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呼啸山庄>中,艾米莉·勃朗特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探索,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奇异而又真实的悲剧女主人公凯瑟琳.在凯瑟琳身上存在着人格的分裂.她一方面想忠于自己的灵魂,一方面又受到外部世界的诱惑."自我”与"超我”在她身上并存,并发生矛盾和冲突.由于贪慕世俗的有形的欢乐,她背叛了自己的灵魂,并因此铸造了她的悲剧.她的困扰、反抗、痛苦,甚至死亡都是由她的双重性格、她的人格的分裂造成的.这样真实的人性也同样寄居在这个世界每个人的形体之内,并不断地进行交锋和斗争.  相似文献   

2.
李清照词是贯通南北词坛的桥梁,是李清照使词从艳情感怀发展到伤乱忧国,她对后起的词人影响极大,对我国古典诗词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李清照无论在生活还是作品中都表现了非常特定的复杂性,这是有目共睹不可回避的。我们在研究她的生平和作品的同时,不能不注意她文化性格的复杂性,本文主要是从其前后期生活、时代背景、文化传统、性别等方面入手,分析其文化性格复杂性的形成原因,以助于我们更彻底更深刻的理解李清照及其作品。  相似文献   

3.
As the most important heroine in Wuthering Heights, Catherine strongly captures readers' mind with her unique and complicated personalities which greatly causes her life and love tragedy. This paper analyzes changes of Catherine's personalities in her three life phrases.  相似文献   

4.
论丁玲笔下女性形象的独立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玲对女性命运的思考,重点放在其对自由意志的执着追求上。她通过小说中的众多女性形象,维护和张扬了女性的独立人格。这既是丁玲自身独立人格的体现,也是丁玲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形象解读。对于中国女性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获得与高扬,以及人性的解放、提升与完善,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丁玲具有双重的人格意识,一方面她是女人,当然具有女性人格特质。以及女性所固有的阴柔特征;另一方面。在她身上又存在着强烈的男性阳刚性特征,拥有男性人格特质。这二者有机地交融在丁玲的人格个性中,并贯穿了丁玲的一生。不过,丁玲的人格特征并非一成不变,也不是平分秋色,其表现形态因生活和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变化,时而女性人格特质占主流,时而男性人格特质占主流,多半时候是相互交错。这种独特的动态化的人格特征,深刻地影响着丁玲的人生道路,并通过作家的审美体验而影响其文本创作。  相似文献   

6.
《呼啸山庄》是部悲剧色彩很浓的小说,笔者着重从分析女主人公凯瑟琳的性格入手,试图诠释整部小说悲剧产生的原因。因为凯瑟琳善良,才对席斯克里夫由怜悯而生爱;又因为她虚荣、自私而且自傲,她背叛了她的爱情嫁给了爱德加。最终凯瑟琳成为所有悲剧的导火线,每一个原本纯真的人都被卷了进来,他们的爱和人性都在那个时刻被冰冻了起来。  相似文献   

7.
按照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学说和伍尔夫"雌雄同体"理论,丁玲的创作可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时期.丁玲的性格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自身遭遇而凸凹不平,这种双性人格特征影响了她的生活和写作,在她的小说文本上打上深深的烙印.丁玲不断地用理性压抑本我意识,克制自己的女性意识,用理智来从事写作,压制本我,表现自我,走向超我,最终创作出一部描写解放区土地改革最高成就的现实主义作品.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人才的选拔、教育及培养等方面论述了叶卡特琳娜二世独特的人才策略。指出正是由于叶氏不仅善于选拔人才,而且还注重对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才使她网罗了大批有用之才。从而使她的治国方针奠定在丰富的人才资源之上。  相似文献   

