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兴隆沟至罕达气成矿区地质条件复杂,多期构造相互叠加,为成矿有利地段。区内铜及多金属矿发育,矿区分带性明显。水平分带,中带以铜铅矿为主,外围以金多金属矿为主。垂直分带,上部为中低温热液型金矿,下部为中高温热液型铜钼矿。  相似文献   

2.
树扎铜矿位于区域性构造的挖开断层北东,树劳河~中梁子断层南西相交的二迭系玄武岩组地层内。区域两个构造带应力集中交汇的地段,是造就树扎铜矿的导矿构造、容矿构造之原因。后期从华力西~燕山~喜山期的岩浆热液活动,对树扎铜矿的后期成矿和富集都起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树扎铜矿矿区地质概况,阐述了树扎铜矿的地质特征,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分析,对该地区今后的地质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7,(20)
本文从江西省城门山铜矿床区域地质特征、矿床特征、矿石特征、成矿阶段特征、蚀变与矿化特征等角度研究矿床成矿机理和成矿模式以及矿床成因。通过对城门山铜矿床主要成矿作用的分析,表明花岗闪长斑岩与该矿床有关,对成矿也最有利。此外本文在初步分析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总结了铜的找矿标志,明确了今后找铜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建平县小黄杖子地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主要地质因素对成矿有利,与铜矿关系密切的中~基~超基性脉状岩体发育。区内2条长达近1000m的含铜闪岩矿化带,呈北西西向、北东东向展布。含铜闪岩矿化带分布与HT1和HT2两处1/万铜土壤异常分布范围高度重合。区内具备找寻赋存于超基性脉状岩体中的铜矿体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5.
玛丽娜铜矿区位于智利中生代陆相-湖泊相拉伸拗陷带,形成于中酸性火山岩中,多条平行或网脉状矿体赋存在下白垩统拉斯契加斯(Las Chilcas)组岩层,受断裂控制,矿体切穿多种赋矿围岩,矿石矿物呈细粒浸染状和脉状,矿种以铜为主,伴生银。矿物分带从浅到深呈现出辉铜矿-斑铜矿-黄铁矿的分带特征。近矿围岩蚀变以泥化-青磐岩化-绢云母化为主,深部见钾长石化蚀变。通过对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化特征研究认为玛丽娜铜矿床上部为曼陀型矿床,深部为斑岩型铜矿床。本文在总结项目组勘查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矿区火山岩的地球物理特征进行研究,探讨其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6.
根据对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研究,初步认为簸箕掌地区以铜为主的多金属矿化带与甘肃白银厂海相火山岩块状硫化物多金属成矿带位于同一构造单元,是处在一个相同构造环境、具有基本相同的成矿地质条件、成矿作用和成矿类型,其中与火山岩有关的可能形成"白银式"基性火山岩型铜矿;与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可能形成热液-矽卡岩型铜铅矿和斑岩型铜金矿;与沉积后变质有关的可形成沉积形变质型铜金矿。综合分析区域地质、构造、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影像特征,认为西华山簸箕掌地区铜金及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好,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对海寺矿区及外围的地球物理场特征进行了探讨,利用重、磁、电等成果及矿区地质资料对该地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研究区构造、隐伏岩体的分布特征、矿化蚀变带与物探异常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根据该地区矽卡岩矿床成矿规律对本区的铜多金属矿产远景进行了初步分析,预测了4处成矿有利异常进行了工程验证。  相似文献   

