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奔奔到葫芦森林借来秒表,威威虎很高兴,"奖励"他去通知各村村长开会,奔奔特兴奋,心中滋生出一丝丝的骄傲。他拿起笔和纸就随意写了几份通知,没有给威威虎看,就盖了章,到各村去张贴了。第二天一大早,虎虎就赶来叫奔奔:"奔奔,我爸爸叫你快到他那儿去。"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要不要学会写日常需用的应用文?现在的小学生会不会写应用文? 我有心考查过一个语文成绩很好的四年级学生。他向我借一本《革命烈士诗抄》,我说:书,我有。可以借给你,但要写一张借条。孩子很利索地写了“×月×日革命烈士诗抄××”。这不是借条,这是借书登记簿上的填写项目。我问他学过写借条没有?他摇摇头。后来查阅教材,教材中确实  相似文献   

3.
威威虎召开会议,决定成立运动会志愿服务队,奔奔当时就想:"我怎样才能成为其中的一员呢?"他把这想法告诉了松松和虎虎。"这还不简单,写一份申请书不就得了?"松松说。奔奔听了眼睛一亮:又是练笔的好机会!"可是,怎么才能把申请书写好呢?"想到这,奔奔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相似文献   

4.
有一次,一个在校的初中生向我借一本《知识窗》杂志。我说,书可以借,但要写借条。他很利索地写了“×月×日《知识窗》××”,我说,这不是借条,这是借书簿上的填写项目。我问他学过写借条没有?他说学过,老师只念给我们听一遍,没练习过。其实写张借条、领条、留个字据、写封信、订个公约等,在生活、生产中是经常遇到的。农村推行各种形式生产承包责任制后,又经常需要签订合同,写协议书,打申请报告等等。在广大农村一个小学毕业生  相似文献   

5.
诚信与眼光     
<正>蔡嶙:写在手心上的借条清朝商人蔡嶙,为人处世以诚为本。有一次做生意手头资金不够,他的一个好朋友知道后主动借给他七千两银子,他十分感激,就写了借条。朋友看了借条很不高兴地说:"我看重你的诚信,你给我立字据,这不是羞辱我吗?"随即把借条撕了。借钱立据是常理,但朋友执意要信用不要  相似文献   

6.
承诺     
刚升预初时,我的新同桌李伟欣问我借12元钱.他见我犹豫,便从书包里取出一张纸,写了一张借条. 我看他那么认真的样子,于是从书包里拿出12元给了他. 一天、两天过去了,同桌迟迟未见还钱,第三天直至第一节课上了半节时,他才姗姗来迟.他可是从来不迟到的啊!会不会和还钱有关呢?  相似文献   

7.
尴尬的欠条     
朋友小黄说他的新房装修还差点钱,问我能不能借给他一万元钱。想到存折里刚好有一万元钱,我拍着胸脯说:"咱兄弟是啥关系,没问题!"小黄拿出纸和笔,"刷刷刷"写了一张一万元的借条。我尴尬不已,说:"咱还是不是兄弟?用得着打借条吗?快把借条收起来!"小黄一本正经地说:"大哥,我们虽然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可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如果你把我当兄弟,就把借条收起来。"  相似文献   

8.
我是维吾尔族的小姑娘,在汉族学校上学,名叫热依娜。我姐姐叫热娜,比我大六岁。我们之间的故事很多,我最想讲给大家听的就是"写借条"那件事了。记得两年前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热娜满脸笑容地走进我的卧室,给我一个大苹果。过一会儿就说:"我亲爱的热依娜妹妹,能不能借我点银子?"我说:"你要借多少呀?"热娜  相似文献   

9.
习惯定势论 <我要的是葫芦>(人教版第三册)写的是:有人种了一棵葫芦,他每天都去看它.有一天,发现葫芦叶子上爬了一些蚜虫,他一点也不以为意.邻居见了,要他赶快治虫.他感到奇怪:"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没过几天,葫芦藤变黄了,葫芦也一个个掉下了.  相似文献   

10.
放学后,我给爸爸安排了一个任务,让他以"健康·快乐"为主题帮我写一首诗,我准备在班队活动时朗诵。为什么请爸爸帮忙呢?哎,没办法,我才读小学,诗还没读几首,哪里会写啊!在我的哀求下爸爸答应了我的要求,可他有一个条件,他说他会帮忙,但他只是指导,不会帮我写。他要我在他的指导下,写出自己的第一首诗。  相似文献   

