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识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的一流研究型大学——北海道大学秉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理念,创建了日本具有先驱意义的全校共建式通识教育模式——"北大方式",由独立于各院系的"高等教育推进机构"统筹运营;课程设计遵循跨学科原则,重视国际化发展以及大学组织间的资源优势共享;坚持"由最好的教师进行最好的通识教育"的宗旨,选拔各院系及相关机构的优秀学者任教;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教师发展支持体系以及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学业支持体系。日本北海道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及实践经验为我国高校推动通识教育改革、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通识教育理念倍受重视。通识教育理念体现在大学英语教育的教学性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诸多方面,只有使大学英语教育在教育实践中体现和融合通识教育理念,建构合理的通识英语教育模式,英语教育改革才能真正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重振顶尖大学的通识教育成为日本应对21世纪高等教育危机乃至振兴国家的关键,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在2013年宣布实行以通识教育为核心的大规模本科教育改革.东京大学依托教养学部和专业学部的合作,不断完善由大类招生、两年教养教育、专业分流、两年专业教育四个步骤构成的本科培养机制;京都大学不设教养学部,仍由专业院系主导贯通四年的人才培养,大学则为各专业提供系统的通识教育课程资源.这两种代表日本最高水准的通识教育模式各有利弊得失,将为我国通识教育改革提供丰富启示.  相似文献   

4.
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越来越受到民族地区高校的重视。首先对通识教育进行简要概述,进而指出在民族地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实施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民族地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模式改革策略,以期对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献上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引入通识教育,历经了矛盾萌发、质量改善和通专结合这三个改革阶段.1991年后,日本文部科学省针对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理念上分庭抗礼、课程上割席分坐、体制上分门别户的问题,发布了一系列咨询报告,积极倡导通专结合.具体包括:其一,以"能力"培养为目标,重塑大学理念,搭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互通之桥梁...  相似文献   

6.
FOCUS是杜克大学跨学科通识教育的典型课程模式,它在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上都体现出跨学科的特性,选修FOCUS的学生必须对跨学科学习有浓厚的兴趣,课程实施上重视研讨和互动.FOCUS课程为我国研究型大学通识课程改革提供了许多启示:跨学科的内涵比较丰富;课程实施注重人际互动;通识教育与本科生参与科研有机整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高校人文通识课程与双语教学整合式改革力求对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中外文化、多学科人文知识进行系统规划,利用双语作为人文通识课程的教学用语,把文化通识课程打造成一门综合性的、多功能的课程。这种整合不仅可以为专业课双语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可以成为连接大学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之间的桥梁。这种课程整合的理念和实践对于深化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中国通识教育和外语教育双赢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8.
近年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实施通识教育过程中遭遇诸种困境:一是大学中通识教育文化在研究文化的强势挤压下陷入文化困境;二是通识教育在大学决策中枢中缺乏代言人而遭遇组织困境;三是研究导向的教师聘任、晋升、奖励制度使通识教育陷入了制度困境;四是核心课程和分类选修课程模式存在的诸多弊端使通识教育陷入课程模式困境。针对这些困境,美国多所研究型大学在其新近通识教育改革计划中提出了因应之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苑英 《教育与职业》2007,(26):182-183
长期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实用主义色彩浓厚的以专业教育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模式,从而高等教育工具化、专业化、世俗化倾向严重;欧美大学所普遍倡导的通识教育是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大学通识教育最根本的目的与功能是培养和塑造"良心人"与"自由人".  相似文献   

10.
近年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实施通识教育过程中遭遇诸种困境:一是大学中通识教育文化在研究文化的强势挤压下陷入文化困境;二是通识教育在大学决策中枢中缺乏代言人而遭遇组织困境;三是研究导向的教师聘任、晋升、奖励制度使通识教育陷入了制度困境;四是核心课程和分类选修课程模式存在的诸多弊端使通识教育陷入课程模式困境。针对这些困境,美国多所研究型大学在其新近通识教育改革计划中提出了因应之策。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表征和关键途径。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通过分析中泰高等教育合作交流中的科研合作、学生流动和机构合作情况发现,当前中泰高等教育合作交流已取得重要进展,两国在人文社科和艺术领域蕴藏巨大合作潜力,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中泰经贸合作的良好态势、丰厚的奖学金项目、中国高校的国际化视野是吸引泰国学生的潜在增长点;存在中国高等教育现有实力对泰国学生的吸引力相对不足,中泰高校在高等教育合作中的活动空间还极为有限等一些亟待突破的瓶颈。新时代深化中泰高等教育合作交流要扩大人文社科和艺术领域合作,增进中泰文化交流与互信;提高留学生质量和管理水平,坚定不移地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道路;充分发挥高校在中泰高等教育合作中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和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任务。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着一些问题,树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对理工科大学有着特殊的意义,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应该有自己的目标定位,特色学科和交叉学科是理工科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比较优势,为此理工科大学可以通过相应的思路及措施来发展人文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3.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两个最大子学科,人文科学着重研究"人",社会科学着重研究"人的世界",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具有"人与人的世界"的二元结构。中学人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一,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形成正确的人的观念,学习如何做人;二,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善处外部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学会生存和发展,学会融入社会,为社会做贡献。因此,中学人文课程的内容同样具有"人与人的世界"的二元结构。按照"人与人的世界"的二元结构,中学人文课程设置可以这样构想:中学思想政治课名称改为"人生品德"课,以人学系列(含人学、心理学、伦理学、美学、哲学等子学科)知识为其全部教学内容,而将现行《思想政治》课程中的人文世界知识剥离出去;设置"人文世界"课以替换试验区的《历史与社会》课,同时取消单科历史课与地理课,"人文世界"课的内容是全部人文世界学系列(含社会科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和人文自然学——人文地理学、环境学、生态学)知识。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走向国际是一个必然趋势。本文以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在SSCI和A&HCI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情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状特点的分析,揭示出制约和影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发布的主客观因素。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如何提高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在SSCI、A&HCI期刊上的发文量、促进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化提出了若干条建议。  相似文献   

