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黛西的玩具     
<正>半小时后贾斯汀来了。他紧紧地拥抱了我一下,说:"抱歉,奥吉。"我们都坐在客厅里,相对无言。不知为什么,维娅和我找遍了屋子的每个角落,把黛西的所有玩具都找出来堆在咖啡桌上。现在我们只能呆呆地盯着这堆玩具。"它真的是世界上最好的狗。"维娅说。"我知道。"贾斯汀揉揉她的后背说。"它是突然之间开始呜咽的吗?"我问。维娅点点头。"好像是你离开餐桌两秒钟后,"她说,"妈妈正要去找你,但这时黛西开始了,像是呜咽。""像什么?"  相似文献   

2.
《今日中学生》2004,(35):9-13
新同学联欢会上,我和娅娅一起编排演出的双人舞获得了最热烈的掌声。从六岁起,我和娅娅就一起在少年宫学习舞蹈。舞蹈是我们共同的爱好,也是我们相同的特长,我们的友谊因舞蹈而亲密。班主任宣布下周选举文娱委员的时候,我偷偷看了一眼娅娅,娅娅也正悄悄拿眼瞥我。从娅娅的眼神里,我知道娅娅一定和我一样,喜欢这个和爱好有关的职位,无疑,在这次选举里,我俩最有实力胜出,而我俩必将由好朋友变成竞争对手,因为文娱委员只选一个。很快,班里同学分成了支持我的和支持娅娅的两大派,他们为谁会当选争得面红脖子粗,我和娅娅却埋下头一言不发。上学放…  相似文献   

3.
心债     
在刘冰同学平静、客观的叙述中,我们感受到了深藏于平静客观之后的作者的真挚炽热的“情”——对小娅的深深的歌疚之情。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是细致入微的,从小娅的眼睛、小娅的忧伤、小娅的辛劳和继母对小娅的态度等描写中,我们似乎看到,一个可爱、纯朴、不幸的小娅正从文中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4.
冤家茄子     
我今年的暑假特放松,瞧,好友娅娅又来请我上她家做客,说是同学聚会,来的都是我们的好朋友。我征得父母同意后,便兴冲冲地来到了娅娅家中。一进门,我的“热情”顿时消减了一半。不是冤家不聚头,没想到“阿Q”也夹在中间。我和“阿Q”有些小矛盾,已一年多没说话,这回见  相似文献   

5.
波兰有个叫曼娅的小姑娘,学习非常专心。不管周围怎么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一次,曼娅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曼娅就像没看见一样,在一旁专心地看书。姐姐和同学想试探她一下。她们悄悄地在曼娅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只要曼娅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曼娅读完了一本书,凳子仍然竖在那儿。  相似文献   

6.
夜色降临,圆月高挂,可丈夫张大明还没回家。陆慧牵着6岁的女儿娅娅站在街口,焦急地等着。天这么晚了,大明怎么还不回来?是不是娅娅的病比料想的要重?不祥的预兆渐渐在陆慧  相似文献   

7.
文具最近,妈妈发现娅娅做作业不专心,老是玩这玩那,要不就打瞌睡。那天妈妈检查娅娅的作业,刚走近,就闻到一股刺鼻的香味。妈妈意识到是这些香味文具惹的祸,处理掉了那些文具,果然娅娅做作业认真多了。  相似文献   

8.
每次和好友小娅相聚,小娅总不由自主地谈到家庭的烦恼和重负,说到伤心处,泪眼盈眶,我所做的是提供一双耳朵静心聆听。渐渐她的神色如乌云散去,临走时,如释重负地长长喘了一口气,心中的淤塞好像畅通了。  相似文献   

9.
放学了,皮塔亚从幼儿园里出来,兴冲冲地往家里跑去。他一口气跑到自己家楼下,小妹妹芬尔娅正在楼梯口等着他。“我学会数数啦!”皮塔亚兴奋地对妹妹说,“今天在幼儿园,老师教我们数数了,看我数数  相似文献   

10.
张燕  刘云艳 《早期教育》2006,(11):23-23
娅娅今年四岁,一直和奶奶的感情都很深。奶奶的突然去世使娅娅陷入巨大的悲伤和恐惧之中。她经常会独自一个人坐在角落中发呆,或暗自哭泣。像这类对孩子产生严重影响的事件我们称之为孩子成长中的危机事件,包括父母离婚、地震、火灾、车祸等等。危机事件可能大也可能小,那么家长怎样才能帮助孩子走过这一阶段呢?  相似文献   

11.
玛尔法和达丽娅是高尔基的孙女。玛尔法在高尔基国立博物馆工作,达丽娅是瓦赫坦戈夫剧院的演员。她们常常回忆起与祖父生活在一起的日子:我们的祖父高尔基是一个很喜欢小孩,对小孩要求严格的人。  相似文献   

