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易传发  朱辉 《科学课》2009,(12):52-55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在校园里运动》,属于生命世界中健康生活序列。本单元内容课文分为《运动前后》、《运动与呼吸》、《运动与心跳》、《运动与大脑》和《自由研究》五课。为了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促进学生发展,在教学中应努力做到“两个把握”、“两个引导”、“两个重视”、“两个关注”。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通过《我的位置在哪里》、《物体的运动方式》、《小车的运动》、《摆的研究》等课,让学生们对“相对运动”及“机械运动的几种基本形式及各种运动的主要特点”作简单地了解,并且与后面《无处不在的力》单元结合在一起,形成对力学知识的初步认识。与此同时,本单元继续上学期“假设与搜集证据”这一科学方法的学习与训练,因此,应将本单元作为训练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的一个重点单元来进行。本课是该单元的第一课。主要通过对我的位置、升旗台的位置、学校的位置在方向、距离、时间等方面进行定性地描述,知道一个物体位置…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小车的运动》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3课时。是学生在学习了《物体的运动方式》的基础上,对小车的运动展开具体的探究活动:在教学中,以学生喜爱的小车为话题,按照“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认知程序,对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过程产生问题:“小车从斜面上冲下来,滑出去的距  相似文献   

4.
杨帆 《科学课》2009,(10):36-37
教学分析 本课是四年级上册《动物运动》单元的第一课。从整个单元来看,教材从认识“运动着的世界”开始,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感受动物的运动。本课以组织动物运动会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动物的多样性及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同时,也为下一课深入了解运动作铺垫。  相似文献   

5.
教学分析 本课是四年级上册《动物运动》单元的第一课。从整个单元来看,教材从认识“运动着的世界”开始,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感受动物的运动。本课以组织动物运动会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动物的多样性及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同时,也为下一课深入了解运动作铺垫。  相似文献   

6.
以往进行《力与运动》单元教学的时候,我们总是将“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这个概念停留在“让学生知道物体运动起来需要力”这一层面上,直到在一次教材培训时听到专家说了这样一句话:“让学生知道物体动起来需要力,更要让学生知道物体停止下来也需要力。”这段话明确地揭示了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更接近“力与运动”科学概念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张鹏 《科学课》2009,(2):50-53
一、单元分析 《有趣的动物》单元引领学生从动物的形态、饮食、运动、防御、繁殖等方面逐步深入探究动物的奥秘。《形形色色的动物》一课从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人手,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动物吃什么》则以动物的“吃”为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8.
《它是怎样运动的》一课是湘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位置与运动》单元的内容。本课第一个主要内容是描述小汽车是怎样运动的,这是整个单元的归纳总结,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分别对参照物、运动与静止、运动的快慢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这个活动重点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知识,描述出租车是怎样运动的,让学生知道在  相似文献   

9.
谢小立 《小学教学参考》2009,(11):102-102,104
一、什么是单元起始课 单元起始课是指每个单元中,统领单元教学内容的单元起始第一课。在教科版全部八册教材的32个单元中,有22个单元的第一课起到了“向学生交代单元主要学习内容”和“向学生介绍学习的方法”的单元起始教学任务,如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的《寻访小动物》及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的《放大镜》。由此可见上好单元起始课在单元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运动前后》是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运动前后》、《运动与呼吸》、《运动与心跳》、《运动与大脑》等四个主题的学习,研究运动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的一些变化,由此了解身体的更多秘密。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小车》是科教版小学《抖喾幼五年级下册“动力和力”单元中的第一课,有“安装一个小缆车”与“小缆车的运动”两个活运,通过活动想让学生体会到:要让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给它一个力,而且这个力要达到一定的大小;拉力越大,小车的运动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12.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编了四篇课文:《为你打开一扇门》、《繁星》、《冰心诗三首》、《“诺曼底”号遇难记》。这一单元的“主题”要求是培养学生“亲近文学”的感情,激发他们对文学的兴趣。这就必须借助电视、电脑、电影等现代化教学媒体。在这里,我想就第一单元教学的最后一节课为例,谈谈我实践新单元教学法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核心素养时代,单元教学被视为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推动课堂教学转型的重要抓手,《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等方面强调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对于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学科,单元教学是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结构化物理知识体系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基于此,对“压强”单元主题常规实验进行整合、改进,自制一个复合型自制实验装置,该装置可用于单元新授课、单元复习课等,且有效串联“压强”主题下多个物理概念与规律,有助于学生了解各概念、规律之间的联系,形成“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物理观念。  相似文献   

