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我和积极进取的老师一样,追求上出优质课.什么样的课才算优质课呢?特级教师胡云琬老师认为,只有符合“有魂、有神、有序、有生、有色、有效”六项标准的课,才能称真正意义上的优质课.  相似文献   

2.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研中有培我们每年都搞一次“评优课”。年初下发优质课评比标准,通过层层选拔,在全市评出十节高质量、高水平的课,做为本年度的优质课,教师被授予“业务能手”胸牌(自1996年以来,我市实行教师挂胸牌制度)。优质课评出后,利用寒暑假组织广大小、幼教师开展“观摩课”活动,教研员和做课的业务能手,分别就各自课的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方法使用以及教学指导思想同与会教师进行交流,互相促进。最后,在年终总结会上将经过反复润色的水平较高的优质课拿出来,开展“表演课”活动。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课,回…  相似文献   

3.
正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会经常组织各种优质课评比活动。而现在大多数优质课评比是由专门评委教师,按照优质课评比标准进行打分而评定。不可否认,评委教师大多是专家和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评比结果也无可厚非。但是课是讲给谁听呢?最有发言权的学生却很少有机会参与优质课评比,因此,以"学"论"教"才是评价优质课的目的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马和平 《甘肃教育》2020,(3):146-146
目前,虽然有不少教师对各类优质课评比活动的作用和功效评价不一,但其课前研究的深入,课堂展示的标准,课后提供的研究平台却具有不可替代性。参与优质课大赛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笔者多次担任州县优质课活动评委,认为优质课大赛是青年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的必经之路。所以,探寻优质课大赛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真实关系,探讨优质课大赛后所形成的显性和隐性经验如何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时下,所谓优质课在各地备受推崇,它甚至成为教师评职晋级的重要标准之一。一方面,客观而言,在优质课竞赛中获奖的教师在教学方面各有所长,或许都不是等闲之辈。另一方面,我们听过一些所谓的语文优质课后,也发现其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促使我们思考:什么样的课是真正的优质课?是不是所有的优质课都能对教师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优质课中还潜藏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生态课堂”的概念,是针对长期以来盛行的“优质课”式的“非生态课”而言的。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优质课”、“汇报课”、“观摩课”等课堂教学比赛机制和评价标准的不断完善,一批批“讲课明星”应运而生,但在“优质课”效应的背景下,也形成了偏离生态学习的课堂评价标准——所谓标准的“优质课”,就是课堂上要师生互动激情澎湃,行云流水般地完成预设的教学程序,热热闹闹地解决所有预设的各种问题;成功的语文“优质课”,  相似文献   

7.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开展教学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在传统观念里,教学基本功似乎只是一套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教师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而在实践中,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有层次的,有新手教师、普通教师和专家教师,这些教师教出来的课,也是有质量差异的。教师教出质量普通的课,需要拥有能达到起点水平的教学基本功,即“普通课基本功”;而教出优质课,并且能一贯地教出优质课,则需要教师拥有更高层次的能力素质,这就是“优质课基本功”。我们需要将“优质课基本功”所需教师的能力素质梳理出来,找到普通课与优质课的差距因素,找到普通教师与专家教师的差距所在,从而促进教师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夏伟 《考试周刊》2011,(87):201-202
怎样使音乐课堂教学回归常态,引导教师由对优质课的追求转向富有生活化、个性化与生命力的教学探索?怎样强化优质课的导向功能,促进广大教师卓有实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音乐课堂要返璞归真,让优质课回归常态教学。上好"常态课","常态课"是教师基础素质的积累,是上好优质课的前提。教师要在一个真实的教研环境下研究课堂教学,用一颗平常心去上优质课,去听优质课。  相似文献   

9.
优质课之我见伊春市第二中学校吕学森,刘绍忠所谓优质课,就是教师会教、教会、教好,学生会学、学会、学好的课。会教是指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能得到充分发挥。学会是指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得以体现──学到了知识并达到了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的程...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河南省三门峡中等专业学校从1996年建校以来,一直实行“四课”管理制度,对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四课”制度,即新教师必须上好汇报课,初级教师必须上好过关课,中级教师必须上好优质课,高级教师必须上好示范课,每学期由教研室评定一次。达不到要求标准者,新教师延期转正,其他教师降级使用;中级以下教师的授课如果连续两次被评为优质课,授子“教学新秀”称号,中级以上教师所授课连续两次被评为优质课,则吸收该教师为兼职教研员。实行“四课”制,大大调动了广大教师钻研教学业务的积极性,形成…  相似文献   