12.
堂吉诃德是一位落魄的乡绅,他沉迷于各种骑士小说,整天胡思乱想,甚至找了他的邻居桑乔做他的侍从,和他一起去各地冒险,完成他的骑士梦。他先是救了一群要被押去做船夫的囚犯,因此躲进了山里。在山里,他异想天开,学骑士小说里的样子对着一个他捏造出来的“杜尔西内娅夫人”发疯,一定要桑乔去找那个子虚乌有的“杜尔西内娅夫人”。最后,他却可悲地被他的朋友神父和理发师装在木头箱子里运回了家乡。这还不算完,堂吉诃德还要再次出去冒险呢!  相似文献   

13.
小佳丽娅上学还不久呢。她拿起小马季的一本画书,只能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儿认。小马季却说:“我不用上学,就都会读了。”小佳丽娅说:“你要不是说大话,就读几句我听听!”小马季从小佳丽娅手上接过画书,眼睛偷偷斜看着小佳丽娅。这本画书大人给他读过许多遍,他早会背了。  相似文献   

14.
童年趣事     
课堂训练内容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综合学习四·我的小笔头”。听故事 妮妮的牙要掉了。我让她咬住绳子,再拴在门上,使劲一关门,牙就掉了。我们是看了《双把铁锅卡奇娅》的书,才这样做的。但是,卡奇娅的牙没流血,妮妮的牙流血了。  相似文献   

15.
物理课。小娅把脑袋枕在胳膊上打瞌睡。迷迷糊糊中,她看到对面30度角方向有个笔直的身影“刷”地站了起来滞地有声地回答问题她咯噔了一下,脑袋狠狠撞击了桌面,睡意全没了。她摸着生疼的额头,忍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和嘲弄的笑声.笔直的背影却始终没有偏离一度,他也许根本就不屑于嘲笑小娅,所以连看她一眼的兴趣都没有。  相似文献   

16.
被誉为文学上“最为诗意的存在”奥菲莉娅的疯癫和死亡实质上是对父权话语霸权的一次无力地反抗,反抗的方式是通过其作为伦理学的个人向美学的转变,具体来说即为奥菲莉娅作为“贞”的女性形象向“美”的女性形象的转变来实现的。该文将首先结合文本深入分析奥菲莉娅身上所体现的“贞”与“美”的本质,同时揭示两者之间的冲突。其次,该文将深究奥菲莉娅的疯癫和死亡所揭示的其对于以“贞”为代表的伦理枷锁的反抗和以“美”为代表的审美化生存的追求。  相似文献   

17.
流行的准则     
一种叫流行的东西让我们感觉越来越光怪陆离。流行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变异速度惊人。当然更加惊人的是我们追逐流行的巨大热情。那天课上我们教导主任兼数学老师向我邻座的桌子端详了许久,因为他桌上有用2B铅笔写着的三个字:"高""娅""媛"。那个时候他正为他的"杰作"上色。从那以后,数学老师便时常用甜美的女中音对我那位同学说:"高娅媛,这道题你来回答吧。"  相似文献   

18.
上个月,女大学生阿莉娅·萨布尔晚上7点钟去参加数学期末考试,教室里已经空无一人。规定的考试时间是下午5点至7点半。阿莉娅15分钟就答完了题。母亲问她:“15分钟?你检查了吗?”她回答:“放心吧,妈妈,一切都好。”阿莉娅得了高分。老师在评语中留言:“也许所有的期末考试,你都可以晚点到。”再过几个月,13岁的阿莉娅就要从纽约州立大学斯托尼·布鲁克分校毕业了。她8个月时开始认字,2岁就能读书,5岁完成小学学业,10岁进入大学学习。大学一年级时,哈罗德·梅特卡夫教授教她物理。这位教授说:“我当时持怀疑态度。她是个那么小的姑娘。但上到…  相似文献   

19.
"如果要在正确和善良之间做一个选择,请选择善良。"我看了《奇迹男孩》的电影之后,为了这一句特别的台词,决定去看看原著的小说。这本书的主角是奥古斯特,一个十岁的男孩,他从小患上了特雷彻·柯林斯综合征,脸部严重畸形,尽管他已经做过二十七次整容手术,但是他的相貌仍然和普通孩子不一样。先天的缺陷并没有影响奥古斯特的健康成长,他有一个爱他而且懂事的姐姐维娅,维娅知道这个特殊的弟弟需要特殊的照顾。  相似文献   

20.
第四个家教     
初次见面占优势 小娅把她的第三个家教气走了。 她把这事告诉好友林菲儿时,菲儿一点儿也不惊讶,她叫小娅不要高兴过早,第三个走了,还会来第四个的。小娅却乐不可支,她一想起青蛙脸女家教愤怒的表情,便忍不住要乐得喷饭。青蛙脸完全依照妈妈的意思行事,不让她接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