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公布。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一、外语可考两次,考生可自选优势科目计入总分此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高考考试科目设置方面,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改革之后,高考怎么考  相似文献   

2.
正今天上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9月4日《法制晚报》)千呼万唤始出来,倍受关注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终于出台,而其中重要的内容便是取消文理分科,实行基础科  相似文献   

3.
传传媒速览     
《四川教育》2014,(10):2-2
9月4日,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考试科目设置方面明确规定,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150分的分值不变.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可选其一计入总分.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必读》2014,(11):6-6
不久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现将千家万户关注的高考改革的亮点解读如下。 高考科目:文理不分科。总成绩=语数外(外语考2次选1次)+高中学业水平考试(14科选3科)。高考试卷:增加省份参加统考。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9月4日面世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被舆论称之为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最系统的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因为从考试科目到高校招生录取机制都有重大调整:——考试方面,明确高中将引入综合素质评价,不再分文理科,考生总成绩改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外语科目将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考生可选其一计入总分。——招生方面,明确将缩小招生计划分配的区域间差距;规范并公开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物教学》2019,(10):29-30
<正>《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规定:"进行考试科目改革……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1])。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走班制"教学成为高中教学组  相似文献   

7.
涂皓 《教育》2015,(9):36-37
高考改革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高考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以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则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及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由此,文理不分科正式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于9月3日出台。意见规定,考生总成绩将由统一高考的语、数、外三个科目成绩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三个科目成绩组成,将不再分文理科。其中,外语科目将提供两次考试机会。根据《意见》,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9月19日,上海、浙江同时向社会公布高考试点方案,两地高考考试科目均为“3+3”模式,不分文理科。同时,两地试点改革都将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新生开始启动。  相似文献   

9.
一、研究背景及现状 作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于2014年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文理科将不分科;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三个科目成绩组成;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特长生加分项;部属高校公开招生分配办法;上海、浙江首批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说,改革的重点是探索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简单地说就是"两依据、一参考".目的是破解"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等问题,发挥高考"指挥棒"的正确导向,增加学生的选择机会,减轻学生的应试压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使高校科学选才[1].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日前印发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该省将从2018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启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2021年将进行首次新高考。根据方案,在考试科目与分值上,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日前印发深化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从2022年起,该省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不分文理科,实行"3+3"考试模式,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根据方案,2019年6月前,甘肃将出台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并从  相似文献   

12.
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选考科目的设置是一项重要举措,备受各界关注。为了更好地进行新高考选考改革,我们梳理新高考考试改革的相关政策,分析新高考选考政策的制度优势,从合格考分数利用、等级考试分数转换、等级考科目成绩之间的可比性、"一年多考"分数计算以及分数合成等方面,探讨选考科目的分数计算与合成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为此,参考测量学理论与美、英、法、澳等国家的相关经验,提出可以通过建立能力水平通用量尺以及优化分数合成方法和招生方案,对新高考选考科目分数合成与计算的方法进行改进。具体做法是建立能力水平通用量尺,借助合格考预测考生总体在等级考科目上的成绩分布,借助高考必考科目校正等级考科目成绩;通过采用加权相加的方式计算总成绩,采用连续栏栅的方式进行招生录取,以达到优化分数合成方法和招生方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招考信箱     
一、参加此次模拟演练和正式高考(不含对口)的考生文化总成绩是如何组成的?参加此次模拟演练和正式高考(不含对口)的考生文化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门选择性考试成绩组成,满分为750分。统一高考科目的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均按原始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100分,其中,首选科目(物理、历史)成绩按原始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成绩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证了高校招生制度适应大众化教育需要的必要性。并结合我国高校招生制度的实际,提出了改革高校招生制度的几条措施:1、加快高考科目设置和高考内容改革。2、录取中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考查。3、高校要有选择考试科目的权力。4、在改革高考的同时,采用多种招生录取途径。5、在少数高校试行单独招生和”宽进严出”。  相似文献   

15.
高考成绩由统一考试和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考生不分文理科,考试科目可自行选择……日前,湖南省委会议审议通过了《湖南省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年)》,高考改革将从2017年起正式实施。根据《方案》,2020年湖南高考考生的总成绩将由语、数、外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成绩,以及考生从理、化、生、政、史、地6个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任选3个科目的考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后,亟需设计高考成绩组成方式。本文通过对国内高考成绩各种组成方式的比较,指出影响高考成绩组成方式的因素,并归纳出高考成绩组成为并列式和相加式。提出新一轮高考改革成绩组成方式的选择既要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一致,也要顾及中学、大学和社会三方面的要求,还要避免制度惯性的影响。通过对并列式和相加式成绩组成方式的比较,得出并列式优于相加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资讯     
《教育科学论坛》2014,(11):80-80
高考考试招生改革政策出台 作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年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此轮的改革从考试科目、高校招生录取机制上都做出了重大调整,目的就是探索招生录取与高中学习相关联的办法,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分散考试压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一轮高考改革全面启动,针对国家提出的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高校作为招生主体在高考改革中并未发挥主导作用,从而出现了诸如科学类科目地位弱化、等级赋分制度延滞效应凸显、综合素质评价难以落地等问题。结合高校在高考改革中的现实表现,从社会需要动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多元评价科学选才、实现高校招生机构专业化三个方面提出高校在高考改革中应有的担当与作为。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考社会化考试改革的论题提出已久,但目前来看,改革主要还是停留在考试科目组成、科目分值、考试次数等方面的调整上,这与招考分离、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招考社会化改革还有较大距离。高考社会化不仅可以使中学教育摆脱高考桎梏,还可以促进高校特色选才和分类发展。高考社会化改革可以从报考走向社会化、考试机构走向社会化和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三个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我国目前高考招生制度上存在的重要问题以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国家统一考试(不分文理科,必考科目+选考科目)+大学自主招生(高考成绩+自主考试成绩)+学生自由申请大学(高考成绩2年有效)"为核心的内容的高考招生改革方案,并对比我国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对所提出方案的科学性及合理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