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刘欣 《许昌学院学报》2010,29(1):119-122
任何哲学都是属于它那个时代的,但任何哲学都无不深刻地影响着以后的时代。现代性的标志之一就是人的关系从身份走向契约,社会契约论与现代世界有许多契合点。从现代性的角度看,所有社会契约思想具有两个共同特征:个人主义和主体间性意志主义。这使得社会契约论既为现代性的制度构建奠定了基础,又为批判精神的产生准备了条件。从现代性的视角也可以阐释近代社会契约论展开的逻辑起点、推演思路和基本理论观点。这些可能就是社会契约论思想在当代兴起的缘由所在。  相似文献   

2.
社会契约思想在关于国家构建的政治哲学思想中有着重要地位,其中以霍布斯及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思想最为突出。霍布斯在其著作《利维坦》中系统地阐述了由人性到社会契约到国家诞生的推论过程,并自诩为政治科学;而卢梭在其代表作似会契约论》中则运用社会契约思想说明了构建主权国家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构建等诸多问题。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霍布斯与卢梭社会契约思想的逻辑过程,推导其隐含的假设以及一些不足之处.最后得出也许更为合理的对国家构建诸多变量间关系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以自然法为社会契约前提,人民在公共意志基础上把所有权利和权力让渡出来缔结契约形成主权体,人民作为主权者制定法律,并将部分权力委托给政府来执行法律或公意,最终结束自然的自由进入社会的自由,是卢梭《社会契约论》的核心观点。自然人的前提假设受备受功利主义挑战,绝对的主权理论和抽象的人民主权学说具有激进性质,无法落实到政治实际操作。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要走出困境应该具体落实到公民权利的保护之上。  相似文献   

4.
孟子的政治思想不像孔子的正名思想那样界定社会中不同角色的职责,而是有所突破,更强调各角色间的平等关系,具有契约精神。从社会契约论的视角,可将其看作一种"内在的契约",它有五个主要特点:其一,"契约"中各主体的平等是内在德性根基上的平等;其二,"契约"所保障的是一个实现人内在德性完善而不是外在物欲满足的社会;其三,"契约"的执行主要依靠内在的道德自觉而不是外在的强制;其四,保障"契约"施行的责任主要落在士阶层身上;其五,"契约"不是为了维护君主的统治,而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孟子的政治思想不仅像孔子的正名思想那样界定社会中不同角色的职责,而且有所突破,更强调各角色间的平等关系,具有契约精神。从社会契约论的视角,可将其看作一种"内在的契约"。它有五个主要特点:"契约"中各主体的平等是内在德性根基上的平等;"契约"所保障的是一个实现人内在德性完善而不是外在物欲满足的社会;"契约"的执行主要依靠内在的道德自觉而不是外在的强制;保障"契约"施行的责任主要落在士阶层身上;"契约"不是为了维护君主的统治,而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思想是国家获得公权力和国家权威的方式,而腐败是破坏社会契约的主要问题之一。当国家因腐败而无法履行保护公民生命权等最基本的职责时,公民就会与国家终止社会契约,在终止契约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内战、社会混乱等现象产生。为了保持国家稳定和维护公民权利,霍布斯通过社会契约论,建构基于人性的国家观,诉诸公共权力机构,治理由政治引发的社会性腐败,寻求社会安定和谐的稳定局面。  相似文献   

7.
卢梭作为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理论之父,他在《社会契约论》中所提出的关于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政治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要求。但卢梭并不是第一个提出社会契约学说的启蒙思想家,而是在这方面继承、发展并有所创见的集大成者。本文拟就选取在卢梭之前系统提出社会契约论的霍布斯、洛克二人与之作一粗浅的比较,以探求三人这一学说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契约论中"原初状态"的假设上,适今为止,出现过两种不同的社会契约理论:一个是以洛克、霍布斯为代表的古典社会契约论;另一个是以罗尔斯为代表的新社会契约论.古典契约论与罗氏契约论有一定的差距.从"原初状态"比较两者差异,能更好地认识国家权力和人民权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社会契约论是一个合法性论题——社会契约论认为,近代社会人们服从国家的政治义务建立在"同意"的基础上,从国家的起源看,国家的建制经历了人们相互协议达成契约的过程,符合此程序建制的国家就具有合法性。社会契约论内部在自然状态、自然权利、自然法、契约及主权的组成和性质等方面都有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使社会契约论充满了理论张力。尽管有时候社会契约论被认为不合时宜,但不久就又显示其理论价值和实践影响力。这种张力在当代表现为社会契约论在卢梭式和康德式——这两种方向上的复兴。  相似文献   

10.
张琼 《华章》2013,(13)
《社会契约论》是由法国的伟大思想家卢梭所著的关于社会契约与人民主权问题的政治思想书籍.它为殖民地人民摆脱殖民统治以及君主国家废除绝对君主权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近代很多政治思想家用社会契约的理论来解释国家的起源,这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但是,这种理论对于西方国家政治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我们在研究这个理论时所注意不够的,社会契约论为资本主义的政治价值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自由竞争的法则相联系,资产阶级提出的一系列符合其利益要求的革命口号,诸如民主,自由,平等等等政治价值观,应该说都与社会契约论的基本假设有关,作为法学世界观的理论前提,社会契约论还确立了资本主义的基本法律原则,另一方面,社会契约论以及由此产生的许多政治观点和政治主张,直接成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原则,因而成为其政治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而兴起的一种政治理论,它的很多观点无论在启蒙时代的欧洲还是在当今时代的中国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社会契约论力求在自愿平等关系上解决社会各种矛盾,它所强调的自由、平等、人民主权等精神原则与当今中国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保护的价值追求不尽相同。本文在重温经典的基础上以社会契约论的理念精神为切入点,为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提供新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自然法学说和社会契约理论是英国宪政自由主义传统形成的理论基础.个人权利、有限王权、法治自由、权力制衡、保守发展是英国宪政自由主义传统的基本价值.  相似文献   

14.
《社会契约论》是世界思想史上最著名的古典文献之一,处在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曾经将其作为福音书。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和革命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的出现并迅速发展壮大,对现行会计理论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就知识经济对会计属性,会计假设,会计基本概念及会计等式,会计运行系统等现行会计理论的影响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及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契约论作为一种论证方法曾一度沉寂,罗尔斯却在当代又复活了它。与近代契约论相比.罗尔斯的新契约论具有更高的抽象性、非历史性、非现实性。作为论证方法的新契约论,其合理性招致了来自各方的批判。尽管社会契约作为一种论证方式还是必要的,然而对罗尔斯在处理契约与“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之间的关系上应慎思。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法治社会”与中国特色“契约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的发展,内在吁求并必然孕育、催生出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法治社会--一个以契约、自治等为鲜明特质的高度理性化的"市民社会".市民社会的原生秩序是以契约性关系为网络的.中国社会近几年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表明,以自由交换、自由权力与自组织行为为基本标志的中国特色"市民社会"的契约化过程已经实实在在地得以发生和开始."契约文化"是市场经济社会文化精神的血脉,包孕了独立人格、自由个性、权利平等、科学理性、民主法治、社会责任感等丰富的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契约文化",本质上是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文化.市民社会的"契约文化"理念的确立与市民社会成员"公民意识"的培育不可分割,这是现代文化观念所奉行的人性自主、自律的深层要求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