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篮球在线     
《篮球》2001,(3)
关于命名首批全国篮球城市的决定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推动城乡篮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关于开展创建全国篮球城市、篮球之乡活动的通知》(体篮字[1999]306号)要求,经评定,决定命名辽宁省阜新市等8个城市为首批全国篮球城市,以资鼓励。名单如下(按行政区划排列):辽宁省阜新市、吉林省长春市、上海市卢湾区、江苏省丹阳市、浙江省诸暨市、福建省莆田市、河南省济源市、深圳市龙岗区龙岗镇。国家体育总局2000年12月27日张发强等获亚篮联…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到来的前夕,从国家体育总局传来喜讯,辽宁阜新等8个 城市首批被命名为全国篮球城市。消息传来,记者采访了阜新市市长姚志平,请他谈谈阜新市篮球城创建的情况。 记者:阜新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创建篮球城的? 姚市长:阜新市地处辽宁省的西部,市辖二县五区,是一座有着193万人口的工业城市。阜新人民喜爱篮球运动历史悠久。20世纪50年代,阜新篮球曾跃居辽宁省三强,在1959年举行的辽宁省第一届运动会上,阜新男篮曾获得亚军,女篮获第三名。80年代中取,阜新少年女篮在辽宁省和全国比赛中获得冠军后,阜新篮球强市地位一直保持至…  相似文献   

3.
阜新是地处辽宁省西部的一座以煤和电为主的工业城市。1998年8月,该市全民健身领导委员会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向全市发出了创建“篮球城”的号召。从那时起,创建“篮球城”活动在全市城乡全面开花。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全市有关部门的辛勤工作和全市人民的积极努力下,有20所中、小学被评为篮球重点学校,篮球场地设施进一步完善,篮球人口急剧增加,篮球活动日益普及,机关、厂矿、学校、街道、村镇等各层次的篮球活动高潮迭起、如火如荼。以1999年5月的全市篮球活动月为例,据…  相似文献   

4.
《篮球》2007,(9)
在广阔的辽西大地,有一座195万人口的城市,过去曾因出煤而闻名,被人们誉为"煤城"。现在这座城市因资源枯竭而被国家定为经济转型试点市,经济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然而,当提到篮球城的时候,很多人都知道这座城市的名字——辽宁省阜新市。在这里,从领导到群众,从老人到儿童,人人懂篮球,人人打篮球,篮球运动,已成了阜新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阜新人来说,篮球为他们带来了乐趣和健康,带来了光荣和自豪,也为他们带来了克服困难,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更重要的是,阜新已经成为了中国篮球后备人材最大的培训基地,广大青少年篮球爱好者向往的殿堂。篮球运动为何能在这座城市如此火爆?请听现任市长潘利国对建设篮球城高屋建瓴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丹阳市,是全国著名的篮球城,而所辖的导墅镇,是这个篮球城中著名的篮球之乡。近年来,该镇相继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乡镇、江苏省文明创建先进镇、卫生镇及丹阳市群众体育先进  相似文献   

6.
<正>创建特色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荔湾区林凤娥小学按照广州市和荔湾区教育局有关"一校一品"特色学校创建活动要求,以篮球项目为依托,传承"以球养德、以球启智、以球会友、以球健体"的篮球文化,创建篮球特色学校。学校以开发校本课程、队伍建设、大课间、特色活动和课余训练等途径探索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有效提升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从篮球特色创建之路,走向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法和调查法,对常州科教城高校篮球社团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发现目前科教城篮球社团多是中小规模社团,发展还不够成熟;篮球社团缺乏科学、健全的组织制度,一些社团管理干部服务意识不够;社团活动频率较低,活动次数较少;教师参与社团指导次数少、层次低,并从篮球社团组织制度、社团活动开展以及社团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起点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率先基本实现生态现代化,是苏州“十二五”时期的重要目标,创新性地加强推进城市绿化建设,打造国家级生态城市,创建宜居新苏州?如何在土地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苏州城市的绿化覆盖率、绿地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如何创造健康舒适美化的宜居新苏州?这一系列问题仅仅依靠传统的平面绿化方式难以解决。只有整体推进城市立体绿化工程,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大力促进苏州“三区三城”建设。  相似文献   

