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教育成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在有关环境教育渗透的各个学科里,地理与环境教育关系密切。根据高中地理学科的性质和功能,本文就地理教学在环境教育中的必要性及主要途径作了初步的探讨,为高中地理学科的课程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环境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之中主要采取渗透模式,而在有关环境教育渗透的各个学科里,地理与环境教育关系密切。本文就地理教育中进行环境教育的优势及在地理教育中进行环境教育的途径作了探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环境教育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初中地理的学习为我们的环境教育提供了契机。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实例对环境教育进行适当点拨。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以初中地理学科特点为入手,就环境教育的融合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4.
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开展环境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就地理学科的环境教育价值作了探讨,并阐述了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环境教育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高度重视的教育领域。地理是一门特殊的学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高中地理很多教学内容都与环境教育相关,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学科渗透的方法进行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对学生今后地理学习和环保意识建立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强化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提高地理课堂的实效性。本文探讨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与整合环境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中学地理课程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强调实现人和环境之间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而地理学科又是在中学教育阶段开展环境教育的主干性学科。所以,必须明确地理课程环境教学的目标,在地理教学当中积极开展环境教育,从而提升中学生们的素质与环境意识。本文分析了中学地理学科和环境教育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将环境教育融入中学地理教学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创造了高度的文明、巨大的财富,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为此我国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地理学科对环境教育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其环境教育的内容极其丰富,教育形式多种多样.合理运用地理教学的优势、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加强环境教育,不仅可以使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也能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懂得如何利用和保护资源,如何保护人类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环境教育广泛性和跨学科性的特点,决定了环境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之中应采取渗透模式,即将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到各门学科的课程之中,通过各门课程的实施,化整为零地实现环境教育的目的与目标。在中学各学科中,涉及环境教育的主要学科有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其中地理学科与环境科学有较多的相似性和交叉性。环境科学基本包括两大内容:一是“工业三废”的治理,二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地理学与后者的关系极为密切,其本身已是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诸多的相似性和交叉性使地理课程中有着丰富的环境教育素材,所以。在有关环境教育渗透的各个学科里,地理课程是环境教育渗透的核心科目之一。因而,1992年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明确指出:地理教育可以为环境和发展教育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地理教育是环境教育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地理教育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分析地理教育对环境教育的重要作用,探索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韩梅 《地理教育》2010,(9):50-51
地理学科是基础教育阶段渗透环境教育的优势学科,而地理教师作为地理学科教学的具体操作者,其对环境教育的认识及具体的实施情况是制约环境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由此,对中学地理教师实施环境教育的情况进行调查,以期促进地理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学科承载着环境教育的历史使命。地理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中学地理教育是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主要阵地。那么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具体操作来开展环保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呢?现就就此问题在教育理念、课堂环节、乡土地理、教师素质、课外活动五个方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环境问题一直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具有正确的环境观成为未来世界公民的必备素质之一。在中学开展环境教育十分重要,地理以其学科特性对开展环境教育具有特殊作用。文章对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优势和劣势进行系统分析,为进行环境教育提供相关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地理学科的特点以及全球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问题表明了地理学科教育中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环境教育概念的发展及其基本内涵;结合地理学科知识特点和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探讨了地理教育中“关于”、“通过”、“为了”环境的教育的三条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初中地理新课程与环境教育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基础教育中的环境教育主要是以学科渗透的形式开展的,地理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是渗透环境教育的主要载体。初中地理新课程从课程基本理念的引领、课程目标的相关、课程内容的支持、课程实施的落实等角度全方位体现了它与环境的密切关联,为初中地理新课程更有效地渗透环境教育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15.
环境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环境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通过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在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环境课程、学科渗透、第二课堂、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基础教育中的环境伦理教育主要是以学科渗透的形式开展,地理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是渗透环境伦理教育的主要载体.地理新课程从课程基本理念的引领、课程目标的相关、课程内容的支持、课程实施的落实等角度全方位体现了它与环境的密切关联,为地理课更有效地渗透环境伦理教育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17.
地理学科的重要作用日益体现,它引导学生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相关资源、环境的关系,进而使经济与环境齐头并进和谐稳定发展。从地理学科在学校环境教育中承担着主要任务和内容上作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有些语教师认为环境教育是地理、生物等学科的事,语姓“语”,它与环境教育无大关系。也有人觉得环境教育固然重要,然而语学科很难渗透。其实,语学科渗透环境教育很有必要,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教育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在目前全球环境问题恶化的背景下,通过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初中地理学科在环境教育中承担着主要任务,而环境教育的开设与现行庞杂的学科考查相悖。在地理学科中整合乡土教材中环境教育的内容,推出整合课程,是实现环境教育,完成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地理教育和环境教育在学科性质上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而且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和基础教育的改革也为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保障.因此,地理学科可以在中学环境教育中发挥其主渠道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