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世纪文学理论界发生了研究范式的巨大转变,其中一大转变即是从作品论转向文本论。此转变应该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上半叶的早期文本观的出现,主要以形式主义的文本观为代表;60年代伊瑟尔接受理论体系中起着过渡作用的中期文本观;60年代以后在后结构主义影响下所形成的新文本观,以罗兰·巴尔特为代表。经过这三个阶段"文本"这一范畴被逐渐赋予新的内涵和历史使命,并与作者的"父权式"控制逐步分离,最终成为一个极具颠覆性、革命性的理论范畴。  相似文献   

2.
青年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影像文本,因其惯用敏锐、超前的思维来建构影片逻辑,使其影像风格具有较强的先锋性色彩,通常不被当时的主流社会所接受。随着历史的推移,影片的文本价值随即在互文性上被一些当时的主流电影所仿校、吸收。文章从青年电影的文本特征出发,通过其鲜明的艺术表征阐释青年电影的文化价值。希望通过深层挖掘青年电影题材的未来性,能够为中国青年电影的发展获得更多的话语空间,为中国电影核心价值体系建构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视角和文本。  相似文献   

3.
文本情感分析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主要是对网络上的主观性文本信息(如评论,微博等)进行处理.评价对象抽取是文本情感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抽取出主观性文本中每句话所描述的实体及其属性,以便为情感分析的其他任务提供帮助.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经预处理后句子的句法结构,在已有特征上加入了三种特征,并分析在不同窗口大小下的模板性能,选择性能最佳的模板以抽取更为准确的评价对象.  相似文献   

4.
再情景化是批评性语篇分析研究话语生成的一个视角,也是研究语境所涉及到的重要概念。再情景化是话语再现客观现实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我们在分析语篇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在分析文本的层面上,更要分析文本和其生成过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如果将文学活动看作作者与读者的对话,那么这一对话就是以文本为基础的。文本的一系列复杂的艺术机制为对话提供了可能性,空白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种。空白是作者依据对话原则所创造的、文本所提供的有待于读者填充的空间,是读者进入文本与作者交流和对话的枢纽。正是文本的空白成为连接创作意识和阅读意识的桥梁,成为前者向后者转换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诠释学是一门试图逼近真理的哲学,它至少为我们构建了两个世界:"本文"世界和"文本"世界。"本文"世界要求探讨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它是一个神圣的、真善美的世界。"文本"世界是对"本文"世界的理解和解释,它试图将事物存在的本质通过文本的形式揭示出来,反映"本文"世界的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力求使人们的理解符合客观实际。就教育领域来讲,今日的文本已蜕变为教材或者课本的代名词。教学,仅仅是对文本的解释。教育,已经遗忘了原本的"本文世界"式宗旨,以教材或教师所是为是、所非为非,"本文"世界正在消逝。  相似文献   

7.
宋学是讲义、理,关注解释、综合,汉学是讲考证,讲究对一个一个文本的具体研究。只讲汉学则烦琐细碎,缺乏全面之观察,只讲宋学则空谈心性,为人所诟病。历史学的性质应是考据和义理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文本的开放性将意味着意义在语境中生成,同时也意味着文本本身的意义也会因为语境的不同而出现多义和歧义,文本不是毫无学术内涵的物理意义上的所指,它已经被广泛使用于语言学、文学、史学、文化学等领域,它既是一个学术意义上的分析工具、更是一个在交流实践中建构起来的学术概念,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文本在学术经验中的使用情况,在"文本间"(文本域)中寻找"文本"自我安身立命的话语逻辑,从而保证文本作为科学话语自足性的一面得以成立。  相似文献   