11.
运用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系统分析框架和课堂有效提问评价标准对10节高中化学优质课的课堂提问进行量化分析,评价10位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优点及不足,并最终为常态课教学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学校组织的一次教研活动上,我有幸观看了2004年湖北省高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的获奖课的课堂实录。经过反复研究和思考,我觉得这些优质课都努力尝试实践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各有特色,各具风格,都比较成功地展现给大家一个精彩的课堂,让我从中受到了很多启发。尤其是黄石二中青年教师李辉执教的《泪珠与珍珠》一课更是让我获益匪浅。这里谈谈观看这节课引发的我对教学的一些思考和从中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正>我参加过各类优质课的评比,优质课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提升教师业务素养,在培养教师方面发挥了一定的引领和促进作用。但上好一节优质课,需要教师反复地去演练,不断地去磨课,作秀和表演的成分多。在我的心目中,这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优质课。我们学校也有类似的情况。从2008年开始,我校开始推行"五环自辅教学法",并设计了公开课的评价标准。经过7年的努力,大多数教师的公开课,个个都很精彩。但一推门听常规课,往往  相似文献   

14.
全区中学物理优质课评选述评自治区教研室朱正平经过层层选拔共有10名中学物理教师被推荐参加1993年自治区优质课评选。初中深为“匀速直线运动”和“牛顿第一定律”,高中课为“牛顿第二定律。”参评的教师均为中青年教师,他们的课多数比较成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春风,广大小学英语教师以先进的理念为指导,以《英语课程标准》为目标和方向,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中去,上了一大批经典课、优质课,积累了一些很好的经验,这些都使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努力的方向,但细细品味这些优质课,总感觉这些课只是教师精心准备、上了又改、改了又上的示范课。笔者感觉,这样的课,是教师设计好了一个个教学环节等着学生往里钻,这样的课,没有了自然生成,没有了生命涌动,有的只是热闹的课堂、流畅的教学设计。以这  相似文献   

16.
对小学数学整节课的评价已经不再以"优质课"为标准了。数学微课已经是现代多媒体技术和教师教学设计的综合表现,在数学教学中越来越重要。数学微课简明扼要,思路明确,使学习者容易接受。学生、老师都喜欢数学微课教学。  相似文献   

17.
一节高效课,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合力打造而成的。这其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尽管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角,但他毕竟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因此,教师决定着一节课能否成为优质课、高效课,也就是说,优秀的教师才能上出高效课,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只能上出低效课来.希望我们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多多从各个方面关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打造高效课堂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从1986年以来,我们提出在全市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希冀通过这种方式,解决教师队伍青黄不接骨干力量薄弱的尖锐矛盾。几年来、优质课评比活动在我市市、区、乡(镇)、校陆续开展,效果较好,受到了教师的普遍欢迎,对提高全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起了促进作用,同时也使教研工作落在了实处。——做好创优质课的宣传发动工作。评选优质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讲课水平,交流、优选教学方法,发现和加速培养教学骨干。评优课的特点是按评价标准评议一节课的优劣得失。评优课的目的与特点,教师能理解,然而亲自参与“亮相”自然有种种顾虑。因此,领导要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要讲清  相似文献   

19.
<正>如今,各类教师优质课大赛、教学技能大赛,大都喜欢采用说课这种短、平、快的赛课方式。如何赢得说课赛课,也成为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几年,笔者连续参加山东省寿光市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说课比赛,总体感觉到,说课赛课取胜的关键不只在于说课的内容,更多的在于说课的面——即形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1月在浙江温州举行了“全国高中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笔有幸参与,更为幸运的是,从2005年10月开始的市级、省级优质课比赛到国家级优质课比赛,笔所讲的课题一直都是“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第一课时)”(人教版高中数学第二册(上)),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笔对这节课进行了长期的酝酿、反思和修改.下面将三级比赛的各环节作一个简单的呈现,并作简要的对比和反思,若对读今后的教学研究能有所启发,则是笔最大的荣幸.[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