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英国诗人约翰.济慈一向以唯美主义而广为人知,学界也一致认定并强调他的唯美主义创作风格,其实济慈的创作还有鲜明的民主主义倾向、社会情素和政治意象,纵观其诗歌创作生涯,其创作思想形成了明显的两个阶段,即讴歌纯粹美、抽象美和想象美的纯粹唯美主义时期和赞美现实美、生活美和真实美的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积极浪漫主义时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陆续出现一些文章重评邵洵美的新诗创作。这些文章通过套用某些理论观点,或者与西方诗人简单比附,将邵洵美的诗歌成就抬高到不恰当的历史地位。事实上,邵洵美的诗歌品味低俗,不过是借来了唯美主义的衣裳,丢掉了唯美主义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创作和批评两个层面分别对邵洵美的唯关主义艺术实践予以解读。唯美主义诗歌创作、具有唯美色彩的印象主义批评和翻译一起,构成了邵洵美唯美主义艺术实践的基石,也使得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为热情的唯美主义艺术的传道士。  相似文献   

4.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唯美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其创作对我国现代作家有着深远影响。郁达夫就曾深受日本文学的影响。谷崎润一郎与郁达夫的小说创作中对唯美的文学观以及民族传统美的追求,既有相同之处,又各具特色,为唯美主义文学增添了不同的情趣。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闻一多是受西方唯美主义影响的代表人物。文章从美的理想、美的本质、审美鉴赏三个方面对闻一多前期唯美主义的美学主张做了溯源式的探索,进而探察了闻一多接受唯美主义的过程和其美学思想不断完善的轨迹。  相似文献   

6.
谷崎润一郎的创作高扬着唯美的旗帜,具有鲜明的独特性。谷崎润一郎认为美的承载者是具有迷人美貌的女性;美的塑造者是寻求欲望满足的男人;美的最高境界在于虚无缥缈的梦幻之境;通过美丽与死亡的结合达到美的最终归宿;美的价值通过人性本能的探索得以实现。这几个方面体现了谷崎润一郎唯美主义文学的特质。  相似文献   

7.
《阿瑟·萨维尔勋爵的罪行》是王尔德早期小说作品之一。在这部小说中王尔德采用"罪恶"的主题来表现美的事物和对美的追求。在创作手法上则采用了象征和反讽,加强了文章的审美愉悦性。王尔德借以虚构和想象的创作,将人物超越于道德原则之上,体现了王尔德对唯美主义思想的创作尝试。  相似文献   

8.
曾真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127-129
唯美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其源头在西方,谷崎润一郎是日本唯美主义思潮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他自然受到西方文学的深刻影响。但西方给他带来的影响与其说仅仅是欧洲的唯美主义思潮,不如说是包括唯美主义在内的19世纪中后期的世纪末艺术。具体来说,欧美世纪末文学对谷崎的影响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捍卫美的纯粹性与独立性,并在丑与恶中寻找美的存在。第二,反对文学对生活的写实的描摹,艺术应该游离现实。第三,艺术创作对于道德的排斥。第四,挖掘人类深层意识中恶的根性。第五,感觉器官的全方位探索。第六,“灵化肉感”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王尔德两部童话集无论从形式上还是风格上都堪称唯美主义的典范。作者从王尔德童话故事中的意象入手,从心、宗教、异域景象三个方面论述王尔德关于唯美主义独特的个人色彩和审美理念。其童话作品中体现出的唯美主义理念,对形式美的不懈追求无不对现代审美学、童话文学和现代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一、通过生活再现表现情感表现就是表示出来,把什么表示出来?自然是客观生活时作者的思想感情。在现实生活中,作者不可能冷眼旁观,不可能是记录生活的机器,而是活生生的人,有情感、有思想的人。那就是说,再现客观事物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作者思想情感流动变化的过程。再现中的取舍,详略、简繁、主次、顺序都能折射出作者思想,是他决定再现什么、如何再现、怎样叙述、怎样描写、怎样说明。一般来说,生活经历  相似文献   