9.
姐妹情谊的书写是女性文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两岸女作家对此都给予了极大关注。然而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姐妹情谊”在不同文本中也承栽着各自的内涵。本文在两岸女作家创作的视域中,通过对《海滨故人》、《暑假中》及《花开时节》三个文本的分析,重在揭示相同主题背后所蕴含的不同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工作咨询中服务对象身上可能出现"撒谎"现象:所诉说的内容同真实情况出现不同,有时甚至背离。社会工作经典认为这是咨询双方没有建立良好信任关系造成的信任困境。这样的分析缺少对"问题"的深入辨析,笔者通过一个案例引入"隐藏文本",将其作为问题辨析的一个工具,认为在权力不对等的时候可能产生"隐藏文本",国家和个体之间的不对等关系是典型情形,个体的话语也因此受到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这样一个多元并进、文化驳杂的"脱魅"时代,草玄的<狂狷上不了天堂>以其厚实的创作"底色"、饶有兴味的故事情节、独特的叙事视角,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阅读体验和文学文本,其中蕴藏的乃是人性的曲折、变形和张扬.文本所舞动的文学"魅影"实质上是人性在既定时间和既定空间的"舞蹈".  相似文献   

12.
<金瓶梅>的文本结构是一个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的问题.从<金瓶梅>文本所体现出的种种不同的个性特征综合推断,除所谓"赝作"5回外,前91回为原作,后9回则为续作.  相似文献   

13.
文本与文化     
对翻译中过分强调文化而忽略文本的倾向,矫枉不得过正。翻译的终极目标是传播文化,但是通过一个个文本来实现的,译者的直接目的是文本。文本的内容、形式本身就是文化,而文化也只有借文本才得以体现。文本的性质、译者的目的都影响文本中文化因素的处理。文化交流方式的增加也减轻了翻译中文化传递的负担。  相似文献   

14.
诗歌的引用是旅游文本最显著的一个特点。由于旅游文本的实用性与交际功能性,文本中的诗歌翻译应立足于对其功能的传达。为了更好的实现旅游文本中诗歌引文的价值,翻译中,译者可以进行创造性叛逆,以增添旅游景点的艺术魅力。通过对旅游文本中诗歌英译的创造性叛逆现象的解读,使汉语旅游文本的英译能更好地实现旅游文本的宣传劝说功能,传播中国的旅游文化。  相似文献   

15.
简·奥斯丁的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是一部引起了极大争议的作品,争议的焦点问题是小说所反映的道德问题。但小说用大量的笔触建构了一个自由体裁的论域组合。曼斯菲尔德庄园里家庭业余演戏一节是构建这一体系至关重要的部分,最能反映各个人物的道德价值观。本文将从文本中找到支撑整个文本自足小世界的道德标准,并以奥斯丁给出的社会道德规范标准对各个男女主人公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人类文化以逻辑的符号和非逻辑的符号形成科学的和审美的两种文本。《史记》既不是单纯的科学文化文本,也不是单纯的审美文化文本,而是兼有科学和审美双重性质的文化文本。这种特殊文本的代码规则和符号功能既服从审美性原则又服从科学性原则,它的阐释也只能理解为在坚持历史客观性的同时对封闭在文本中的信息所施行的有限创造。  相似文献   

17.
张抗抗的小说《情爱画廊》以新颖的题材和独特的叙述方式讲诉了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其中的图像叙事是一大亮点。从图像叙事来分析小说中文本图像与叙事。界定文本图像的概念,对小说中文本图像进行分类概括。通过分析文本图像与叙事,从另一个角度更好地解读张抗抗的这部小说。  相似文献   

18.
体验批评用叙述和描述的方式体验和感受文本,还原了作家创作意图,强调批评者对文本的体验。柳词所表现的伤逝主题体验批评,从宏观叙事转变到文学现象和文本研究中,用具体的作品切入来构建意向性和描述性的批评体系,内涵深远。  相似文献   

19.
面向搜索引擎的文本自动分类系统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本自动分类是搜索引擎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立足于实验性的小型搜索引擎,整合免费资源和多种开源工具,快速构建一个可供学校实验室科研、教学使用的文本分类器,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互文性"指的是一个文本与存在于此文本中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对鲁迅和郭松棻小说作品中的互文现象进行分析,以此观照作家的精神世界。郭松棻的短篇小说《雪盲》与《孔乙己》及鲁迅存在互文现象。两部小说的不同文本相互参照、交互指涉,共同构成了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文学系统,这个独立的系统又与鲁迅的精神世界构成了一个大的互文关系。这种关系从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社会对个体的压抑以及个体生存的孤独哲学三方面来体现出来,共同演绎了一个伟大的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