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学习《西门豹》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讨论:西门豹是个什么样的人?有的同学说:“西门豹是个善于调查研究的人,先摸清楚底细,再处理事情。”有的同学说:“西门豹是个智勇双全的人,不露声色就把坏人处死,有勇有谋。”还有同学说:“西门豹是个青天大老爷.为民除害哦!”这时有个同学犹豫着说:“我觉得西门豹这叫做草菅人命!”  相似文献   

2.
重视语言文字训练强调思维理解过程——刘克《西门豹》教学纪实与评析纪实者李威评析者钱芹书(第一课时)师:今天我们在这儿学一篇课文,哪一课?生(齐):21课,西门豹。(板书课题)师:西门豹,他姓西门,豹是他的名字。西门豹是距今两千多年战国初期魏国的政治家...  相似文献   

3.
一、善于运用启发引导的提问小学生年少幼稚,思考问题常常浮于表面,有时则是人云亦云,这对培养创造性思维不利。教师教学时,不能对学生只提出一些不必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而必须巧设问题,步步深入,启发引导学生逐步思考,最终得出结论。如教《西门豹》(小语第七册)一课,有位教师这样来教:师:你是否能想出这节课老师想要提出和解决的5个问题?生1:造成邺那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是什么?(师摇头反对)生2:西门豹用什么办法来惩治那些贪官、巫婆?(师再摇头反对)生3:西门豹为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师还是摇头…  相似文献   

4.
案例:《西门豹》教学片段 师:“面如土色”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形容很害怕。 师:形容很害怕的成语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学习《西门豹》这篇课文时,不仅被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而且被西门豹巧治巫婆、官绅的妙计深深折服。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西门豹方法的巧妙之处,上课时,我和学生之间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对话。课堂实录如下:师:同学们都认真地朗读了课文,甚至把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转化成电影“放”出来,这就叫会读书。那么,你们就来谈一谈,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方法怎么样?生1:我认为西门豹这个人很有计谋,每做一件事情都是胸有成竹。他并没有派威武的士兵把巫婆和官绅们一网打尽,而是用带有幽默、讽刺的话说:“这样看来,河伯还真灵啊!河伯娶媳妇请…  相似文献   

6.
《面门豹》课堂教学实录片断之一上海/练苏芬(本片断是在第一教时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在预习《阅读指导》的基础上进行。)师: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西门豹的哪件事?生:课文主要写了西门豹惩办巫婆、官绅,为民除害的事。师:在惩办巫婆、官绅前,西门豹为什么...  相似文献   

7.
【案例】《西门豹治邺》(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中"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他一等再等,等什么?师: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西门豹等来官绅的求饶……生(齐读):这些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  相似文献   

8.
教学《西门豹》一课,临近尾声,一学生提出质疑:“老师,西门豹是邺的地方官,他为什么不直接把巫婆和官绅活抓上来,而是假装相信迷信,再惩治他们?”  相似文献   

9.
褚少孙,西汉元、成之世为博士,是一位著名的《史记》续补者。褚补六人中有一则“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反映了战国中期魏国变法图强的史实,丰富了《史记》的内容。关于西门豹治邺,《史记·河渠书》有记载,云:“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但司马迁没有给西门豹作传,所以他的生平事迹不详。但西门豹治邺是真实的历史事实,故《史记》在《魏世家》中又记载说:魏“任西门豹守邺,而河内称治。”  相似文献   

10.
《西门豹》是一篇颇具戏剧性的历史性题材课。课讲了战国时期,西门豹管理邺地时,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惩治巫婆、官绅头子,兴修水利的故事,歌颂了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造福的业绩。其中西门豹为老百姓破除迷信的部分集中表现了西门豹的聪明机智,称得上“一石四鸟,巧妙绝伦”。通过送新娘时简短的几句话,西门豹同时达到了四个目的:救下了新娘;处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警戒了其他官绅;教育了老百姓。对于这样的章,学生充满了兴趣,喜欢西门豹这一个人物,  相似文献   

11.
(西门豹)一课中西门豹向老大爷提了4个问题,其中一个是:“那么漳河发过大水吗?” 在新教材(1995年人教版(语文}第七册)中,老大爷是这样回答的:“没有发过。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闹旱灾。”  相似文献   

