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时代体现,本文全面论述了"八荣八耻"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出发,论述了"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2.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明确了内容、指明了方向。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本文从社会主义荣辱观内涵,分析了在大学生中开展荣辱观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着重论述了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是道德问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本文就如何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科学运用“八荣八耻“的价值标准教育、指导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作理论与实践探讨.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是道德问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本文就如何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科学运用“八荣八耻”的价值标准教育、指导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作理论与实践探讨。  相似文献   

6.
义利观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在大学生中进行荣辱观教育对大学生义利观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德育工作者应正确评价大学生义利观,坚持荣辱观的正确导向,加强师德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使大学生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相似文献   

7.
义利观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在大学生中进行荣辱观教育对大学生义利观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德育工作者应正确评价大学生义利观,坚持荣辱观的正确导向,加强师德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使大学生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相似文献   

8.
义利观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在大学生中进行荣辱观教育对大学生义利观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德育工作者应正确评价大学生义利观,坚持荣辱观的正确导向,加强师德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使大学生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相似文献   

9.
朱宽宽 《科教文汇》2010,(17):189-189,205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大学生知识层面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本文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概念入手,着重分析了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探讨了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多年来大学生安全事故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切实有效的途径和措施来减少大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钱春霞 《科教文汇》2013,(25):181-182
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是高校就业教育的新课题,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里的弱势群体,对其开展创业教育,有助于提升其竞争力。贫困大学生因为"物质贫困"带来了"心理贫困",也影响着其创业观念,从创业教育角度来探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不仅是创业教育实效性的要求,也是提升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对高校创业教育实践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彪 《科教文汇》2012,(19):32-32,38
"90后"大学生已逐渐成为高校学生的主力军,如何培养他们独特的个性与创新意识,是摆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90后"大学生的自身特点,提出了"90后"大学生个性化教育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许多道德失范现象,平添了许多不和谐因素。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重点也不断发展创新,从以培养“四有新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发展到引导大学生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现,坚持“八荣八耻”。这一论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优良素质形成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是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新发展。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高校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联系教学与学生管理的实际,在广大在校大学生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八荣八耻"。这一论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优良素质形成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是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新发展。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新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思想行为特征,这就需要高校的教育管理者改变工作思路。针对自身所处民办本科院校的工作实际,分析了"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的新特征,结合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提出了若干针对"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刘羽平 《科教文汇》2011,(11):18-19,26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其中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践为"以学生为本"。高校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旗帜下,创造性地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宋凌云 《大众科技》2011,(1):121-122,126
全球化时代,部分大学生爱国主义意识弱化,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显迫切。文章在总结全球化浪潮下大学生爱国意识呈现出的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要注重对"新生代"大学生在意识上的教育、情感上的熏陶与行为上的引导,做到三个"统一"。  相似文献   

19.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营造一个"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良好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充分发挥高校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思想教育,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大学生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20.
责任意识教育是高校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面对具有自身特点又被认为责任意识较薄弱的"90后"大学生,高校需要认识到责任意识对"90"大学生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和比较,介绍了"90后"大学生责任意识的现状和成因,提供了提高责任意识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