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辛尔露 《东南传播》2014,(1):122-124
《环球时报》社评从创办以来,以国内外重大新闻事实和重大时政作为评论对象,并一直保持出报即有社评、大事即有社评的强时效性,从而获得了很高的舆论关注度,产生了广泛而激烈的舆论影响.然而,《环球时报》社评或许还有值得关注的一点:就是其对某一重大事件展开的“打井式”追踪评论、跟踪报道,本文就将以“斯诺登事件”为例来探讨和分析《环球时报》社评“打井式”系列报道的这一特色、亮点.  相似文献   

2.
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环球时报》,由最初的周报发展到现在的日报,其特有的报道选题和报道风格受到国内外舆论的普遍关注,被当作是中国民间舆论一种有代表性的声音。其社评栏目创办于2009年。以国内外热点事件为评论对象,具有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其国际军事评论总能引起国内外舆论的重视,转载率很高。给搞好军事外宣工作诸多良好的启示。首先。言论要突出媒体特色。对传统话语形态进行嬗变创新  相似文献   

3.
一个新闻评论工作者对报纸上的楷体字往往有特殊的敏感。近一年,我开始注意《环球时报》(下称《环球》)刊发的楷体字——社评。一家报纸能够不间断地发表社评,没有足够的办报经验和高度职业化的团队,是很难做到的。也许是因为职业关系,我对评论作品比较挑剔。正如经常鉴赏佳茗,一般茶品很难得到  相似文献   

4.
《环球时报》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自2009年起,它创办了社评栏目。就像它的头版标题一样,其社评所引起的争议很大。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两年来,《环球时报》的社评经常被世界各大通讯社广泛转发和引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环球时报》社评与胡锡进微博为研究对象,通过词频分析、新闻框架梳理及情感话语分析,考察这两种不同的呈现空间中胡锡进主导下产制的新闻产品及其个人言论在新闻框架、情感话语上的映照关系。研究发现,《环球时报》社评与胡锡进微博在高频词汇、新闻框架构建及情感话语使用有着较高的相似性;相关新闻议题上的情感话语倾向映射了媒体定位及社会现实图景;《环球时报》社评与胡锡进微博的新闻框架、情感话语差异适应了媒介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6.
马少华 《新闻界》2002,(4):9-10
当主流媒体依然保持着年节、重大会议才偶一露面的社论规格的时候,一些走向市场化的报纸和新报纸上,则不声不响地出现了每天一篇、每期一篇的时评风格的“社评”栏目。比如:以挂“本报评论员”并真实署名的《北京青年报》每天二期的“今日社评”、《工人日报》每周五期评论版的以本报评论员真实署名的社评;发表在报纸头版、不署名的《21世纪经济报道》社评、《经济观察报》社评。与主流媒体的社论不同,这些“社评”,无一不是时评。比如《北京青年报》2002年1月9日二版的“今日社评”是《且看足协如何钓“大鱼”》,评的是当日一、二版…  相似文献   

7.
本期<新闻与写作>聚焦"社评与国际话语权",像是一场"关于评论的评论"圆桌会议.几位作者的身份很有意思:卢新宁主持中国第一官方报纸的笔政:胡锡进主持的环球时报被认为是中国民间的一种重要声音;张颐武、李希光、赵振宇三位教授,主业是教新闻评论课,也经常写评论.在我看来,教评论的和写评论的各有所专.评论写作的对象是社会生活之种种,评论教学和研究的对象是评论本身.写评论往往强调实践性,并不在意评论的创作原理;教评论的强调理论性,往往对评论现象作出归纳概括.这几位顶尖报社和学校专门从事评论工作的专家学者,以笔谈的方式讨论社评与国际话语权,从不同方向研究同一问题,这本身就是很好的创意.  相似文献   

8.
创刊于1993年的环球时报,2009年出版了英文版.对于一家“所有社评中英文版同时刊登”的媒体而言,更加“一致”的,应当是体现在社论中的观点,无论这些观点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分析环球时报社评中英文版的标题,我们从中可以找到评论在语言方面的表达差异.  相似文献   

9.
现在看来,是我错了. 两年前环球时报社评起步不久,锡进总编辑曾谦逊地向我垂询观感,我不留情地泼了冷水. 当时,我的疑虑有二,一是觉得以环球时报的定位,社评势必会涉及国际问题,由此难以避及外交事务,容易涉及邦交关系等较为敏感的话题,我很怀疑是否有足够的空间表达编辑部观点.二是看了一些最初的篇目,从选题到表达,尚未呈现环球时报的独特性.有感于评论人才的缺乏,便怀疑他们是否有足够的力量打造自己的品牌.  相似文献   