8.
东坑金矿主要受大望顶——东坑——茶山顶北西向脆——韧性剪切带控制,该构造带在东坑地段表现为含金矿化带,该金矿化带较稳定,并有工业矿体存在,矿化带及矿化带中的矿化体与构造带产状基本一致。本文以区域地质为基础,结合前人研究一些成果,对东坑金矿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东昆仑南缝合带北侧,布喀达坂峰-阿尼玛卿山华力西期铜、钴、金(锑)、煤、蛇纹岩Ⅲ级成矿带上,属秦祁昆地层区的东昆仑南坡分区。研究区出露的地层总体北部广布第四系,南西部分布古近系古新统—始新统沱沱河组地层,中西部以二叠系上统布青山群马尔争组为主;受昆南深大断裂的影响,区域内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发育,构造以北西西向断裂为主;岩浆岩主要为华力西期晚期基性-超基性、中酸性侵入岩多分布于研究区中东部,多呈岩株、岩基、岩脉状产出。研究区内圈定MCu1—MCu6六条铜矿化带,MAu1、MAu2两条金矿化带,其中MCu2、MCu3铜矿化带和MAu1、MAu2金矿化带规模及品位较好。通过对已有地质信息与典型矿床对比分析成矿条件,确定找矿类型、找矿方向和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0.
王超  汪辉  杨智全 《科技风》2015,(6):168+173
新疆昭苏县苏勒萨依铁矿区处天山兴蒙造山系伊南天山-红柳河结合带中天山岩浆弧和哈尔克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结合部位,铁矿体产于古元古界木扎尔特岩群中,矿区附近磁异常强度高,面积大;矿床由3条铁矿化蚀变带和3个铁矿体组成,矿石矿物主要为镜铁矿、磁铁矿,呈条带状构造。矿区断裂构造发育,矿化蚀变强烈,地质化探成矿信息丰富,成矿前景较好,是寻找磁铁矿等矿产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区内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特征的分析,阐明:本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东西向马超营断裂北侧,北东向熊耳山隆断区与潭头盆地的交接部位;矿体产于含金构造蚀变带中;区内断裂发育、矿化明显,充分证明了该区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找矿远景乐观。  相似文献   

12.
伊力特北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北西部,内蒙古国土资源勘查开发院于2014年~2016年对该区进行了铜多金属矿预查工作,结果表明:矿区内构造活动复杂,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区内蚀变以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及绿泥石化为主;矿化主要为孔雀石化、镜铁矿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等,是矿区内最主要的找矿标志;伊力特北矿区具备热液型铜多金属矿的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珠斯楞海尔罕铜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主要对该矿区南矿区、北矿区的地层、断裂构造、岩浆岩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矿物成分、矿体、矿化体、围岩性质等进行了论述,并对该矿区矿床成因类型及矿区成矿远景作出了评价,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该矿区的成矿预测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祁门县鲍沅铜矿地质、地化特征,通过对其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的认识和分析,认为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岩浆活动控制,指出其为热液型铜矿床,有利于推动矿区及外围勘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5.
羊拉铜矿地处金沙江结合带东缘,西侧与古特提斯构造带的昌都—兰坪—思茅陆块相邻,以东为扬子地台西缘之中咱陆块。通过对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矿床受岩浆岩、地层、构造及岩性控制明显。结合控矿因素的综合研究,找矿应注意北东向二级断裂构造,特别是构造交汇和转换部位、构造破碎带或层间裂隙带,岩体内、外接触带(强蚀变带中的矽卡岩带)、岩体内北东向构造破碎带(裂隙带),泥盆系江边组(D1j)、里农组(D2+3l)碎屑岩—碳酸盐不同岩性面,此外特别注意与中酸性岩体接触产生矽卡岩化的地段,是寻找Cu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6.
栗子沟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的熊耳山变质核杂岩中,区内金、银成矿条件优越。矿区内矿化类型主要为金矿和银矿,二者均赋存构造破碎带中,呈大致平行相间产出。在野外观察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室内分析,初步总结了栗子沟金(银)矿床的矿化富集规律,并依据现有找矿成果,对区内找矿潜力进行了评价,划分出3个成矿预测区,为进一步地质找矿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西藏当雄县拉屋铜铅锌矿成矿规律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当雄县拉屋矿是以铜、铅、锌为主的典型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在前人地质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地质详查实践成果资料的研究和对比,从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等方面与成矿的关系探讨了矿床成矿规律,文章对今后矿区及其外围的找矿和探矿工作以及扩大矿床远景规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于家沟金矿区位于新华夏构造体系松辽沉降带,矿床赋存于中生界白垩系上统义县组火山岩。通过对矿区的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说明了此类型金矿的找矿方向及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结合内蒙古白音诺尔铅锌矿床矿区构造特征以及矿体构造等地质内容,总结蚀变与矿化的关系以及矿床成因,指导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20.
铁树沟铜矿床是近年来在东秦岭地区铜找矿的新突破.以矿区地质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矿床地质构造、含矿围岩蚀变、矿石特征、矿床成因、控矿因素和矿化富集规律等方面,从而提出了铁树沟铜矿矿床成因为岩浆期后含矿气水热液交代围岩而成的矽卡岩型铁铜矿床,并总结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