9.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中的悲剧主要是由克莉奥佩特拉反复无常的性格造成的,她夸张的情绪表现源于她的表演型人格障碍。文章分析剧中克莉奥佩特拉表演型人格障碍的具体表现,并从行为主义观点和社会文化观点揭示其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提出保持心理平衡的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凯瑟琳是一个双性同体的新形象,对瓦解父权社会的性别二元对立论有重要的作用。她不仅具有温柔、极富同情心和极易动感情等女性特征,而且具有积极主动、勇敢坚强等男性特征。女权主义和拉康的后精神分析理论,给我阐释了凯瑟琳双性同体特征失而复得的整个过程提供了一种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11.
庐隐为现代文坛奉献了一系列颇具"现代性"的小说。一方面,受"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的影响,其小说革旧鼎新,敢于批判封建思想,揭露社会弊病,具有启蒙现代性;另一方面,受到西方悲观主义哲学、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其小说反思启蒙理性,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忧郁感伤,具有审美现代性。庐隐小说的二重现代性既是她个人思想与个性矛盾、情感与理智纠葛的体现,也是现代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期复杂的精神体验和多元的思想倾向的写照,对当下未完成的现代化建设仍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女性主义视角下凯瑟琳·巴克莱形象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明威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中的女主人凯瑟琳·巴克莱一直都是评论界争议的人物形象。海明威事实上是借助他的女主人公凯瑟琳塑造了一个具有女性意识的崭新的女性形象。本文从小说的创作背景及文本内容入手,反驳了传统评论家对其所持的偏狭观点,以女性主义的角度重新审视了这位女主人公的形象,以期给她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飘》中的女主人公斯佳丽是一个复杂矛盾的人物形象.一方面她力图挣脱传统的束缚,追求本能的快乐,自由和生存;另一方面,她又时时受到社会规范的影响,甚至还不自觉地坚守着传统的价值观念.根据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的理论,斯佳丽内心的“本我“和“超我“的激烈冲突正是形成她复杂矛盾性格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4.
林黛玉在她短暂的一生中,用诗宣泄痛苦和悲愤,用诗抒发欢乐与爱情,更用诗表示抗议和叛逆。本文从分析林黛玉所作的诗词入手,探讨作为她生命主旋律的叛逆性格;她迫于不幸身世遭遇及恶劣环境而形成的多愁善感的性格;她孤标傲世、目下无尘的高洁品格以及天真笃实、待人宽厚、处事谨慎的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15.
希刺克厉夫是艾米莉.勃郎特小说《呼啸山庄》中众所周知的一位复仇者。人们因此往往忽略甚至漠视小说女主人公凯瑟琳身上所隐含的报复情结。凯瑟琳其实也是小说里一位重要而独特的复仇者。她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死亡,以此对爱她的人进行了一生一世的报复,让他们一直生活在痛苦中。据此可以认定,凯瑟琳堪称相当高明的报复者。  相似文献   

16.
李清照的《词论》是中国词史上第一篇词学理论著作,但历来为人所诟病。对她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两点上。一是认为她“词别是一家”的主张桎梏了别人;二是认为仅从协律的角度批评苏词是有失偏颇的。事实上,李清照的《词论》是在考察了唐五代至宋词学的发展历史后而总结出来的艺术特性和艺术规律。她对北宋众多词人的评价是实事求是,准确公允的。她对各家词的批评,是和她本人的个性气质分不开的。李清照的《词论》出现在词体地位确立的时候,在中国词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弓超 《海外英语》2012,(3):187-188
Wuthering Heights is a novel full of power written by Emily Bronte. The main characters-Catherine and Heathcliff, souls of the heath, represent the most natural power without any modification. The heath is vibrant with spirits and personality. Catherine, Heathcliff and the heath are connected. Women are most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Nature. As the daughter of the Nature, Catherine fights bravely with the male power and the alienated civilization. In the final death and destruction Catherine and Heathcliff go back to nature, and there fore achieve the unity of body and soul.  相似文献   

18.
孔子是一个极具个性的政治家,他那充满矛盾的复杂的政治个性既与其天生气质和早年经历有关,更是由春秋时代诡谲多变的政治气候和孔子独特的政治实践所造就的。孔子的政治个性对其政治生涯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一方面,促使他积极入世,奔走列国,游说诸侯实行仁政;另一方面,导致他在政治上遭到了多次挫折。  相似文献   

19.
于漪是怎样从普通教师成长为人民教育家的呢?从教育家个体成长史的视角,分析其成为人民教育家的生成机理,剖析影响其成长发展的要素,人民教育家的成长是内外因、主客体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让生命与使命同行是其成为人民教育家的强大内驱力,一辈子学做教师是其成为人民教育家的唯一捷径,付出浓浓的教育爱是其成为人民教育家的发展秘诀,书写中国基础教育学是其成为人民教育家的巨大贡献,关键人物影响是其成为人民教育家的重要外因。  相似文献   

20.
从三个方面对叶卡特琳娜二世的外交策略进行了分析 ,突出了她外交策略中的灵活善变、游刃有余的特征。正是在叶氏时期 ,俄国走出了外交的低谷 ,扩大了国际影响 ,成为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