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统编六年制语文教材中,共收入老舍著作或从他的著作中节选而成的课文6篇。这6篇课文,无疑是老舍著作中的精华,都很好地体现出老舍文章的独特风格:细腻的感受力,深刻的理解力和准确完美的表达形式。(一)细腻的感受力读老舍的这几篇文章,给人这样一种强烈的感觉:他是那么细腻而深切地体验,感受到自然界的伟  相似文献   

2.
<正>老舍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被誉为“京味小说”之父。他的作品以一种全方位的视角展现北京的民俗和城市的生活,成为北京的一种文化符号。老舍也是中国现代重要的戏剧文学家,他的话剧《茶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齐鲁大学任教期间,老舍对济南这个“第二故乡”有着很深的感情,他在济南留下了很多优秀著作,《济南的冬天》就是代表。  相似文献   

3.
老舍是为后人留下了1600余部(篇)作品、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尊敬的作家。他本来计划为读者贡献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可是,他却带着对创作的无限眷恋和忧国忧民的悲愤心情而含恨离开这个世界。老舍未完成的著作有20多部。  相似文献   

4.
【原文再现】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季羡林我从高中时代起,就读老舍先生的著作,什么《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我都读过。到了大学以后,以及离开大学以后,只要他有新作出版,我一定先睹为快,  相似文献   

5.
老舍先生的著作很多,但他只对《断魂枪》满怀自信和偏爱。他在选集自序中说:我相信,这个短篇,虽然那么短,或者,要比一部大篇更精彩一些。能够得到老舍先生自己的厚爱,那么它也一定深得读者的厚爱。《断魂枪》,对我,有钩魂摄魄的魅力。他用独具特色的京腔、京调的京味语言,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具有鲜明时代感的生活画面,表达了  相似文献   

6.
小时候,听老师讲过老舍的故事,觉得他是一个大人物.中学时看过电影<龙须沟>,觉得他真了不起,就从图书馆借了几本老舍写的书."文革"中听人说老舍跳湖自杀了,我吃了一惊,弄不明白老舍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我没有见过他,可是,眼睛却润湿了……  相似文献   

7.
王军 《科技文萃》2005,(12):139-141
2005年8月23日,老舍在北京下葬,妻子胡薭青与他相伴.39年前的这一天,老舍在北京孔庙遭红卫兵毒打,次日舍身太平湖.  相似文献   

8.
《新诗历程》是我父亲用英文撰写,1936年在上海一个非常著名的大型英文杂志《天下》上发表的一篇文章.那篇文章发表的时候我才四岁.后来长大了,在父亲身旁也经常听到他和友人们谈文说诗,却从来没有听他提起过这篇文章.去年,国家决定为父亲出版专集,委托武汉大学中文系负责骗辑.当两位同志专程前来南京向我母亲征集父亲生前著作和有关材料时,母亲才从她珍藏的文稿遗物中找出了几张已经泛黄发酥的英文印刷品.我一看之下,原来是父亲用英文写成的一篇编年史形式的诗论.这篇文章的题目是《Poety Chronicle》(《新诗历程》).我母亲找到的这几张纸是《天下》杂志赠送给作者的抽印本.  相似文献   

9.
从老舍先生成长的精神历程到其在困苦环境中的无望挣扎,从时代和文化的双层切面上剖析,我们不能简单将老舍的自杀归结为文化大革命的迫害.老舍深刻地感觉到旧文化的体制以一种更残酷的方式向中国老百姓头上压来,一次比一次更凶猛,根本就无法逃脱,这才促使他放弃了生命.  相似文献   

10.
记者赶去采访舒乙先生,他正在为即将召开的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而忙碌.随着2月3日的临近,"老舍热"也不断升温.连日来的紧张劳碌使舒乙先生面露倦容,但他由衷欣慰地说,在纪念老舍百年诞辰的时候,这么多人关注他、怀念他,着实出乎我们的意料.  相似文献   

