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杨景辉  冯茜  党娟华 《内江科技》2010,30(1):101-101,154
注水水质是影响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胜利油田商四区块注水开发需要,对指定水源的注入水进行了储层伤害评价,提出调节pH值控制水质,优选预处理液配方时地层进行防膨预处理两项措施,对该区注水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是在描述义7-6块砂岩油藏的地质特征、开发特征等的基础上,针对该区块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做了简要的分析。油藏的地质特征主要有构造特征、储层特性、流体性质、地层压力以及油藏类型等几个方面,分析出该油藏属于构造-岩性油藏。油藏开发特征主要有油井产能低、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低,压降大,产量递减快特征、地层能量下降快,需要补充能量,可以进行注水开发。分析初期注水还未见效,注水压力逐渐上升,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李平平 《内江科技》2013,34(5):100-101,132
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是目前油田开发的重要研究课题。储层物性差、注水开发困难、油层改造难度大,注不进、采不出,是目前低渗透油藏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以现河采油厂为例,重点研究分析目前低渗透油藏的注水开发状况,进行欠注机理研究,寻找适合于低渗透油藏攻欠增注的有效技术手段,并提出了下步对策和潜力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注水开发油藏中,注不进、注不够水严重制约低渗油藏开发效果。由于渗透率低,水井日注水量少,地层能量难以补充,常规的一注一采井网开发油井见效困难,经济效益低,为合理补充地层能量,防止地层亏空过大伤害储层。决定在文88块选取合适区域实施多点注水,温和补充,评价开发效果,为全区下步开发摸索思路。  相似文献   

5.
由于对油层的伤害程度无法从机理上充分认识,造成目前注入水的稳定性、注入水与地层水、储层的配伍性不清楚,使注水调整缺乏依据;入井液与地层水的配伍性认识不够,影响作业与措施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对注水水质认真评价与研究、开展注水水源与油藏水质配伍性研究,筛选适于沙四段的注水水源和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6.
<正>樊41块属于低渗透油藏,储层发育,油藏断块整装,油藏先后实施了弹性开发、注水开发、波动注水、提液增油几个阶段。在采油过程中发生了地层结垢,我们实施复射、酸化、挤阻垢挤措施,解决地层结垢矛盾。经过近20年的开发,已进入高含水期,目前采出程度到达33%。  相似文献   

7.
纯梁采油厂低渗透油藏具有层多、单层薄、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单井日产液量低,近年建产的单元,90%以上的井需储层改造,但经过近40年的注水开发,储层平面和纵向水淹程度差异大,造成改造难度大、分层注水难度大。本文针对制约油藏开发的因素,在开发工艺上主要应用分层压裂技术,依据不同储层类型,优化压裂参数及压裂管柱,实现了低渗透储层精细开发。  相似文献   

