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欠发达地区县级公共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存在经费投入不足、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益不高等问题,为缩小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差距,保障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文章提出了建立公共图书馆基本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合理设置建设主体和总分馆服务体系;建立公共图书馆从业人员保障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公共图书馆服务是一个面向读者的完整体系。论文通过对江苏省公共图书馆系统2011年基础设施、政府投入与图书馆基本服务工作、服务能力的调查,发现目前公共图书馆系统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缺乏特色等问题,并提出未来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需要寻求新的工作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对河北省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对河北省各市公共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总量、各市人均拥有藏书量、人均购书经费的统计分析,揭示出全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并提出了消除这种不平衡状况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总结公众阅读需求、文化发展政策、行业立法进程、文化惠民工程等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对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整体态势从基本数据、总分馆服务体系、阅读推广服务和服务联盟等四个方面做了梳理。认为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尚存在政策体系不完善、保障体系不健全、整体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
国内许多省份设立了省域副中心城市,它们承载着振兴区域经济的重要使命,对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而言存在着机遇与挑战。汕头市是省域副中心城市中的一员,是粤东区域经济振兴的排头兵。汕头市图书馆以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总分馆建设,为粤东地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提供汕头样本。  相似文献   

6.
论文通过对广州和香港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状况的比较,分析出广州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有:缺乏统筹规划、规范管理;资源过于集中且分布不均衡;基层图书馆发展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并提出了促进该地区公共图书馆快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京华 《图书馆杂志》2006,25(5):36-40,43
根据我国各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对31个省市自治区公共图书馆的机构数、总藏量等七项主要统计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依聚类分析图,把各公共图书馆划分为8个类型区,显示了各类型区的差异性。分析结果可为制定、协调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及各馆建设,提供一个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8.
与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的图书馆发展状况相比,中国与美国、澳大利亚的公共图书馆在管理机制、服务方式方面存在很大差距。管理体制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地区层级设置差异、法律法规差异、馆际合作的差别和监督来源的不同上;服务的差距主要是由服务范围、内容、方式和信息服务功能的不同造成的。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加快法制建设、建立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社会听证制度、建立图书馆联盟,使图书馆成为为公众服务的信息机构。  相似文献   

9.
论文基于全国31个省份2012—2019年的面板数据,引入馆藏资源为中介变量和数字化为调节变量,实证检验了政府财政支持对公共图书馆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全国公共图书馆绩效总体向好但存在着普遍低效和区域不平衡问题。政府财政支持有利于提高公共图书馆绩效,馆藏资源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数字化起正向调节作用。多数地区公共图书馆的馆舍面积和专业技术人才存在闲置或冗余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前,城市公共图书馆与乡村公共图书馆之间存在非均衡发展的状况,影响了延伸服务的广度与深度.文章从制度供给的角度对这一问题给予了理论上的剖析,并对制约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制度进行了考察.认为利益保障制度、资源配置制度、馆际间协调制度的滞后是阻碍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开展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制度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