14.
杨凌  云李宏 《科学课》2009,(10):50-53
《地球上的一天》单元是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的“地球与宇宙”领域里有关“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之二:地球运动与昼夜变化”的具体内容标准而编写的。六年级学生已经历过许许多多个昼夜,每天都在感受昼夜交替、日出日落、昼夜温差变化等自然现象,也认识了一些动物、植物在白天和夜间的变化等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15.
1校园气象站能深化、补充、延伸课本知识;天气变化与人类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影响巨大,人类对气象科学的研究、掌握和使用已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对青少年的气象知识传播、气象科学教育也摆到了相应重要的位置。小学《科学》开辟了一个单元课程量,安排了8个课时,突现了“各种各样的天气”、“观测天气”和“天气与我们的生活”三大主题,引领学生认识几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启发学生使用工具测量气温、风向、风力,使学生了解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关系;高中《地理》用一个单元的篇幅,介绍大气运动和水的相变产生的风、霜、雨、雪等天气现象,使学生…  相似文献   

16.
<正>统编版语文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内容,既注重不同学段知识的梯度关系,又注重各单元内部的整体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单元整体出发,在整体中着眼局部,有序推进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围绕“改变”主题编排了《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四篇童话。结合本单元每一课的课后习题(如下表),我们不难发现,编者除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落实“借助提示讲故事”这一能力训练之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读”“演”“移”“编”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单元是论述能力训练的第七单元。要求学生掌握论述中的论据对比、论点对比、设喻对比;掌握排比句与对偶句;了解抒情、描写与讽刺在说理中的作用。学生经过前几个单元的学习,对议论文已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写作实践。因此,本单元教学进度可以加快,并在引析的逐渐深入中注意新旧联系。这些训练点的教学课文包括精读三篇:《路标》、《改造我们的学习》、《拿来主义》;阅读课文四篇:《想和做》、《“好得很”与“糟得很”》、《给徐特立同志的一封信》、《谈“比较”》。  相似文献   

18.
<正>【教材分析】《蜘蛛开店》是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童话故事。本单元是童话单元,人文主题是“改变”,语文要素是“借助提示讲故事”。在二年级对讲故事这一能力的培养,教材进行了有意的安排。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让学生尝试借助图片讲故事,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中也安排了《看图讲故事》,让学生学会能够借助图片顺序讲清图意。到了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再次进行讲故事训练,在《蜘蛛开店》中让学生学会借助示意图讲故事。  相似文献   

19.
王平勇 《科学课》2014,(5):76-78
《昼夜交替》是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地球上的一天》单元的第一课,这一课如果以原来的课型划分,应该属于“逻辑推理课”。教材首先提出为什么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白天和夜晚会不断交替呢?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教师汇集学生提出的多种地球和太阳的运动方式,然后给学生提供火柴、蜡烛和小地球仪,模拟验证每一种运动方式是否能让“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当学生实验完毕,发现这些运动方式都能产生昼夜交替后,引导学生分析:哪种可能性最大?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教材中的文字资料,分析得出昼夜交替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土壤里有什么》是苏教版《科学》教材《土壤与生命》单元中的一课。本单元是以土壤为话题从“已有经验”出发,提出新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真实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怎样促使学生产生真实问题,而且避免学生的“问题大”、“问题空”、“问题不宜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