8.
针对低渗透油藏河148块在弹性能量开采过程中出现地层能量下降快、产量递减大、弹性采收率低的问题,本文从恢复油层压力、提高采收率的角度出发,对河148断块实施水驱开发的可行性及注水开发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认为河148块可沿地应力方向先采用反九点法后转八五点法的注水开发方式进行注水开发,从而提高该区块整体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9.
陕西延长义正-吴堡区块属于低孔、特低渗透岩性油藏。地层供液不足,自然产能低且下降很快,通过对研究区的水源评价及主要水质因素对储层岩心伤害因素的研究,确立了适合该区块的注水水源并提出该区块的注水水质处理控制指标,从而达到早注水、注好水来补充地层能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胜利油田王家岗油田王14断块属于特低渗裂缝性油藏。为了深入研究水源水在注水过程对储层的伤害,采用静态水质分析与动态岩心流动实验相结合的手段,对注水过程中的储层伤害机理进行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注水水质指标。结果表明,水源水中固相颗粒含量、粒径中值严重超标是储层渗透率下降的关键因素。不合格的现场水源水长期注入储层对储层岩心造成了较大的伤害,基块岩心渗透率损害率大于70%,裂缝岩心则超过90%。综合室内实验研究,王14块沙四段注水水源的机械杂质指标推荐为A2级。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调研表明,注气开发技术是改善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有效途径,与传统的注水开发相比,具有注入能力高、储层伤害小、波及体积大,驱油效率高等技术优势,可以解决低渗透油藏因储层物性差、敏感性强造成的常规注水开发注不进难以建立有效驱替系统的问题。本文依托试验区块,综合室内实验、数值模拟、现场试注等多方面论证区块实施注气开发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胜利油田低渗透油藏整体具有纵向非均质性强、水驱动用程度差、采收率低的特点,迫切需要推广水井分层注水开发技术改善纵向水驱波及程度。本文主要对胜利低渗透油藏分层注水开发技术适应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分层注水开发的油藏适应性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为了补充地层能量,油田的开发必须注水。注水井调剖的目的是调整注水井吸水剖面结构,改善层内、层间矛盾,提高注水效率,这是油田高含水期实现控水稳油的重要手段。从注水井注入调剖剂,封堵高渗透层,提高注入水波及面积,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是现代油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和认识油藏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它是借助计算机来进行模拟和研究油藏的动态过程。与传统的油藏工程方法相比,具有考虑因素多,可以设计多种开发方案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李莉  孙波 《内江科技》2015,(2):130-131,121
红山嘴油田红60井区克上组油藏储层致密,孔喉半径小,连续性差,渗流阻力大,属于被多断裂复杂化的特低渗透储层,作为难动用、中低产的Ⅲ类储量。自1992年4月投产之后很快就体现出稳产期短,含水上升快等低渗透复杂断块的开发特点。该油田在十几年的开采过程中,通过进行温和注水,合理控制注采比,对地层进行压裂改造等措施控制了含水上升势头,保证了油井的稳产,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低渗透复杂断块油田开发的调整措施,为同类型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营11断块沙三段为东辛油田高压低渗透油藏。开发初期大部分油井都实施了水力压裂投产,并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果,然而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由于人工裂缝闭合,加上前期注入水质不合格,地层堵塞伤害严重,注水井欠注,注水效率低,地层能量下降大,导致油井产量低,区块“注不进,采不出”的生产矛盾突出,开发效果不理想。针对以上问题,近年来通过开展精细过滤深度处理水质、高压注水、酸化解堵增注、水力压裂增产、小泵深抽和井网加密等工艺技术的研究和集成应用,为油藏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将单元区块的采油速度由原来的0.56%提高到目前的1.53%以上,实现了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6.
于波  高达  潘广明 《内江科技》2010,30(1):95-95,152
注采比是表征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注采平衡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以正理庄油田断块油藏为例.根据地层压力变化与注采比关系确定了合理注采比。从油藏工程原理和矿场实际分析了造成矿场合理注采比大于1.0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油水井地层压力的差异、矿场注采比计算不一定满足物质平衡方程、注入水的外溢、矿场统计注水量的偏差。  相似文献   

17.
张晓枫 《内江科技》2013,34(5):158+110
乾安油田是典型的三低油田,依靠注水补充地层能量来保证油田稳产。目前有污水回注、清污混注和清水注入三种注水水源,其中最主要的是污水回注。由于污水含油、机杂处理不合格及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差,腐蚀结垢严重,再加上储层渗透率低,天然裂缝沟通差,泥质含量较高,导致注入压力持续上升,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水井发生欠注和注不进的情况,较为严重地影响了油田稳产开发。本文主要介绍改善注入水水质与改善储层吸水能力上下游相结合的注水增注技术研究及所取得的增注效果。  相似文献   

18.
陈新 《中国科技纵横》2011,(15):81-81,83
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主要暴露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见水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二是由于油层条件差,注水见效慢,油井地层压力恢复慢,低效井比例高。国内外大量的理论研究和矿场试验结果表明,周期注水是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经济有效的调整方式。周期注水的最大优点是利用现有的井网和层系,通过压力场的调整,使常规水驱滞留的原油动起来,提高水驱采收率,操作简便,经济有效,易于大规模推广.  相似文献   

19.
邢淑霞 《内江科技》2013,(10):47-48
<正>低渗透油藏的注水开发过程中,水井憋压欠注;油井低压低产,寻找合理的注采方式,提高低渗透油藏最终采收率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难题。针对新欢27块沉积微相平面摆动频繁,注水见效难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有利于油藏整体开发为出发点,从沉积微相方面运用数值模拟对新欢27块进行注采方式探索与研究,模拟结果显示沉积相内薄注厚采可以有效改善低渗透油藏注水难见效的问题,对日后该块及类似注水难见效的低渗透油藏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注水系效率低,注水单耗高,注水系统腐蚀、结垢、老化、欠注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以满足油田开发各油藏能“注够水、注好水”为原则,通过深入研究和引进,形成了一整套提高注水系统效率、降低注水单耗的工艺和技术,即:“高效往复泵+变频调速技术”对注水机泵进行机电一体化改造技术;注水站采用微机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控技术;运用清管器物理清洗技术对注水管网进行清洗除垢技术;新建注水站,降低原有注水站注水半径,并实现分区、分水质注水,满足不同特性油藏的注水水质要求。经过技术应用,油藏开发形势好转,提高了注水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