11.
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英国最为著名的唯美主义运动的倡导者,他主张人们应该在生活中发现美、鉴别美、享受美。基于此,王尔德在穿着、语言表达以及行为举止等生活细节方面创造了多姿多彩的审美形式.这在其诗歌中也有大量的体现。文章分析了唯美主义产生的历史过程,通过对王尔德几部典型诗歌作品的解读。展现其作品中的唯美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2.
何彬  张智勇 《考试周刊》2012,(15):29-30
作者以《托起草原》一课教学实践为例,指出散文教学要转化为美的再现、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有效地提高散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呼唤具有审美特质的散文教学。  相似文献   

13.
审美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我们所说的审美意识,是指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贯穿着和渗透着美的理想,关的愿望,美的要求,美的情趣,美的追求。换言之,审美意识就是指作者在创作时,以一定的美学观点和美学理想为基础,从美学的角度,来观察事  相似文献   

14.
钱钰 《考试周刊》2014,(30):193-193
一切的创造都源于生活,要引导幼儿接触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扩展幼儿的审美视野,在创作活动中让幼儿萌发创作的欲望。作者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开展剪贴画教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谷崎润一郎在创作上是一个坚定的唯美主义者,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在生活与艺术的关系上,谷崎将艺术放在首位;同时,生活对他独特的艺术个性有重要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商人家世及成长过程和他的创作有着内在的联系。第二,对母亲的强烈思念与他的唯美主义文学形成有很深的关系。第三,婚姻生活与其创作密切相连。第四,中国之旅对谷崎美学观念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谷崎润一郎在创作上是一个坚定的唯美主义者,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在生活与艺术的关系上,谷崎将艺术放在首位;同时,生活对他独特的艺术个性有重要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商人家世及成长过程和他的创作有着内在的联系。第二,对母亲的强烈思念与他的唯美主义文学形成有很深的关系。第三,婚姻生活与其创作密切相连。第四,中国之旅对谷崎美学观念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一贯蔑视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传统,反对只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生活的创作方式,其代表作《道 林·格雷的画像》在19世纪90年代上半期曾风靡一时,标志着王尔德写作生涯的转折.该小说无论是从叙事还是从哲理等各方面都体现了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观念,融入了他对生活、艺术、道德的诸多看法,是王尔德的一次重要的美学实验.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我国当代文艺中出现了一股唯美主义的文艺思潮。它片面强调文艺的审美作用,否定文艺的认识、教育功能,鼓吹文艺要远离生活、淡化政治。在这股思潮影响下,理论和创作都出现了混乱。本文指出,文艺是不能脱离生活、远离政治的。本文还认为对唯美主义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分析、评价。而在新时期,鼓吹唯美主义则是十分有害的。  相似文献   

19.
散文的意境,就是散文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所描绘的客观物境、生活图景相交融而熔铸在作品中的能够把读者引入充分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即内情与外物、主观之“意”与客观之“境”的辩证统一。意境是散文美的灵魂,在各类文学样式中,散文最长于自如地抒写作者在观照生活时产生的各种感受和情思,并以抒情的笔触将这种体验、感受中的生活情境写入作品,使其在作品中获得再现,这就形成了散文创作中的艺术境界。作为主观思想情感与客观物境及生活图景相融会的意境,其主要审美功能是引发人们产生艺术想象或联想,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受到感染…  相似文献   

20.
《初中生阅读世界》2014,(10):F0002-F0002
唯美主义,主张以艺术的形式美作为绝对美,强调超然于生活的纯粹美,追求形式完美和艺术技巧,他们反抗社会功利哲学、市侩习气和庸俗作风。这里所说的“美”,是指脱离现实的技巧美。所以也将唯美主义称为“耽美主义”或“美的至上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