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对发达的工业社会进行了深刻揭露和控诉,《单向度的人》是其对工业社会意识形态批判的代表作,亦是其技术伦理观的集中体现。在《单向度的人》中,他用犀利的语言批判了现代西方发达工业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人的单向度性、政治领域的单向度性和思想文化领域的单向度性。  相似文献   

2.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通过对发达工业社会中人们在政治领域、社会生活、思想和文化领域等方面的现实状况进行深刻的批判,指出工业社会的发展虽然让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富足,却失去了否定性和批判精神,成为了单向度的人。工业社会创造的种种貌似的自由条件不但没有让人们摆脱“奴隶”身份,反而变得更不自由。  相似文献   

3.
马尔库塞认为,发达的工业社会是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人们沉醉于发达社会的物质享受,深受科学技术的操纵和控制,逐渐丧失对周遭事物的批判、否定、超越和创造的内心向度。在《单向度的人》著作中,马尔库塞从人的单向度、政治领域的单向度、思想文化领域的单向度三个方面批判了发达工业社会的"单向度"表现,提出艺术审美和文化"大拒绝"的超越路径。  相似文献   

4.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人物,赫伯特·马尔库塞对社会进行了深刻反思,特别是对现代文明的批判更是入木三分.《单向度的人》是马尔库塞中晚期的代表著作,也是其批判精神的核心反映,他认为现代文明下的社会是单向度的,是建立在技术合法性之下的,人失去了个性的发展,取而代之的是单一的、趋同性的发展,迷失了对发展目的的认知.本文从对《单向度的人》的阅读出发,提出对“人的个性及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看法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带来了经济一体化、技术一体化以及社会价值取向的趋同。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提出,资本主义经济理性和工具理性统治人类思想,使得人以物质利益为唯一标准,日益缺乏个性和批判精神,从而成为单一化的人。这正是对全球化可能带来的思想意识危机的反思和预言。中国加入WTO之后,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可能发生的价值单一、思想贫乏等问题,致力于公民道德和思想多元性的建设,保持批判创新的改革精神。  相似文献   

6.
宋翠红 《文教资料》2013,(15):92-93,96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经历了科技快速进步和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在物质繁荣的背后,人们受到无处不在的严密控制,人内心的否定向度消失,人成为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单向度化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将马克思早期思想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结合起来,设计了一条"总体革命"的解放道路。尽管马尔库塞的理论有虚幻之处,但他的批判精神和对人内心的关注对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单向度"理论展开了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批判。科技理性是"单向度"产生的元凶。"单向度"表现在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等各个层面。"单向度"导致了工人阶级发生转变,社会变革受到遏制。"单向度"虽存在其理论局限性,但对人们的价值导向和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是非实体论的,其批判"一词反映了这一思想的过程论色彩,当法兰克福学派从事社会批判时,有意忽略了批判对象的实体性,突出其精神形态的性质和逆动"过程,着重进行文化意义上的批判;社会批判理论的文化批判主要包括广义的文化批判———揭示资本主义技术合理性中的虚假意识"、狭义的文化批判———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单向度性,以及哲学批判———批判资本主义思维方式的肯定性;社会批判理论不是以构建社会乌托邦为其理论终点,而是在乌托邦的名义下倡导艺术复兴  相似文献   

9.
在《单向度的人》等著作中,马尔库赛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政治异化等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本文就其政治异化思想如额外压抑与单向度的人、没有反对派的政治、“自由”之中的不自由等方面进行简要概括,既肯定马尔库赛政治异化思想的积极意义又对其局限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马尔库塞以单向度的人为切入点把矛头直指发达工业社会,提出了独具特色的社会批判理论,而消费异化批判是他整个社会批判理论中的重要一环。在他看来,发达工业社会已成为一个消费社会,消费异化导致人丧失否定性而成为单向度的人,通过新的控制形式使社会趋向统一。针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这一沉痼,马尔库塞另辟蹊径从艺术和审美入手试图寻找一条克服异化的途径。马尔库塞的消费异化理论对时刻处于消费中的人们而言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对我国建设现代化的社会文明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深刻地揭示了西方发达工业社会中人的异化状态,指出当代发达工业社会是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单向度”社会。这种“单向度”表现在三个方面:“单向度”的人、“单向度”的政治和“单向度”的思想文化。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既有一定的合理性,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单向度”理论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重视对人的关怀;合理发挥科技的作用;避免工具理性膨胀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对发达工业社会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指出"人的异化"主要表现在人发展不全面和不自由两方面。他对"人的异化"等理论的研究,是对马克思的人的异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这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启发意义,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正确对待科技的发展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3.
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的工业社会,批判意识已消失殆尽.统治已成为全面的,个人已丧失了合理地批判社会现实的能力,社会成为单向度社会,人成为单向度的人。西方发达工业社会今天所遭遇的异化问题。也是发展中国家明天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所要着力避免的问题。中国正处于实现工业化的转折时期,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尔库塞认为发达工业社会中长期存在着技术异化的问题。随着资本主义一体化程度的逐渐深入,工人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否定与批判意识会慢慢淡化,最终沦为单向度的人。本文对马尔库塞技术异化思想进行了系统论述,认为技术本质应该为意识形态,技术异化的核心通常是人的异化,消除技术异化的主要方式是释放爱欲,并对新时代背景下马尔库塞技术异化思想的价值进行了分析,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瓦城上空的麦田》运用独特的叙事视角,建立在偶然性之上的叙事策略,对日常经验和日常生活逻辑予以颠覆,质疑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小说揭示了现代社会在工具理性统治之下出现的病态现象:“单向度的社会”、“单向度的思想”,并由此将其以往小说中出现的苦难意识提升到文化批判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马尔库塞是20世纪西方左翼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所倡导的社会批判精神已成为现时代的一种清醒之音.本文从其名著<单向度的人>入手,以其独到的社会批判理论为评析内容,从后现代张力下的现代性忧虑角度重新诠释了社会批判理论的真正含义与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尔库塞是20世纪西方左翼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所倡导的社会批判精神已成为现时代的一种清醒之音。本文从其名著《单向度的人》入手,以其独到的社会批判理论为评析内容,从后现代张力下的现代性忧虑角度重新诠释了社会批判理论的真正含义与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尔库赛继承、发展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他的单向度的理论使他赢得了国际声誉。马尔库赛从社会现实、政治文化、哲学、思维逻辑、人的本能等诸多角度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他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是单向度、攻击性的、压抑性的病态社会,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是肯定性的而不是否定性的。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乌托邦式的解放和救赎之道。文章从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和解放逻辑三个层面对马尔库赛的批判理论进行分析梳理。  相似文献   

19.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一书一方面沿承其早期著作中的否定性思想,对发达工业社会和技术文明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作者在社会转型期形成的焦虑性心理。这种焦虑性大致根源于三方面:一是总体性成就表象下隐藏着不合理性的现代社会;二是对人类自由文明的发展有着双刃剑作用的工具技术;三是否定性思想内容消逝之后的艺术出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消费社会"的兴起,消费主义取代新教伦理成为支配资本运作的价值观基础。消费主义的支配作用使自然、社会、人及人的思想走向了"单向度化",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一系列伦理困境与危机,思想与现实之间的批判性张力消失殆尽。面对这样的历史与思想语境,需要我们发挥道德哲学的否定性批判功能,在对消费主义的伦理反思与批判中,回归消费的本质,重新确立一种"合理的"消费伦理观,超越消费主义。对西方消费主义的伦理批判与超越,将为当今中国社会消费的和谐发展和新型社会秩序的形成提供富有启迪性的学理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