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张淑萍 《教育》2011,(36):57-57
<正>今年和自己的孩子一同经历了高考的"磨练",我想每一位曾经有过高考生的家长更能深深体会其中苦苦煎熬的滋味。在高考的竞争中,少许孩子是快乐的,而大部分孩子都是很痛苦的。这种痛苦不是因为高考这种制度,而是来自我们家长、社会和学校给孩子的压力。作为一名教师和家长,我常常会想,我们教育孩子的最终目标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不是每个孩子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就算是成功了?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孩子将来最想做什么?我们应如何认识这一问题?相信专家们的这组文章会对我们有所启迪。近期,笔者对I()()以)名小学独生子女进行了一次小型问卷jI8查;旨在了解作为跨世纪一代对其将来社会角色的看法与意向、在问卷中,设计了同孩子将来社会角色密切相关的三个问题.即孩子最希望自己将来的职业、白己  相似文献   

3.
为摆脱传统考试制度的束缚,努力使基础教育成为素质教育,十年,我们走过这样一段路—— 被套在分数的网里 作为一名校长,谁不希望学校的教学质量名列前茅? 作为一名教师,谁不希望班上的教学成绩位居榜首? 作为一名学生家长,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栋梁之才? 作为一名学生,谁不希望自己的学习成绩出类拔  相似文献   

4.
"物在灵府,不在其目,故得于心、应于手。"我不想单做一名技能的传授者,更想做一名文化的传播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深感我们的孩子心里有一种文化的不平等意识。为什么一些有着悠久传统和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的艺术逐渐被所谓的现代人淡忘?如果我们这些做基础教育的教师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对学生中出现的种种现象视而不见的话,那我们具有悠久历史的五千年民族文化,谁来继承,谁来弘扬?这实在是让人痛心疾首,值得我们去认真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别等到一千年以后,所有人都遗忘了我,那时红色黄昏的沙漠,能有谁,解开缠绕千年的寂寞……"每当听到林俊杰这首歌,我不禁想:我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从小就想当一名女警察,英姿飒爽,堪称女中豪杰。  相似文献   

6.
孩子喜欢幻想,他们的幻想很离奇,但今天的幻像谁说在将来就不会实现呢?所以,我们刊发几个10岁左右的孩子对20年以后的生活的描述。也许,20年后,我们会认为这不是他们的单纯幻想,而是预言。  相似文献   

7.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一名教师,神圣职责并不在于只是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在于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正确引导,这种引导的力度首先决定于对学生的爱.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管孩子,孩子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可以说,教育工作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唤醒每一颗童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爱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怎么做到爱学生呢?  相似文献   

8.
一份调查告诉我们:60%以上的孩子将来想成名成家;而愿意当普通劳动者的却不到10%。今天的孩子,对将来社会角色的这种错位的想法,反映了什么?一是对名利和享受的过分追求;二是对个人自身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模糊认识,从而导致理想与社会需要的脱节。  相似文献   

9.
万安峰 《江西教育》2016,(Z1):86-87
期中考试以后,王老师决定召开一次家长会。如果当着全体家长的面毫不留情地"数落"班上后进生的问题,其家长难免有些下不了台。作为一个教龄十几年的老班主任,王老师不希望出现这种尴尬局面,所以她要求几名后进生的家长在会后主动留下来,共同商讨孩子的成长问题。家长会如期举行,家长们对号入座,王老师一眼就能认出谁是哪位学生的家长。然而,就在这时,一个特殊的  相似文献   

10.
来,试试,你的力量有多大?一群扳手腕的孩子大呼小叫。来,试试,你的力量有多大?一群掷石子的孩子都想做胜者。来,试试,你的力量有多大?两拨拔河的孩子“咬牙切齿”,谁都想把对方拽过来。这,都是儿时常有的力的较量,至不惑之年仍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1.
《红领巾》2015,(2):28-29
亲爱的小朋友,作为一名小学生,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向题:你,为什么要上学?如果你没有想过,菲儿想过。菲儿是谁?他和你一样,也是一名小学生,开学的第一天,他去向老师:"老师,您说,我为什么要来上学呢?"老师被很多很多的学生问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可是,菲儿的这个向题,让她愣住啦:这算是什么问题啊?!小学生来上学,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吗?  相似文献   

