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因客观条件所限,高校思想政治课普遍采取大班额教学,其缺陷在于:不利于师生之间互动、沟通、交流的深入。在大班教学环境中,思想政治理论课采取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化解其弊端。近年来中外学者从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方面对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论证,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高校思想政治课大班额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从课堂互动和课外互动两个层面进行。课堂层面主要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机互动。课外层面主要包括学生与社会互动和学生与网络互动。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7,(74):55-56
通过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城乡结合的高中英语课堂上推行互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探究高中英语教学中,互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互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重点强调教学各动态因素之间的立体互动,包括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主客互动。在教师对课堂的主导下,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将英语课分为课前准备、课堂实施和课后延伸活动三个阶段。在信息交流方面体现出课前、课中、课后纵横交错的多维立体特征。  相似文献   

3.
<正>品德与社会课多维互动式教学是从品德与社会的学科特点出发,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为依据,追求课程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方向性。品德与社会课互动式教学关注教师、学生(以及由此结合而成的小组)、媒体、资源等多个教学维度,其具体互动形式表现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个体小组互动,组组互动,师生媒体互动,师生资源互动等。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正是通过实施多维互动的有效策略,来凸现品德与社会教学  相似文献   

4.
冯红琴 《考试周刊》2008,(13):72-74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直困扰着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开展多方位的互动教学,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贯穿于课内外的英语教学活动,从而获得最佳的英语教学效果.多向互动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和人机互动.  相似文献   

5.
实施师师、师生、生生互动合作教学模式,是新一轮课程体系改革中所提出的重点要求。教师必须明确认识实行师师、师生、生生互动合作教学模式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新授过程中引导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相互研讨中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力,在此同时培养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培养学生早日成为四化优秀人才的工作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们目前教学所提倡和采用的互动合作方式主要是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往往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视为教学活动中唯一重要的关系,认为学生之所以能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主要是取决于同教师的互动。分析了互动的定义和内涵,针对我国高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生师互动和生生互动几种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7.
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是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沟通的教学方法,能够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互动中实现个性化学习,进而促成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从"课前多维互动,调动学生自主性""师生互动,实现课堂教学有效对话""生生互动,促进思维碰撞与融合"三方面对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以期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落实立德树人的重任。  相似文献   

8.
利用互动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输出能力,是指学习者在掌握了一定目标语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基础上,用目标语对自己的思想和对客观世界的理解进行信息传输的能力,其中包括口头输出和笔头输出。英语互动教学模式着重强调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训练。教学手段为人际活动;教学目标往往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和人机互动形式多样的活动实现;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扮演的是组织者、设计者、参与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它能体现出学生的参与性,要求学生学会形成英语思维,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  相似文献   

9.
开展互动式教学增强"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极大地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开展互动式教学,采取课讨论、辩论、案例分析、多媒体、课外教学实践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扩展教学空间,加强同头课教师的交流等方式等,可以让学生切实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实现教学的师生、生生、人境多维互动,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是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目的.方法是通过构建“原理课”“3×3”交叉立体教学模式,具体包括构建“研究、互动与实践”三位一体的总体教学模式、构建“问卷调查、因材施教与情景虚拟”三位一体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与师师互动”三位一体的互动型教学模式、构建“课内实践、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三位一体的实践型教学模式和构建“学生评教、教师互评与督导评教”三位一体的教学评价模式.结论与结果是通过教学改革可以解决相同教学内容与不同教学对象之间的矛盾、理论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之间的矛盾、教学内容多与授课时间少之间的矛盾、理论性强与实用性差之间的矛盾以及“知”与“行”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