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进行,浙江的高考模式引起了全国关注。浙江高考,除语文、数学、英语外,其他选考科目一年有两次考试机会,成绩取其中最好的一次。这样的考试既要兼顾学业水平测试,又要兼顾高考相关专业的选拔作用,这样的试题自然就有自身的特点,值得广大教师深入探讨。到目前为止,浙江选考物理已经考了四次,试卷的题型结构、难易程度、命题关注点都符合《考试说明》,但如何更进一步理解把握好相关尺度,提高应试成绩,需要广大教师深入研究。在此仅就浙江选考物理计算题的命题特点及复习策略作些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公布。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一、外语可考两次,考生可自选优势科目计入总分此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高考考试科目设置方面,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改革之后,高考怎么考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学习时报》上撰文称,在高考问题上将探索部分科目一年多次考试,减轻学生高考压力。袁贵仁透露了下一步高考改革的五个方面的主要思路,可谓是高考改革的路线图:一是按照不同类型人才培养要求,把普通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分开;二是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相似文献   

4.
高考成绩由统一考试和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考生不分文理科,考试科目可自行选择……日前,湖南省委会议审议通过了《湖南省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年)》,高考改革将从2017年起正式实施。根据《方案》,2020年湖南高考考生的总成绩将由语、数、外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成绩,以及考生从理、化、生、政、史、地6个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任选3个科目的考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技术学科出台了两考合一的考试政策,即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同时也作为高考成绩,并且可以考两次。目前,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开设课程,对于考三类较多的学校来说,一般会在高二年级设置该课程,分别在高二、高三进行两次考试。通用技术学科在高三年级怎样复习?怎样复习才有成效?对高三任教的教师来说,几乎都是在摸着石子过河。作者在近几年连续高三年级通用技术授课的过程中,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以下是作者对通用技术教学复习策略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教委近日宣布,将调整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高三年级考试时间提前,语文、数学两门科目增加附加题,供部分高三学生选考。从2015年起,各高校在沪自主招生时可将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资格初试、笔试成绩。一些在沪部属高校已对改革表示支持。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日前印发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该省将从2018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启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2021年将进行首次新高考。根据方案,在考试科目与分值上,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  相似文献   

8.
《河北教育》2011,(6):10-12
[本期话题] 近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学习时报》上发表文章,透露了“下一步高考改革的主要思路:探索部分科目一年多次考试,减轻高考压力;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学好各门课程,克服文理偏科现象;完善高校招生名额分配办法,清理并规范升学加分政策,维护考试招生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2013年12月公布的“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又被一些媒体称为考试招生“总纲”,它包含了从初中到博士生招生的整个考试招生系统的改革,其中有关高考的内容更为具体: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探索“减少考试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等改革。普通高校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加快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一些报考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不参加高考,学校依据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倾向性测试成绩录取。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于2014年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此轮的改革在考试科目、高校招生录取机制上都做出了重大调整,包括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改由两部分组成。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进行,浙江省的高考模式引起了全国的关注。高考,除语文、数学、英语外,其他选考科目一年有两次考试机会,高考成绩取其中最好的一次。这样的考试既要兼顾学业水平测试,又要兼顾高考相关专业的选拔作用,这样的试题自然就有其特点,值得广大教师深入探讨。到目前为止,浙江选考物理已经考了四次,试卷的题型结构、难易程度、命题关注点都符合《考试说明》,但如何更进一步地理解和把握好相关尺度,提高应试成绩,需要广大教师深入研究。在此仅就选考物理选择题的命题特点及复习策略做些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背景及现状 作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于2014年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文理科将不分科;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三个科目成绩组成;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特长生加分项;部属高校公开招生分配办法;上海、浙江首批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说,改革的重点是探索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简单地说就是"两依据、一参考".目的是破解"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等问题,发挥高考"指挥棒"的正确导向,增加学生的选择机会,减轻学生的应试压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使高校科学选才[1].  相似文献   

13.
《教育》2011,(4):17
熊丙奇1月7日在《青年时报》撰文指出: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高考改革,打破一考定终身。设想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就是出于这样的意图。但如果操作不当,一年多次考,很有可能变为"多考定终身"。有的科目改为一年多次考之后,高考的成绩确实不再由一次考试决定,但如果  相似文献   

14.
《师道》2011,(2):60-60
教育部部长袁责仁最近发表文章提出,将探索部分科目一年多次考试,减轻高考压力。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高考改革,打破一考定终身。设想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就是出于这样的意图。但如果操作不当,改革缺乏配套,一年多次考很有可能变为“多考定终身”。(见《金羊网》,作者:熊丙奇)  相似文献   

15.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11):136-136
为配合高考改革,上海市的高中课程方案和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正在紧张的修订过程中,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的命题要求等也将作出调整。据悉,令人瞩目的首次等级考地理科目,其课程标准将在年底前公布,其它科目将在明年6月底前公布。上海即将颁发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细则,将从控制学生负担的角度提出明确规定,要求合格性考试内容以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基础型课程要求为依据,其难度将低于现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要求;等级性考试内容以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基础型和拓展型课程要求为依据,其难度也会略低于现行高考3+1模式中+1科目考试要求。此外,这两类考试时间都将比现行考试时间短,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能限制题量和考试难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校招生》2009,(5):12-13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近日举行,全省53.2万考生参加考试。 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实行等级计分,分为4个等级,用A、B、C、D表示。必修科目考试只要有一项科目为D等者(信息技术考试不合格视作D等),将不能填报高考普通类志愿。第一次报名参加必修科目考试单科成绩每得到一个A等级,则可在2010年高考总分中加1分,如得4个A,则可以加5分。  相似文献   

17.
实证研究认为,文科生与理科生对新高考方案的态度在统考科目的范围与权重、非统考科目的设考方式上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在选修模块如何考核、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如何设考与成绩如何使用、试卷的命制权等问题上体现出较为明显的一致性。文科生和理科生希望"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语文、数学、外语满分相同"两个问题做出改革的态度最为强烈。文科生和理科生对选修模块如何考核和新高考方案宣传途径两个问题的选择均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比较而言,文科生比理科生更希望新高考方案做出变革。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我国高考的部分科目未来或将实施一年多次考试,减轻考生压力。其中高考英语考试将成为最先实行一年多考的科目,目前已经有部分省市开始了相关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考科目历经多次调整,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造成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混乱。从我国社会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为切实保障高中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确保课程开足、开齐、开好,必须将全部国家课程纳入高考科目,同时,全体学生参加全部科目考试,高校则自主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而组合科目与设定权重来计分录取。全科设考、全员参考、组合录取,是保障新时代社会公平、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新理念、维护国家课程权威性、促进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监测全国基础教育质量以及保证高校招生质量的必然要求。同时,我国社会文化心理的历史积淀、学生学业负担的控制、考试理论与技术的支持、高校录取办法的调整以及国际经验借鉴和本土实践的积累都为这种高考科目改革新思路提供了可行性保障。因此,这种新思路是我国社会公平的教育路径,是社会正义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要闻导读     
《教师》2014,(6)
正图片TUPIAN湖南高考将打破一考定终身将来的湖南省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包括全国统考科目减少,外语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以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来源:中国新闻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