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社戏>(人教版初二册)中有句话:"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句中"蕴藻"一词,课本有注释:"蕴(yùn)藻,水草.""蕴"字在此为名词,义为"水草"无误,但笔者对此"蕴"字及注音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2.
<社戏>(人教版初二册)中有句话:"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句中"蕴藻"一词,课本有注释:"蕴(yùn)藻,水草.""蕴"字在此为名词,义为"水草"无误,但笔者对此"蕴"字及注音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3.
正一、工具说:洪宗礼语文教育思想的起点1.坚定的工具说立场。工具说不是洪宗礼先生的首创,语文教育把"语文""语文学科"视为工具由来已久。1929年的《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小学国语》如是表述:"练习运用本国的标准语,以为表情达意的工具,以期全国语言相通。"1956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如是表述:"小学语文科是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儿童的强有力的工具。"《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草案)》表述为:"汉语是对青年一代进行社会主义教  相似文献   

4.
东缨先生新著《洪宗礼评传——从教师到教育家》,揭示了洪宗礼从一个普通教师到教育家的奋斗历程,向读者传达了洪宗礼成为教育家的秘诀是:"把工作当学问做,肯定有大学问;把职业当事业干,肯定成大事业;把细活当精品磨,  相似文献   

5.
“蕴藻”的“蕴”应读作“wen”陕西郭根科《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二册149页所选鲁迅先生《社戏》一文中,对“蕴藻”一词“蕴”的注音为“yun”是不对的。《辞源》第四卷2733页可查到“蕴”字有两个注音:“yun”和“wen”。当“水草”解释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梳理了语文教育家洪宗礼先生写作教育的思想框架。分析指出,洪宗礼写作教育的内核是"立人",他主张从探索写作教学的基本序列入手,从阅读教学中寻求支撑,紧紧抓住"引写"这一关键,始终立足教"活"写"活"的理想境界,实现写作教学的根本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7.
洪宗礼是谁? 许嘉璐说:"洪老师,正是那种在路上遇见时应在三步之外就向他深深鞠上一躬的人!" 王湛说:"洪宗礼老师就是在基础教育一线成长起来的优秀教育家,是江苏基础教育领域内教育家的优秀代表." 朱永新说:"洪宗礼完成了从一名普通教师到名师,再到功在当代泽被后世的教育家的发展、成熟和凤凰涅槃.他可称当代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和优秀楷模!"  相似文献   

8.
洪宗礼先生的新作《洪宗礼与母语教育》,记录了洪宗礼先生五十个春秋在语文教学与研究道路上留下的深深足迹,生动地再现了一位名师的专业发展历程。剖析奋斗者的这串深深脚印,不仅可以使我们分享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成功喜悦,而且对新手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一、立足课堂,扎根一线教学实践课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舞台。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落实,在教师日复一日的专业生活中,在一份份教案、一堂堂课上体现。实际上,  相似文献   

9.
《乡愁》中的“坟墓”到底是什么?这似乎是一个多余的问题,因为在洪宗礼先生主编的初中《语文教科书教师备课手册》(第一册)中已有明确说明:  相似文献   

10.
正第二章风正一帆悬8."平民"校长[开篇寄语]:是领飞的雁,是断后的兵,是强劲一个团队的主心骨,是学问讲台与道德高地的雕塑——中国的校长啊,都该像洪宗礼这样走,走出一位大教师的人生轨迹。(1)在改革初期气势如虹的1983年5月,洪宗礼被提升为泰州中学分管教育、教学与科研的副校长。  相似文献   

11.
<正>洪宗礼是跨时代的教育标志。他诞生于那个离我们并不遥远的锐意探索的时代,但他更属于走向未来指引我们前行的开拓创新的时代。洪宗礼卓越的思想、丰硕的成果、巨大的影响和显著的价值都足以让我们对教育应有的时代担当而萌生期待。从观念的树立上来说,今天,我们需要向洪宗礼学习什么?面对这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命题,我想起了2008年10月20日在江苏省泰州中学召开的洪宗礼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后的电视访谈,我说:"洪宗礼老师是中  相似文献   