15.
留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速度加快,拉丁美洲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留学生教育。然而,在留学生教育国际市场竞争中,拉丁美洲却面临着招生渠道少、生源流失严重、语言沟通障碍等方面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政策激励机制不健全、教育资源相对有限以及社会环境动荡不安。为此,拉丁美洲需要采取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健全政策激励机制、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教育一体化、开发远程教育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等有效举措,进一步推动留学生教育发展,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加强,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未来一代的全球观的历史使命将更加艰巨,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在国际化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既要有国际眼光、国际理念作指导,更要立足于本土的实际运作,坚持“国际化视野、本土化运作”的原则。在本土化运作中,我们要注重比较优势,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把我国高等教育引向国际舞台中心。  相似文献   

17.
曾晗  刘婷 《教育教学论坛》2020,(20):248-250
本文以工程教育认证中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对工科毕业生培养的影响为切入点,探讨了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工科建设的过程中,人文社科教育长期缺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认为在工科专业中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可以提高工科生解决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本文以政治课程与通识课程为例,阐述了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在工科专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以来,通识教育成为我国高校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其实,早在20世纪40年代,与美国通识教育思想产生的时间几乎同步,李长之等中国学者就已经开始关注通识教育。经过了三个阶段的思想探索,李长之深刻反思了中国传统“通才教育”与西方现代“专才教育”各自的优劣,最终明确提出了“寓通于专”的教育主张。李长之这一思想对于当今高校的通识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启示,既有助于人们认识通识教育与中国传统人文教育的紧密联系,也有助于开拓“寓通于专”的新型通识教育思路,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通识教育与“中国文艺复兴”事业之间的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19.
The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the competition in global university ranking has resulted in a paradigm shift in academic governance in East Asia. Many governments have introduced different strategies for benchmarking their leading universities to facilitat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and international visibility. A major trend in the changing university governance is the emergence of a regulatory evaluation scheme for faculty research productivity, reflected by the striking features of the recent changing academic profile of publication norms and forms that go beyond the territories of nation-states in the East and West.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Taiwanes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the maintenance of quality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fo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has become a key concern for policy makers. Since 2005,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s introduced a series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 policies to enhance academic excellence in universities and established a formal university evaluation policy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and international visibility of Taiwanese universities. In so doing, the government has legalized a clear link between evaluation results and public funding allocation. Research performance is assessed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articles published in journals indexed by the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 th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SCI), and the Arts and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and in terms of citation rates and associated factors. Therefore, evaluation has taken on a highly quantitative dimension. Despite the efforts of concerned parties to encourage academic excellence, the abovementione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indicators have resulted in bitter complaints from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whose research accomplishments are devalued and ignored by the current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describe the recent petition for collective action initiated by university faculty to protest the privileging of SSCI and SCI publications as critical indicators for academic performance regardless of faculty discipline and specialization. The article concludes its argument with a group petition calling for more diverse and reliable indicators in recognizing the research of different natures and disciplines while creating culturally responsive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in the Taiwanese academe. The article not only sheds light on academic evaluation literature, especially on the uncertain paradox of globalization and market economy, but also proposes alternatives to the evaluation system for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20.
This essay reminisces on the contributions of Professor Kazamias to my own thinking and assesses the imperative for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to foster more complete and egalitarian societies across multiple historic and cultural contexts. “Paideia of the soul” is acknowledged as connected not only to the humanities but also to the social sciences, within which education is embedded. The broadening of the mind enabled by “paideia of the soul” challenges current trends toward a narrowing of the curricula in schools and encourages us to be reflexively critical of current global education policies and pract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