11.
记得幼年时伯父教我学写字,第一个字便是“人”字。我手上拿一根柴棒,不会写,在地上乱戳。伯父说:"这样写,这样写……"人"字学会了,又学别的字。伯父总是这样和蔼地教我识字。 伯父是一个不会恼怒、矮墩墩的老人。那时候村上没有学校,伯父会读《三字经》、《论语》,是三里以内惟一的识字人。年关有人央他写对联,小孩子得了病也有人找他问个单方……他从不出外做生意,老是在家种地。我每天到他屋里去耍,夏天他让我吃瓜果,冬天他给我笼火烤……晚上我跟他睡,他给我讲许多读书人中状元的故事。时间长了,门前我那一帮子赤身子伙…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我开了个小杂货店,生意较好,有个中学生李冉(14周岁),背着他的父母向我借300元钱,考虑到我与他父母关系较好,就借给他了。李冉写了借条,并说一个月内归还欠款。到期后,我找李冉要钱,他却无力偿还。我只好找其父母索要欠款,可其父母则以“儿子借钱时未征得他们的同意”为由,拒绝偿还。请问,李冉父母该不该替儿子偿还这笔借款?  相似文献   

13.
提到文章的"虚写",我不禁想起古人说过的一句妙语:"春之精神写不出,以小草见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山之精神是抽象的,难以捉摸,如何表现呢?只有借有形的小草和烟霞来侧面勾画了。用具体之物来表现抽象之物,借虚拟之笔来映衬客观实体,这种技法即"虚写"。要让自己的文章"出彩",非借用"虚写"不可。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我开了个杂货店,生意较好。上个月,中学生李冉(15岁)为帮助同班的困难同学,背着他父母向我借300元钱。考虑到我与他父母的关系不错,就借给他了。当时,李冉写了借条,言明一个月内归还。到期后,我找李冉要钱,他说父母不给钱,无法偿还。我只好找他的父母要。可没想到,李冉的父母竟然以儿子借钱未征得他们同意为由而拒绝偿还。请问,李冉父母该不该替儿子还这笔借款?  相似文献   

15.
在我办公桌的抽屉里有一张特殊的借条。这张借条既不是借钱,也不是借东西,而是借分数—— 由于我第一次单元测验没考好,特向老师借8分以及格。第二次单元测验时一定归还,并保证及格。 借分人:刘 中  相似文献   

16.
下午刚放学,啄木鸟博士就把灵灵、奔奔、路路、康康都喊到书房。他慈祥地问道:“孩子们,放了学,你们都在家做什么呀?”奔奔抢着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路路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我开了个小杂货店,生意较好。上个月,中学生李冉(14周岁)为帮助同班的困难学生,背着他父母要向我借300元钱。考虑到我与他父母关系较好,就借给了。当时李冉写了借条,言明一个月内归还。到期后,我找李冉要钱,他说还没有要到钱,无法偿还。我只好找其父母要。可其父母则以儿子借钱时未征得他们同意为由而拒绝偿还。请问,李冉父母该不该替儿子还这笔借款?  相似文献   

18.
徐静 《基础教育论坛》2013,(Z1):124-126
<正>下课后刚回到办公室,就听六班的张老师哭笑不得地说:"昨天布置的作文小阳一个字也没写,问他原因,他说‘不会写",同桌小丽也说‘小阳从来不写作文,他根本不会’。听完小丽的话,小阳竟毫不在意地说:‘他们都说我不会写,时间长了,我也认为自己不会写,就写不出来了。’"  相似文献   

19.
<正>习书可晓"写"字义据我所闻,若干习书之人,"写"了大半辈子的"字",并不懂得这个"写"是什么意思。有一回,我"考试"一位喜爱书法的友人,问他说:"你天天练写字,到底怎么才是‘写’的真谛?"他听了,愣住了,半晌说:"写?不就是用笔向纸上画笔道——写成汉字吗?"我说:"老兄说了半日,把‘写’说上三遍,还是一点儿也没讲出‘写’是什么,怎么回事。"他有些"觉醒"了,叹了一声,"哎呀,糊涂  相似文献   

20.
[小引] 刚刚认识了一位同学,叫刘嘉明。他说已经上初三了,数理化学得还不错,可就是不会写作文,每次上作文课,不是愁眉苦脸,就是胡抄乱拼。我对他说:"没有生来就会写作文的人,也没有永远学不会写作文的人。"他问我:"老师,那你说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