12.
<正>从普通教师成长为教育领域一代名师,洪宗礼先生始终怀抱着强烈的使命感耕耘在教育一线。他用一生的努力,在教学、教研还有教材编纂方面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他的教育情怀、他的理想主义情结以及他的实干精神都是当代教育人的楷模。爱教育,是一辈子的事,不是心血来潮、一时冲动,更不是沽名钓誉。洪宗礼说:"撼山易,撼我钟爱的语文教育大业难。""我一生挚爱母语,亲近母语,探究母语,弘扬母语,钟情于母语教育。"他一生从事  相似文献   

13.
洪宗礼先生在其主编的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语文教学参考书》(以下简称教参)编写说明中指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教科书),“构建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实验教科书所有编辑设计引导学生自己完成学习过程,自己探索学习方  相似文献   

14.
洪宗礼从一个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发展成为语文教育家,有其深厚的学术与道德的根底。"洪宗礼现象"启示学人努力站在学术前沿和道德高地上,追求学品与人品的兼而善之。  相似文献   

15.
本文梳理了语文教育家洪宗礼先生写作教育的思想框架。分析指出.洪宗礼写作教育的内核是“立人”,他主张从探索写作教学的基本序列入手,从阅读教学中寻求支撑,紧紧抓住“引写”这一关键,始终立足教“活”写“活”的理想境界,实现写作教学的根本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6.
东缨 《成才之路》2012,(26):I0003-I0004
正第四章剪春入卷来20.书香飘九州(下)四洪宗礼和"集团军"孜孜矻矻的求索、年年岁岁的超越,第三次捧出的国标版教材,确属破茧化蝶,浴火成凰,掀起了语坛第三重浪潮。这部教材激动起新闻媒体的感应神经。中央电视台"时空连线"节目采访洪宗礼,让他谈改革,话教材,说感受。  相似文献   

17.
我与洪宗礼先生相识相处20年以来,从未为"私"发生过一丝半点的不谐不协之音,两人从来都是坦诚进待,挚诚相处,推心置腹,情同手足.在我和洪宗礼老师合作共事的词典里,没有"文人相轻"的陈年尘灰,没有"争名夺利"的陈腐浮土,没有"猜忌隔膜"的沉沙走石.我每每是怀着对他人格与教艺的感佩、钦敬之忱,怀着视他如兄长般的尊重、亲切之情,全身心地与他合作共事的.  相似文献   

18.
东缨 《成才之路》2012,(34):I0003-I0004
【开篇寄语】:一个人见证一段历史,也为他所处的历史所见证。一个人心灵盛着一个宇宙,这个宇宙也映照了他的心灵。当天人合一、物我一体、身心融透时,这个人就完完全全属于这个世界、这个时代了。此时,笔者即将为本书“打烊”,久久凝思着案头洪宗礼文集和他主编的教材、《母语教材研究》,以及他的来信、他的电话记录,才蓦然发现,自己已生活在洪宗礼的博大世界里,眼前是洪宗礼,耳畔是洪宗礼,脑海是洪宗礼,一切皆是洪宗礼……在本书末节,笔者对若干关于主人公的疑问尝试作答,诚然比不上历史老人那板上钉钉的结论之言。  相似文献   

19.
东缨 《成才之路》2012,(22):8-9
正第四章剪春入卷来19.百炼五彩石(上)开篇寄语: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似补天的女娲。洪宗礼二十五载铸造精品教材,视质量为教材的生命,视教材为自己的生命,精益求精,融通古今,连接中外,不就在百炼五彩石,以修补教材这一片蓝莹莹的天吗?一电话急促的铃声,打断我的思路。自三月上旬赴泰州采访洪宗礼归来,我陷入关于他人生这部书的大纲细目的苦苦推敲里。电话恰是洪宗礼打来的,声音低沉、苍老且夹杂着几分  相似文献   

20.
洪宗礼先生在“九五”“十五”期间,主持中外母语教材研究的国家课题,前后历时12年,现在推出《母语教材研究》,煌煌10卷,近600万字,给我们带来许多的惊喜和震撼。下面谈谈个人读后的一些体会,以就教于洪宗礼老师和各位关心此项研究的同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