11.
4月中,舒乙同志送我一本新出版的他写的《老舍最后的两天》。在扉页上,他写道: 送给“老”画家——小丁 老给老舍先生的作品插图; 老给老舍先生本人画像; 老给描写老舍先生的文章作画, 小丁先生便成了—— 老给老舍画画的老画家。 6月初,早晨从紫竹院散步出来,途遇舒乙骑车去上班。他  相似文献   

12.
老舍是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骆驼祥子》是他的“重头戏”,是一部有世界声誉的奇特作品。而许多现代文学史著作分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重点在“三起三落”,认为“作品通过祥子追求个人理想的‘三起三落’的  相似文献   

13.
老舍是一个悲观的人 ,但为什么老舍没有写出伟大的悲剧 ,反而成了一名以幽默风格著称的作家呢 ?这里从老舍的家庭、生活环境、人生经历、以及他复杂的情感体验对他的影响等方面论述了老舍幽默风格形成的原因 ,希望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老舍的幽默艺术。  相似文献   

14.
在老舍的身上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面对国家民族的危亡,他拿起自己手中的笔为抗战宣传。解放后,他感动于中国的新气象,欣喜于人民的新生活,试图用自己的笔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但是在选择文学为政治服务的同时他又矛盾于文学自身的审美艺术追求。面对“文革”这样的大变动,他更是无所适从。认识老舍,了解老舍,感受老舍内心的而矛盾与坚持。  相似文献   

15.
<正>《想北平》是老舍的一篇意味深长的散文(文见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在这篇散文里,老舍以他特有的质朴平实的语言,抒发了对北平深沉的感情,那是一片浓得化不开的挚爱和眷念。老舍对北平的感情凝聚成两种情结——乡土情结和市民情结。先来说说文中所凝聚的·乡·土·情·结。老舍在他生命的67年中,有42年生活在北平,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北平滋养了老舍,老舍也以自己的笔墨来回报北平的养育之  相似文献   

16.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风格特异的著名作家,他的幽默风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作品中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读者。本文试图从作者的生平出发,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表现及其特征。一、老舍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老舍出生在一个贫苦的旗人家庭,他父亲是一名保卫  相似文献   

17.
30年代初,老舍对<客>的翻译助他写出了小说<微神>;由<隐者>的翻译"摹"出了小说<歪毛儿>.两对作品的对应与叠合足以将翻译对老舍创作的影响昭示得清清楚楚.但影响还远远不止老舍受译文启发写出与之近似的作品,还表现在对老舍短篇小说艺术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在参照着写中,他获得了短篇小说创作的经验与技巧,使他在新的创作起点上迅速前进.其借鉴所恪守的原则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老舍是一个悲观的人,但为什么老舍没有写出伟大的悲剧,反而成了一名以幽默风格称的作家呢?这里从老舍的家庭、生活环境、人生经历,以及他复杂的情感体验对他的影响等方面论述了老舍幽默风格形成的原因,希望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老舍的幽默艺术。  相似文献   

19.
郭凯 《现代语文》2006,(5):27-28
老舍是著名的语言艺术大师,他的小说语言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浓郁的北京韵味,通俗质朴而又典雅精致,简洁凝练而又含蕴丰厚,幽默诙谐而又不失严肃深刻,等等.这已是文艺评论界公认的老舍语言的显著特色.纵观老舍的小说和戏剧作品,我们认为,对某一语言要素进行不着痕迹的巧妙强化,夸张地表现某种效果,是老舍作品语言的又一重要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20.
1922—1923年《小铃儿》的问世,标志着老舍在中国的文坛的起步。作为二三十年代的作家,老舍的可贵之处在于其建设者的气魄。总的来说,老舍的著作以风格、文化型为主,而以政治、伦理型为辅。在“笑声”中烘托出他对于生活的严肃的态度。《马裤先生》、《善人》用漫画式的笔画,突出市侩和伪善者的丑态,发挥了讽刺的力量,《抱孙》、《开市大吉》充满了相声式的笑料,使人在捧腹大笑的同时,看到了生活的愚蠢和虚假,笑声成了武器。从他作品的前后来看,早期作品中的批判和鞭挞往往较为温和,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要笑骂,而不赶尽杀绝,我失了讽刺而到幽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