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发端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包含着丰富的公共行政思想,该理论极大地推动了西方国家政府公共管理改革的发展。然而,对于我国的行政改革而言,西方的“新公共管理”理论自身存在着不少缺陷,也缺乏“新公共管理”理论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当前我国行政改革中缺乏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新公共管理及其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公共管理既是当代西方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新理论形态,又是当代西方政府管理的新实践模式。本文试图对新公共管理产生的背景、主要理论、改革内容、存在问题及其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启示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述,以期对全面理解、掌握和借鉴新公共管理模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批判是目前西方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新公共管理主要在目前针对西方社会公共管理活动当中,存在的官僚主义横行的问题而被提出,用市场化的手段替代政府职能是这一理念的核心内容。西方管理学界的相关学者主要针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当中,对企业家精神的过度依赖和社会公平等问题加以批判,这种批判的价值根源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所产生的人文主义精神和对公民权本身的尊重。  相似文献   

4.
口语和中西方文化密不可分,各民族语言文化都存在很大差异,本文从英语口语、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以及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方面,论述了英语口语教学必须加强中西方文化知识渗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相似文献   

5.
新公共管理是西方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伴随着公共行政改革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管理理念和模式,反映了当代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公共管理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相似文献   

6.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决定了中西方“面子”文化的差异,差异主要表现在概念上、内容上、保全机制上以及所体现的价值观上。西方“面子”文化以消极面子为主,中国“面子”文化以积极面子为主,西方文化中的消极面子在中国文化中是不存在的,中国“面子”文化中所包含的道德因素在西方文化中也是没有的,我们应了解这种差异,以便能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7.
西方70年代末发端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公共行政思想,在这些思想的指引下,西方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提升至更高的层次。新公共管理思想及政府再造实践在我国能否适用以及我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吸纳这些经验是必须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从中国目前的社会背景、实际状况,现代化特征以及政府管理思想的传统等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既存在引入新公共管理的部分条件,也存在各种排斥因素,必须适度引入新公共管理思想和经验才是对待新公共管理的正确态度。结论是:在适度引入新公共管理和合理规划政府改革的过程中,应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新公共管理”范式既是当代西方政府管理研究的新的理论形态 ,又是当代西方政府管理的新的实践模式。本文仅对其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以及对我们的启示略作论述 ,以期对我国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学科的知识创新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体育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的两个重要分支,在历史的发展中,中西方体育文化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中西方体育文化存在的差异之根源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从体育文化的本体、主体以及体育文化存在的氛固着笔,比较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进而提出中西方体育文化发展应走向全球化、多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王刚 《大连大学学报》2008,29(2):124-127
将组织分为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的分类准则并不科学,因为它掩盖了两者之间的相同点,扩大了两者之间的差异性。这种弊端在行政学的发展历程中尤为突出。而如果认识到组织是一个连续体,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之间具有相同性,公共组织、私人组织内部也具有差异性,不仅可以澄清行政学发展历程中的几次范式转移,明确当前新公共管理理论成功和遭受批判的结症,而且可以为行政学的研究提供很好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价值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向度的探析有着重要意义。此文以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视角,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以及后来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对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导向作用作一些比较和探讨,试图找出基于不同理论的价值指导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所起的不同作用和达至的不同效果。  相似文献   

13.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我国东北、西北、西南、华东和华南的主要城市公众的教育观念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公众的教育观念基本符合社会发展状况,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存在着区域性差异;教师、家长教育观念与当前教育观念的理想状态存在显著差异;教师与家长之间、不同教育程度、不同地域的公众在教育观念及各子观念上存在显著差异;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应考虑进行社会心理和教育行政方面的双向调适。  相似文献   

14.
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与教育管理,在对待"事"、"物"和"人"等管理要素上,存在着天然的价值差异。当前中国教育管理是"科学管理"和"传统经验管理"的复合体,但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科学管理"存在不科学",经验管理"可以有乾坤。教育管理疏远了教育,亲近了"管理",因此,需要重新审视和认清教育管理的问题与实质,使教育管理回归"教育之道"。  相似文献   

15.
从组织的角度看,影响着一个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是企业、政府、非营利组织这三大类组织。企业是经济组织,其职能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政府所拥有的是社会管理的职能;非营利组织实施的是社会服务的职能。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均称为公共组织。在现代社会,公共管理日趋重要和日趋为人们所关注,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本文分析公共组织自身的性质和区别于企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6.
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创新是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障。创新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应着力从六个方面综合治理:明确地方政府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基本目标;建立健全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公共事业产权制度;积极稳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公共事业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县乡(镇)政府绩效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7.
行政权利的反向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行政能否拥有权利”历来是公共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传统观点认为公共领域要摈弃个人权利,即公共行政拒绝权利。然而,在笔者看来,公共行政中的个人权利不但不能拒绝,还应更加积极地予以维护,公共行政需要权利。在政府奉行“以人为本”治国理念的今天,只有进行体制创新,保障广大行政人员的合理权利,行政改革才会有新突破,公共领域的发展才会有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公共行政学的"身份危机"是对该学科在萌芽发展期状况的隐喻,但"身份危机"却长期存在,从而质疑理论研究的合法性以及实践结果对社会福利的效用。在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中,政治-行政二分法困境是造成"身份危机"的内在因素,政治-行政二分所引发的长时间争论导致学科一致性认同的缺失,并造成公共行政实践对效率的推崇以及对民主的遗弃。在正统公共行政中,政治-行政二分是基础观点,效率是核心原则,官僚制是实现效率的良好行政模式。然而,官僚制行政却带来了公共行政前所未有的危机,但正统的公共行政囿于难以摆脱政治-行政二分困境而无法解决"身份危机",公共行政学的未来将摒弃"官僚行政",走向民主的公共行政。  相似文献   

19.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作为一种力量在公共行政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深入探讨文化力与公共管理的互动及对公共管理发展的推进作用、提出公共行政管理中文化力的建设对策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20.
网络行政是在技术网络催生社会组织形态由孤立的科层制向复杂的网络化形态转变、并产生全球化效应的环境中,政府公共行政过程中政务的判断与推行.网络行政的提出将改变当前公共行政领域对网络一词的狭义理解,厘清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领域中的实际作用,进而引发新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