10.
3月14日,某报一篇题为《媒体应从执迷八卦中抬眼看世界》的社评,从记者问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最近有人把死猪"江葬"是不是因为付不起死猪的火葬费谈起,扯到官员的"嘴笨"和政府的执政能力问题,以及"全社会要适应"这种"沟通不好"。我一个字不贪污地把这段评论引录在下面——"中国必须解决官员同舆论的沟通问题,这不意味着在每一个具体事件中真能‘沟通好’,而是要形成对‘沟通不好’  相似文献   

11.
于帆 《新闻大学》2013,(2):134-141
《环球时报》在当今中国媒介体制下,是极富争议又极其特殊的一个媒体。本文就力图通过对《环球时报》社评主题、话语表达的分析,勾勒出《环球时报》如何在中国政治现实中利用特定的话语和表达策略,同时在官方和市场两方面都获得认可。这种特点反应了中国政治国家话语和民间话语无法对接的现实,也可以看出一家媒体在政治宣传体制、商业利益和专业主义之间的挣扎与撕扯。  相似文献   

12.
《环球时报》在当今中国媒介体制下,是极富争议又极其特殊的一个媒体.本文就力图通过对《环球时报》社评主题、话语表达的分析,勾勒出《环球时报》如何在中国政治现实中利用特定的话语和表达策略,同时在官方和市场两方面都获得认可.这种特点反应了中国政治国家话语和民间话语无法对接的现实,也可以看出一家媒体在政治宣传体制、商业利益和专业主义之间的挣扎与撕扯.  相似文献   

13.
陈友良 《新闻界》2020,(4):76-84
基于新发现的袁昌英《公意之源》,并与陶孟和的书评比较,考察李普曼《舆论》作为一种现代性话语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的问题。《舆论》推动了近代西方"public opinion"从哲学论述转向现代性的知识和概念,但其核心概念仍融合了"公共意志"与"公众意见"两方面涵义,作为现代性话语尚具有两歧性。这个特征为五四时期的中国学者提供了"舆论"与"公意"的两条阐释路径。陶孟和用书评形式引介《舆论》,关注其在政治心理学上的创新意义;袁昌英则以近似于政论文的形式,评述李普曼的新舆论观、大众媒介观和政治传播观,实已触及现代传播学的范畴。陶、袁都被李普曼的民主理论修正观点所吸引,对于著名的"李普曼-杜威之辩",也有精英主义与大众主义不同的评论视角。从话语实践上看,《舆论》参与了一战以后中国知识界对西方民主制度的反省思潮。  相似文献   

14.
正评论是党报的旗帜、灵魂、统帅。区县报的党报属性,决定了评论在发挥思想引领、抢占舆论高地、强化"喉舌"功能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近两年,重庆市《渝北日报》积极激发评论在舆论引导中的"内生动力",通过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推出了一大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评论力作。区县报如何进一步提高评论的质量,扩大评论的影  相似文献   

15.
赵允芳 《新闻通讯》2013,(12):49-51
近一个时期,可能没有哪一家报纸像《环球时报》这样重视社论——几乎每天都刊发社论,有时甚至刊发多篇社论;可能也没有哪一家报纸像《环球时报》这样,其社论、评论文章能够引发如此之多的关注和评议。而无论批评或褒扬,我们都应该首先看到其最为重要也殊为可贵的一点——  相似文献   

16.
江海伦 《新闻世界》2014,(5):194-195
本文以《重庆时报》2013年7到9月的社评为样本,解读其社评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质疑批判是社评的基本责任,二是公平正义是社评的中心主线,三是创造公共价值是社评的追求。通过对都市报评论特性的研究,以期为都市报等纸媒谋求个性发展,提高竞争力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省委书记徐光春在给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信中指出:“《今日社评》主题鲜明,内容新鲜,导向正确,字简练,既有指导性,又有可读性,是一个很有特色的评论栏目。”这是对我们的鼓励,同时也肯定了评论在引导舆论方面的重要性,对如何写好评论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中国电视媒体正在打造"大片时代",其标志是"大投入、大制作、大造势和高回报"。新闻大片方面,《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核心品牌栏目调整升级,在内容上增加民生和社会新闻比重,在编排上把《走基层》新闻放头条,并增加《央视述评》板块,通过电视评论强化舆论引导力。《焦点访谈》进行了19年来的首次改版,更加贴近社会热点。  相似文献   

19.
《新青年》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新闻短评栏目“随感录”,以“小我评论”的独特评论形式,在同类评论中独树一帜,在当时引起了重大反响。《新青年》“随感录”的“小我评论”特点为:以“小我化”的角色扮演贴近受众心理;以人性化的阐释方式实现理论传导;以冲突性的思想阵营形成舆论多数;以个体化的批判与精神呐喊重塑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评论作为直接表达观点、引导舆论的新闻产品,是引导舆论的"利器"。如何让评论发挥更大的作用,引发着新的思考和实践。评论被加重近几年来,以党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正拉开新一轮改革的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