9.
高校篮球文化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月娟 《体育世界》2009,(10):88-89
现代篮球的作用和影响已远远超出了传统范畴,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篮球运动在高校体育运动也占据重要地位,篮球文化深入到高校,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篮球文化。高校篮球文化既是锻炼人、教育人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又是中国篮球文化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分析与积极发展建设我国高校篮球文化,对中国篮球事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主要着眼于东莞市篮球文化建设,以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从东莞居民自身、家庭、社区、城市、经济等方面,深入研究篮球文化建设带给东莞这座城市的影响,对当前篮球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客观分析,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以实现东莞篮球运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不断兴建的城市广场不仅成为了现代城市的地标与文化象征,而且成为了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公共空间。通过以城市广场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为着眼点,剖析其存在的问题,旨在为城市广场体育文化的建设提出有效的对策,使广场体育文化彰显着城市独特精神。  相似文献   

12.
周涛  邱宗忠  任保国 《体育与科学》2011,32(2):60-64,73
加快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城乡社区体育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事关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是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破解的一道难题,对它的研究目前国内相对薄弱。文章从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内涵的理论和时代意义等方面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探讨,最后提出加快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为促进我国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奥林匹克运动是世界上最普遍且最为活跃的文化形态之一,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从竞争性、文化多样性、全球性、人文性、教育性、象征性等6个方面论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特征及其对城市精神构建的启示,并认为奥林匹克文化需要融入城市精神构建中,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弘扬。  相似文献   

14.
徐州作为国内外罕见的兵家必争之地,有着其独具的文化特色,这是打造徐州国际武术文化名城的基础.彭祖文化、汉文化、战争文化是徐州人文精神的宝贵财富,铸就了徐州的武术文化魂魄,孕育了徐州人特有的优良品质.徐州城市品牌的打造离不开徐州武术文化,打造徐州国际武术文化名城是徐州城市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论体育在上海“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调查、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从体育对上海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国外体育在推进城市国际化、现代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创建与上海城市地位及目标相适应的一流上海体育等方面入手,论述了体育在上海“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资中,自汉武年间建县,迄今已两千年,在这座古老的城市,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孕育了二千多年却历久常新的文化。四川省级非物质遗产盘破门武术就是扎根在这块土地上的"土著"门派,三百年来盘破门各代第子在自身的丰富发展盘破门武术过程中,海纳百川,博采众家之长,已形成现在的独特的盘破门武术和盘破门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17.
方景旭 《精武》2014,(36):139-140
中小型城市是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主力军,是提升城市化质量、推进城市化加速进行的主要战场,而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中小型城市也成了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主要群体。中小型城市与大城市相比,举办大型体育赛事能更明显地提升城市知名度、促进经济发展和城市文化建设,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但如果对自身经济实力估量不足,准备不充分,或者对群众日常生活考虑不周全,就有可能影响到体育赛事的顺利进行,进而影响中小型城市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源于大型体育赛事的资源稀缺性、影响的广泛性、价值的多元性、媒体社会的高关注度之特性,鉴于大型体育赛事在资源配置中容量最大化和结构、秩序最优化之效能,及其在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牌塑造、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等方面的之价值,已成为国内外许多城市进行"城市产品"营销的一个有效手段。同时城市也应根据本城市的资源状况及文化特色,基于明确的城市营销战略及目标,选择性地开展大型体育赛事来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城市竞争力的测评系统分析发现,成都、西安、重庆与昆明市是西部仅有的4个进入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前50强的城市。通过对4个城市竞争力模式中12个分支系统的分析,西部体育市场的开发与利用需要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并提出“西部体育城市发展圈”的模式、注重城市竞争力给体育市场开发带来的潜在市场、突出城市文化特色发展点等整体建议,并探讨西部4大城市的具体体育特色市场发展点。  相似文献   

20.
连洋  高明 《冰雪运动》2013,(3):61-64
城市冰雪体育文化对推进城市经济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冰雪体育文化与城市文化及城市发展的关系,以及冰雪体育文化在城市发展建设中所起的促进经济发展、城市体育设施建设、发掘历史文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并从政策导向、人文精神、形象标志、文化产业、建筑文化和冰雪文化传播,以及冰雪文化的艺术传承、旅游业的开发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论述了黑龙江省城市冰雪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