12.
说谎是一种有意识的欺瞒或欺骗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幼小的孩子也常常会“说谎”,这是家长最不能容忍的。谁都希望自己有一个诚实的孩子。因此,干百年来,无论是在孩子唱的儿歌中,还是在孩子听的童话故事中,“诚实”始终是被作为第一美德倍受推崇和赞扬的,其目的无非是想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一棵“诚实”的种子,为孩子以后的健康成长奠定最初的道德规范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上中学的时候,同学们问我:“将来想干什么?”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做一名博学的中学语文老师!同伴们都嘲笑我傻,特没出息。在这个“全民皆商”时代,谁还会做一个“孩子王”?好朋友悄悄地对我说:人家有的同学想作记者.有的想将来从政,就是班里成绩一直排在末尾的XXX都想着将来经商赚钱。你的成绩那么好,怎么就选择了这样一种无名无利、又得不到别  相似文献   

14.
正一、谁会想自己的学生"落下"?经过6年的小班化教育教学实践,一路走来,现在回过头来,再想想"不让每个学生落下"这句话,试问: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谁会想自己的学生"落下"?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快乐学习、幸福成长,没有哪位教师想让自己的学生"落下"!二、"落下"的标准是什么?这句口号实际上应该隐含着一个"落下"的标准,否则我们无法判断学生有没有"落下"。这个标  相似文献   

15.
“童年是什么?”“幼儿教育应怎样有效实施?”对于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几乎所有的父母都认为:应尽自己所能,让孩子现在多学点知识,将来才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还有一些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过早地为孩子设计好了成长的“宏图”。然而,父母们有没有想过,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真正关注的是什么?翻开报纸,打开电视,也经常可以看到有关从小培养出所谓“神童”的报道。这些都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当今的幼儿教育是为了迎合谁?是迎合儿童吗?难道幼儿教育仅仅是“将来时”吗?只能以牺牲属于幼儿的童年去换取将来在社会上的“一席之…  相似文献   

16.
抓周记     
有了孩子以后,很多父母的心就牵在了这个小生命上面,不知道孩子长大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想知道答案,要经过漫长的十几年时间,心急的爸爸妈妈等不及了,于是用了一个古老的办法让宝宝抓周,希望能够看到宝宝的将来。然而,当宝宝伸出小手时,不知道是否抓到了你们想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没有坏孩子     
没有坏孩子?真的没有坏孩子吗?! 一个半夜拿石块打碎了人家玻璃窗的孩子也算好孩子?一个偷拿了父母的钱逃学去打游戏机的孩子不是坏孩子?一个后来成了杀人犯的孩子还不算坏孩子? 确实有这样一些孩子,他们让老师们头疼,使同学们生畏,令家长们担忧。或许他们就是人们所说的坏孩子,或许将来会成为坏孩子。但是如果我们再问一问,谁说他们就是坏孩子,谁能保证他将来一定就  相似文献   

18.
陈思 《幼儿教育》2012,(34):10-12
姚老师为大班下学期的孩子设计了主题活动"畅想小学的生活,和幼儿园说再见"。在两周的时间里,姚老师带领孩子们参观了小学的课堂,讨论了将来要入的小学,回顾了在幼儿园的生活,还请孩子们说一说自己最舍不得幼儿园的是什么。经过充分的活动和讨论,孩子们对未来的小学生活充满期待,也舍不得幼儿园时代的好朋友。他们和老师说,以后还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姚老师启发他们思考:那我们要怎样才能和幼儿园的好朋友保持联系呢?最后孩子们和老师一致认为,给好朋友留一张"名片"是最好的办法,名片上有自己的名字和电话,能方便与好朋友联系。在几天的讨论和创作之后,每个孩子都画了和右图类似的"名片",上面有自己的名字、电话、想和好朋友说的话,有的孩子还写上了自己以后  相似文献   

19.
正这些年,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一名低年级班主任,总是被孩子们成长的种种烦恼包围着,于是我抱怨过、挣扎过,总是想摆脱这样的困扰。殊不知,越是这样越觉得累。几年的教育经验告诉我,只有正视孩子的缺点和错误,想方设法进行正面引导,才能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只有做孩子的朋友,才可能把这种烦恼化解为甘露来享受。  相似文献   

20.
安扬 《家长》2013,(7):14-15
一、要想培养出有理想的孩子,家长该做哪些事?1.通过各种方法来了解孩子的理想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询问孩子:"你将来希望成为怎样的人?""你对未来有什么设想和打算?"等等。在观看电视、电影的时候,父母也可以借机问孩子:"你觉得这位模范人物怎么样?""这个英雄豪杰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父母还可以与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