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里所说的“对话”,已不是一般语言意义上的对话,而是一种教学对话。它意味着对话双方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教师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同时,阅读活动的本质并不在于只去探究文本的原意,而应鼓励学生站  相似文献   

2.
教学对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交谈,而是对话双方彼此敞开心扉的互相接纳。教师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播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首席的谈话,引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而教师必须先  相似文献   

3.
一、教师角色的认定与教学行为的恰当是实现对话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教学对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交谈.而是意味着对话双方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教师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通过"首席"的谈话,引领、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式学习?笔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三点体会。一、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的氛围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由此可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教学也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不是老师导学生演,而是师生互学互动、合作平等交流。当然,要…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课程标准》所指的“对话”,不是一般语言学意义上的对话,而是一种教学对话。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里所说的“对话”,已不是一般语言意义上的对话,而是一种教学对话。它意味着对话双方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教师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同时,阅读活动的本质并不在于只去探究文本的原意,而应鼓励学生站在自己特定的理解基础上,以特定的视觉去理解和诠释文本的意义。从这一角度看,阅读是一种创新过程,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努力去实现这种过程,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对语氛围。  相似文献   

7.
丁玖 《教书育人》2010,(2):62-63
关于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关于阅读教学中的“对话”,主要包括老师与学生、老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独特的感受和解读,不是把自己或权威的解读灌输给学生,而是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互相交流,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说明语文教学从传统的“独白”走向了“对话”,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居高临下地传授知识的权威地位,改变了学生正襟危坐、规规矩矩接受教师的教训和灌输的状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以“对话”来界定语文阅读教学,既体现了活动状态,又内含了主体自觉,且道出了理想追求。一、民主平等是对话的实质这里所说的“对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对话,而是一种教学对话,是教育交往的手段,是一种教育情境。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不仅是…  相似文献   

9.
卞德荣 《考试周刊》2009,(40):70-70
关于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的“对话”,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独特的感受和解读,不是把自己或权威的解读灌输给学生,而是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互相交流,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10.
一、教师角色 ,从“前台”向“后台”定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首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 ,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 ,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的角色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课堂不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 ,而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天地。教学不是为了控制学生 ,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因此 ,教师首先应当准确定位 ,从讲台走向学生 ,以退求进 ,以学论教 ,以学定教。将课堂教学的视线集中到学生身上。把课堂还给学…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课堂上,教师要拨动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是我教你学,我启你发,而是双方融洽交流、互动式和谐发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走进文本.这不仅是一种调动学生的手段,更是一种尊重学生的教育思想;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语言的讨论或争鸣,更是师生之间平等的心灵沟通与交流;不仅仅是课堂的一种教学技巧,更是一种走进心灵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一、教师角色,从“前台”向“后台”定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首先必须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的角色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课堂不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天地。教学不是为了控制学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因此,教师首先应当准确定位,从讲台走向学生,以退求进,以学论教,以教定教。将课堂教学的视线集中到学生身上,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  相似文献   

13.
一、营造开放互动教学氛圈,让学生与教师自主“对话”阅读教学中的对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交谈,而是意味着对话双方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可作为对话主体——学生, 在师道尊严影响下,甚少或不敢在课堂上讲真话,使师生之间无法建立起真正的沟通关系。其实,我们教师只要抛开传统权威意识,“蹲下来”与学生平等相处,就能让学生感到我们是他们课堂上的学习伙伴。这样,课堂上师生是朋友,师生没有距  相似文献   

14.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由此可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只是“传道受业解惑” ,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 ,学生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 ,教学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 ,也不再是老师导学生演 ,而是师生互学互动、合作平等交流。所以 ,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 ,更新知识 ,不断适应新形势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学活动中要…  相似文献   

15.
“平等中的首席”指的是教师要成为与学生处于平等关系中的指导者、引导者,而不是专制者。在新课程改革指导下的课堂上,怎样来体现“平等中的首席”呢?1.平等参与,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有人会说:“既然平等,为何首席?强调平等也只是假平等。”其实并不矛盾。所谓“平等”,是指师生关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双方处于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课堂上教师仔细观察,耐心倾听,与学生诚恳交流。所谓“首席”,是指师生平等参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照顾差异,调控教学;通过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体验尊重;通过交…  相似文献   

16.
教师作用观的回顾与后现代审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受其“教师作用”这一价值观支配。教育史上曾经出现过“设计师”、“雕塑家”、“助产师”、“园丁”等对教师的隐喻,表现出对教师作用观和教育的不同理解。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不是主客二分,而是彼此平等共生的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里的“对话”不是人际交往中的言语交流,而是一种教学对话,是教师、文本、学生之间多元互动的有效“对话”。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的“对话”?如何让课堂因“对话”而精彩呢?下面我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明确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对话关系。即教学不是师讲生听,也不是师导生演,更不是师尊生卑,而是互学,互动,二者是合作,平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明确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对话关系。即教学不是师讲生听,也不是师导生演,更不是师尊生卑,而是互学、互动,二者是合作、平等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营造一种合作式的平等关系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首先,它是素质教育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外在表现形式。不惟上,不惟书,重在人的体验和感受,这是合作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同时,它还遵循师生之间“可逆性”平等的原则。在合作…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和人的关系,教学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也不再是老师导学生演,而是师生互学互动、平等合作交流。这就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缺乏情感体验、师生奴役于教材的现象,进而开始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感受,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激情、智慧和生命气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