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王和勇  古龙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1):202-210
本文以incoPat全球专利数据库收录的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专利为数据源,运用专利计量法对专利数据从时间、地域分布、技术分类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人工智能主要发展国家或组织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状态、重点技术发展方向,并对人工智能领域专利成果较多的中美日三国,对不同专利类型利用Ucinet软件进行关键技术分析,比较三个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和产业应用情况,分析国际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趋势,再通过对我国国内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人技术分布、地域分布等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进行国际专利申请是各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知识产权布局、抢占创新制高点的重要手段。本文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供的数据,重点统计了2005年至2009年国际专利申请公布量位居前列的国家的申请情况,分析了国际专利申请的重点技术发展动向,以期为我国创新主体的技术研发和专利布局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研究表明,一方面,美国、欧盟主要国家以及日本在化学、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和仪器、仪表等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但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美国、欧盟主要国家2009年的专利申请公布量均出现了停顿或负增长,而日本的专利申请公布量近五年来保持稳定增长。中国和韩国等国专利申请公布量增长迅速,但与美国、日本等仍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医学技术和药品是科技发展的重点,电信和仪器测量技术创新比较活跃,环境技术成为新的发展亮点。此外,中国国际专利申请公布量增速喜人,其中在数字通信领域已跻身世界大国行列,但在其他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差距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3.
钱过  袁润 《情报杂志》2013,(6):53-58
利用专利情报分析方法,从专利申请量、区域分布、专利申请人、核心技术领域、高被引专利分布、PCT申请等角度对传感网技术领域进行了专利情报分析,重点对中、韩、美、日四国传感网技术领域的专利态势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属于专利申请大国,但技术创新不足,核心技术匮乏,缺乏全球范围的专利布局,韩国是本领域的技术创新主体。研究结果可为传感网技术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提供有价值的专利情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专利数据检索为基础,展示全球以及中国在疫情防控有关的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专利现状和发展特点,摸清全球及中国在该领域的专利发展态势、主要技术布局方向和主要创新主体。进一步明晰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优势及空白点,聚焦该领域未来的专利申请增长点和技术发展热点,为我国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德温特创新索引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专利地图法,对机器人产业全球专利申请趋势、主要国家以及重点创新机构的技术研发领域和专利布局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日本、美国是世界机器人技术的主导者和引领者,中国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关键核心技术还很缺乏;机器人跨国公司均重视全球市场的专利布局,中国是全球热点竞争区域,国外机构在我国申请的专利已近中国专利总量的50%。最后建议中国应尽快制定机器人产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虹膜识别技术作为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技术分支,在许多领域备受关注.本文利用IncoPat数据库,对全球在虹膜识别领域的专利数据进行检索,并对专利数据做了专利申请趋势、地域分布、技术主题探测、创新主体研究、专利布局等专利信息分析,通过分析,为全球的虹膜识别技术发展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刘媛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6):201-209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的各个领域,具有重要的产业价值。以1999—2018年该领域的美国专利数据为分析对象,从专利申请和授权趋势、专利技术、专利相关主体、诉讼及运营等四个方面进行专利情报剖析,美国自然语言处理产业的研发态势、热点技术分布、主要创新者、竞争环境等情况得以展现。总结美国的经验,我国应培育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格局、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加强在美国的专利布局以及注重专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8.
<正>《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及《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对人工智能场景与技术的深度体系化建设提供了系统性指导,强调了在深入发展人工智能场景化技术下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重要社会经济价值与效益。从上述领域的专利保护趋势来看,全球范围内各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对人工智能技术本身及相应的技术结合专利申请,具有一定基础规范,大量专利技术研讨依然针对人工智能技术本身,但对人工智能领域的重点技术的专利布局,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德温特创新索引数据库中收录的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数据进行分析,分别从技术整体态势、研发地域和创新机构等方面深入探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专利布局和竞争态势。研究发现: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现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美国、中国、日本既是重要的国际市场地,也是重要的技术创新地和技术来源地;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活跃度较高,优势技术领域集中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智能搜索和神经网络算法等方面;全球人工智能顶尖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日本,中国的标杆性顶级企业有待增加;此外,还分析得到包括专家系统、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生物特征识别、虚拟现实、智能家居等在内的人工智能领域10组重要的技术主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智慧芽专利数据库收录的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专利信息,运用专利信息计量方法对专利数据进行全球专利申请趋势、地域分布格局、关键技术领域以及主要专利权人分布统计,深入研究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状和竞争格局,为中国创新引导政策和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量较多,产品研发技术发展迅速,但基础算法领域相对薄弱,核心竞争力较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建议中国在保持现有产品优势的前提下,加大对硬件、算法及芯片等基础层面的研究,同时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等其他行业的融合转化,加快推进专利布局和人才引进战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专利检索数据,从技术主题分布、演化路径及合作创新网络三个维度出发,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及Gephi软件的可视化分析,对2000—2019年中国、美国、韩国、日本、欧洲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人工智能专利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现状,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借鉴。结果表明:(1)各国人工智能技术主题布局主要集中在计算领域,中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布局的关键力量,且技术集群之间关联较强,但与美国相比,中国基础技术层竞争力较弱,积极构建"核心技术为主,多元技术为辅"的人工智能技术主题格局成为当务之急;(2)各国均致力于新兴产业的智能化建设,但中国作为传统制造业大国,要继续加强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建设以新兴产业为技术引领、传统制造业为经济支撑的人工智能生态体系;(3)中韩两国人工智能专利呈现出规模社团,联合创新模式初显成效,但各国整体合作创新网络还不成熟,加强跨领域、跨区域联合创新,构建人工智能多元化网络体系,是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2.