12.
[课例] 《西门豹》教学片断: 师:西门豹惩罚了巫婆、官绅,老百姓明白了什么?用书上的话回答。(引读)老百姓明白了…… 生: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 师:老百姓明白了,你们明白了吗?说说理由。 生:我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并没有真的河伯。因为巫婆和官绅被投进漳河就再  相似文献   

13.
1.交流调查报告,确定研究主题.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西门豹》.,我们知道,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的景象是--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生接答),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了调查.昨天我们大伙儿跟着西门豹一起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且每一位同学都认认真真地填写了一份《关于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的调查报告》,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的报告.哪些同学想来展示?(很多学生举手)……  相似文献   

14.
上级部门派西门豹去调查漳河边上的邺。正值盛夏,一辆宝马开到了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邺。飞驰的宝马停在了空地上,车门慢慢打开,伸出一只穿着黑色皮靴的脚,接着从车上走下一个身穿黑色长大衣,头戴黑帽,还戴着一副墨镜的人。他是谁?“嘻嘻。”他狡猾地一笑,“在下就是人见人爱、酷帅有型、聪明伶俐、为人谦虚(你那也叫谦虚?)的——西门豹。”一位老大爷旁若无人地从西门豹前走过。西门豹叫道:“喂,你是怎么搞的?至少也送上一枝玫瑰花吧!在城里,我可是很受欢迎的喔!”老大爷瞟了他一眼,傲慢地说:“送花?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西门豹摘掉眼镜…  相似文献   

15.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七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生:惩治巫婆。 师:西门豹是用什么妙计惩治巫婆的呢?请同学们先看一段话,边读边注意带点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思考—— 西门豹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相似文献   

16.
第一场 向老人了解情况景 :一案台 ,一椅 ,台上放有竹简。(幕起 :西门豹伏案深思。卫士悄悄端茶放案台上。)西门豹 :唉——— (长叹 )卫士 :大人 ,您有什么烦恼 ?西门豹 :魏王派我来管理邺地 ,却不料这里田地荒芜 ,人烟稀少 ,不知是什么原因。 (起身踱步 ,猛转身 ,看卫士。)你去找一位百姓来 ,我要问一问这里的情况。(卫士下 ,西门豹坐下看竹简。一会 ,卫士带一老大爷上。)老大爷 :(跪 )大人 ,您有什么吩咐 ?西门豹 :老人家 ,这里为什么这么穷困、荒凉 ?(走近 ,扶起老大爷。)老大爷 :都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 (怒气冲冲 )西门豹 :这怎么讲 ?…  相似文献   

17.
战国时期,魏王派西门豹去管理漳河边上的邺。——《西门豹》西门豹,春秋战国时期魏国人,公元前422年时任魏国邺令。当时,我国正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群雄并起,列国争霸,社会一直处在大动荡大分化之中。邺(今河北省临漳县西  相似文献   

18.
战国时期,魏国西门豹为邺令,他来到邺后,一不访拜地方三老,二不吃请受贿(huì),三不祷告河伯尊神,而是乔(qiáo)装改扮,暗查私访去了。经过了解,西门豹深知邺郡(jùn)有五大要害,致使邺郡田园荒芜(wú)、民不聊(liáo)生。西门豹为使百姓早脱苦难,大胆改革。他首先废止河伯娶妇;其次责罚奸商,稳定物价;进而严训乡绅(shēn)为百姓平冤(yuān)昭(zhāo)雪;在民心安定之后,引导百姓在漳河之侧筑十二条渠(qú),引漳灌田。这样一来,邺郡振兴待望。可是,西门豹却得罪了地方的三老还有巫师以及奸商。他们视西门豹为眼中钉,肉中刺,相互串通勾结在一…  相似文献   

19.
《西门豹》这篇课文,讲的是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事。  相似文献   

20.
充分利用幻灯投影,理解词句,领会课文内容———“九义”六年制小语第八册《西门豹》第二课时教例评析南宁民族师范宋爽【教例】教学要求:1理解重点词语及含义深刻的句子,读懂课文内容。2学习西门豹大胆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精神。教学难点:课文是如何描写西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