,增进苗族先民身心健康,促进不同民族之间友好交流等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黔东南苗族"芦笙舞"以它斩新的面貌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对丰富民族民间体育资源,实现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民族文化三者共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速黔东南原生态旅游事业发展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英汉两个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习俗,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同时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猫与老鼠是自然界中极为寻常的两种动物,许多国家的美术工作者以"猫和老鼠"作为元素,创作出了众多的卡通作品。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卡通作品中的"猫"和"老鼠"的形象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甚至是强烈的反差。这种特点与反差映射着世界文化观念的多元性,反映着民族文化发展的不同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