PCT专利申请的计量与中国专利的国际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专利计量方法,对全球PCT专利申请进行计量分析,将对了解中国专利的国际保护现状和提高国际保护水平产生重要影响.PCT专利申请计量分析的结果显示,全球PCT专利申请的总量呈现明显的上升发展趋势;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是2007年PCT专利申请国际比例最高的四个国家;中国的PCT专利申请的年度平均增长率最高;PCT申请量全球排名前列的企业主要分布在日本和美国;PCT申请量全球排名前列的大学全部集中在美国和日本.中国专利的国际保护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全球抗冠状病毒药物专利情报进行实证分析,揭示该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我国相关技术的发展提供信息参考。通过利用Patsnap专利信息检索和分析平台,对全球抗冠状病毒专利情报进行国家或地区专利分布、技术发展趋势、申请人排名、重点技术分支、重点专利申请人专利布局、核心专利分析,为我国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抗冠状病毒药物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化学药物和生物药物,美国在抗冠状病毒药物领域的研发实力较强,其中主要研发主体为大型医药公司,而中国主要为科研院所。中国虽然在该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最大,但核心专利还未实现产业化,核心创新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专利检索数据为基础,从创新水平和创新潜力两个方面对中美两国的人工智能创新能力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两国的创新水平发现:中国的人工智能专利在总量上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但其专利国际化水平不高,PCT专利数量远远落后于美国;专利分布不合理,主要集中在应用层,基础层和技术层存在短板。美国人工智能相关专利国际化水平高、分布合理,基础层发展扎实,技术层发展平稳,基础层和技术层的基础研发能力可以支撑应用层的长期发展。进一步比较两国的创新潜力发现:中国的基础层和技术层未来发展潜力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目前人工智能在基础层和技术层的短板。可以预见,未来随着中国人工智能基础层和技术层的快速发展,中国不仅可以在专利数量方面超越美国,人工智能整体创新能力与美国的差距也将会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德温特创新索引数据库,对人工智能专利全球地理分布、主要国家PCT布局、技术热点、未来趋势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目前人工智能专利主要分布在北美、东亚和西欧地区;中国专利数量已赶超美国,但大部分集中于技术应用层面,存在结构不均衡问题;人工智能领域的跨国巨头均重视专利全球化布局,国外机构在中国申请的专利已近中国专利总数的50%;大数据、云计算、深度学习、语音识别、图像识别、人机交互等是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热点技术;智能机器人、智能医疗、智能金融、智能安防、智能教育、智能驾驶6个方面的新兴技术主题,与人工智能热点技术存在较强的交叉关联,创新机构需对上述热点与新兴技术加以重点关注。本研究可为中国相关企业与政府机构进行人工智能技术前瞻性布局与创新引导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对全球充电基础设施专利情报分析和挖掘,有助于国内充电基础设施企业和该领域技术人员了解自身与国外的差距,找准今后发展的方向。[方法/过程]基于Innography专利分析平台,从专利申请、技术生命周期、专利布局与来源、技术输入输出、主要申请人竞争态势等角度对全球和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结果/结论]中国充电基础设施专利申请呈现快速增长势头,而美国、日本等充电基础设施强国的专利申请已经呈现下滑趋势。全球专利中中国专利申请占据了半壁江山,但90%以上的核心专利却掌握在美国、日本等国手中。在中国无线充电、充电站(桩)建设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与国际其他国家研究热点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专利地域性保护原则和创新主体采取的全球专利布局战略思想,提出利用专利全球布局数据进行技术预测的新思路。选择2015—2019年的专利数据及其全球专利战略布局数据,设计了技术预测模型;并选择全球辐射能技术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未来的辐射能领域全球竞争中,美国将占有更大的优势;日本的优势明显下降。与当前阶段相比较,在未来阶段主要创新主体的变化比较明显,尤其是LG电子公司值得高度关注。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从创新机构层面,中国都需要加强专利的全球布局战略,提升技术创新的国际竞争实力。本研究在理论和方法层面,为产业技术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实践层面,对我们全面把握全球辐射能技术创新的当前状况和未来趋势、更好地部署能源产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德温特创新索引专利平台(Derwent Innovation Index,DII)收录的1963-2009年数控机床产业专利为研究对象,借助专利情报分析方法,对我国数控机床产业专利信息进行分析.通过对比日本、美国和德国的专利信息情况,分别从专利整体产出情况、重点研发技术领域和研发机构专利布局等角度揭示出我国数控产业的发展变化,为全面掌握数控产业技术创新动向与创新发展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刘桂锋  王秀红  钱过 《情报杂志》2012,31(8):44-49,43
采用对比分析法对1990-2010年间中国、日本和美国薄膜太阳能专利数据的动态分析来揭示三国薄膜太阳能技术的专利状况.选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库,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技术三个层面七大模块对比了中日美薄膜太阳能专利年度申请态势、区域分布、专利申请人和发明人以及专利技术布局等.研究表明中国与日美薄膜太阳能专利申请行为差距较大.结果可为我国薄膜太阳能技术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竞争情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德温特数据库中收录的人工智能领域专利数据进行分析,从整体态势、研发地域和创新机构出发,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专利布局和竞争态势。研究发现,人工智能领域现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美国、中国、日本既是重要的国际市场地,也是重要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来源地,我国的研发活跃度较高,优势技术领域集中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智能搜索和神经网络算法等方面。全球顶尖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在美国和日本,我国的“标杆性”顶级企业有待增加。此外,还分析得到包括专家系统、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生物特征识别、虚拟现实、智能家居等在内的人工智能领域10组重要的技术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