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特许学校改革是美国择校运动发展到近期出现的教育改革运动,是美国公立教育改革的重要组威部分.然而从美国第一所特许学校诞生的那天起,特许学校就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争议,其中最大的担忧就是改革可能造成教育的分化与不公.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出发,指出经过近20年发展,特许学校一方面促成了基于不同教育理念的社会分化,另一方面也更好地满足了不同社会群体的教育需求.特许学校改革的复杂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对我国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4.
历经15年的发展,美国特许学校已经从一个州的几所迅速发展为40几个州的3500多所.尽管这个数字增长迅速,但人们给予特许学校有关资优教育方面的关注相对于对特许学校其他方面的关注却少得多.较之传统公立学校,特许学校虽然拥有高度自主权,但并非完全不受州和联邦教育法规的约束,它们也要实施州对所有公立学校要求的资优教育.然而,有些州并没有要求特许学校为资优学生提供服务,判例法也没有证据表明可以强迫特许学校为资优学生提供资优服务. 相似文献
5.
6.
美国特许学校:尝试把教育作为真正的公共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富有正外部性即公共品属性,公立教育应具有强烈的公共品属性,真正的公共品生产是政府与市场机制恰到好处的结合.美国特许学校实际上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公共品生产形式,从其实践看,这种学校较好地使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它具有更为极端的正外部性,并与国家、政府形成一种良性的发展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更直接. 相似文献
7.
美国特许学校面面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 1991年美国明尼苏达州创立第一所特许学校以来 ,到 1998年 9月 ,已有 34个州 (其中包括哥伦比亚特区 )通过《特许学校法》 ,开办的特许学校数量达 10 50所 ,仅在 1998年 9月新开设的特许学校就有 361所。不过各州分布不均 ,有些州虽然通过了《特许学校法》 ,但至今未开办特许学校 (这样的州有 9个 ) ,4 4 % (4 57所 )的特许学校集中在加利福尼亚州、密歇根州、亚利桑那州。至此 ,在美国公共教育中 ,一种新型的学校———特许学校蓬勃发展起来 ,为公共教育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一、什么是特许学校特许学校是一种独立的公立学校 ,由美… 相似文献
8.
特许学校是美国公立教育改革的产物,其设立要经过州立法机关认可,申请人提出申请,签订契约,并在办学中承担绩效责任等程序,在现实中,特许学校在资金紧张,校舍狭小等各种问题,作为美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特许学校的一些基本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9.
近十多年来,美国家庭学校迅速增加,甚至在一些州家庭学校学生已经超过公立学校学生。这不容忽视的现象无疑对公立教育是一种挑战。文章对美国家庭学校的特点、兴起原因、优势及其对公立学校的威胁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0.
开设特许学校是美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美国属地方分权制国家,特许学校的教育政策在每个州的情况不尽相同。加州特许学校政策的制定体现了美国教育政策的形成过程。同时,联邦政府虽不是政策的直接制定者,但在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为州政策的顺利落实和特许学校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监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法国教育体系具有三大特色:大学与大学校的双轨制、理论教学至上和免费教育.与这些特色对应的教育理念根植于法国社会较为特殊的文化价值观,即法国教育体系同时脱胎于旧制度等级社会的贵族情结和继承于大革命共和体制的平等原则.近现代法国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就是在两种对立的文化价值观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中实现的.在这一进程中,法国社会赋予了其教育难以完成的使命——通过一个等级分化的结构去实现社会平等.这决定了法国教育很难为了满足相对多变的社会需求而做出背离其传统文化的根本性改革.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的构建内在地要求各种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地分配。而教育公平则为每一位社会成员在社会博弈中提供了实现利益均等的机会。目前,由于经济水平、区域差距等原因,我国教育还存在某些不公平现象,这势必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积极推动教育公平,才能达到社会和谐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公平问题--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年会会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志亮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2(1):164-166
社会体制的转型尤其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打破了我国社会维系了几十年的“大锅饭”式的既有利益格局 ,东西部地区之间、农村和城市之间、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 ,社会发展的变化导致诸多资源 (包括教育资源 )的重新分配 ,社会大环境的公平问题严重地影响并制约着教育的公平 ,随着新教育政策的不断出台、择校问题、高校扩招与收费问题、弱势群体教育问题等教育内部的不公平现象越来越影响着教育的声誉、制约着个人的发展、甚至威胁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安全。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们及时敏锐地觉察到了教育公平问题的… 相似文献
14.
《中学教育》2015,(4):10-20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也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各级教育的入学机会大幅度提高;财政性教育投入向义务教育大幅倾斜,推动了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在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国情下,缩小不同人群享受公共服务资源的差距,仍是当前推进教育公平的关键因素。然而我国各级教育在公共教育资源拨款、办学条件等方面差距依然较大,这是实现教育公平过程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国内财政收入增长趋缓、政府和市场在教育经费投入中未能实现"双轨驱动",居民教育文化消费未能得到有效释放的新形势下,如何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教育投入,为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公平提供充实的物质基础,是"十三五"期间教育体制改革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人文主义传统,建立在彼此尊重基础之上的平等是达至和谐的基石。由平等得到的自由是释放生命活力,实现和谐的路径。由平等得自由而和谐是法国基础教育中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的最好体现。 相似文献
16.
信息公平是图书馆为社会提供服务时所应具备并坚持的一种价值取向,是图书馆重要的工作原则。但图书馆在信息服务的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公平的现象。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践行图书馆信息公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教育研究的困境及其变革:方法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研究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怀疑和批评,从方法论的视角分析,主要源于教育研究中存在方法意识淡薄、方式单一落后、逻辑结构和场域的缺失、研究经费的不足以及交叉研究的缺乏等,这一变革的根本途径在于采用质与量并行的混合研究方法、建立实验学校、注重教育研究的逻辑序列、加大教育投入、注重交叉学科的融合等。 相似文献
18.
转型时期严重失衡的利益格局已经成为阶层关系失调、社会冲突频发的总根源.协调利益关系,建立大致平衡的利益格局,成为化解阶层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其基本要略是:加快城乡统筹和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继续推进覆盖面更广泛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继续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建立、健全合理的分配制度;健全民主制度,搭建各阶层进行公平利益博弈的政治制度平台. 相似文献
19.
利益补偿:实现教育平等的阶段性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平等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具有能平等地进入教育领域,并充分享有平等的发展个人潜智的机会。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决定了我们不能抛开社会特定的政治和经济关系对教育领域所做的框定和预设,理想化地去研究教育平等问题。本文运用伦理学领域的比例平等原则在一个新的视角对教育平等做了理性审视,旨在对平等问题的解决上追求一种可以达到的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